來源:快科技
對于游戲手柄來說,搖桿漂移本就是揮之不去的頑疾。此前在 NS 上其就頻繁出現,因此許多玩家都對這一硬件故障有了深刻的認知。
可沒想到,連最新推出的次世代主機 PS5 也難逃搖桿漂移的魔咒,近日,國外著名拆解機構就 iFixit 就拆解了 PS5 的 DualSense 手柄,告訴大家為什么它容易出現搖桿漂移,以及為什么漂移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在拆解過程中,iFixit 表示,雖然 DualSense 控制器擁有著許多前衛的功能,像是真實的觸動反饋以及自適應扳機,但是從內部結構來看,它的搖桿所采用的結構并沒有什么變化,和前代的 PS4 手柄以及 Xbox ONE 手柄乃至 Xbox ONE 精英手柄一樣,都是直接使用了由日本公司 Alps Alpine 制作的搖桿模塊成品。
在 DualSense 中,兩個搖桿模塊都采用了焊接的方式直接安裝在了手柄的主板之上。iFixit 表示,這會為后期的拆解維修帶來不小的困難。可知的是,搖桿模塊并不昂貴,并且,Alps Alpine 也有采用子母板設計,直接使用排線相連的方案。
進一步拆解搖桿模塊,可以看到其工作的具體方式。每一個模塊中都存在 X、Y 兩軸的電位計,他們可以通過細微的電位差感應旋轉的角度,從而讓人物在游戲中做出正確的動作。
此外,在搖桿模組中還有一根彈簧,用于使搖桿自動復位以及一個機械按鈕,用來實現常見的按下操作。
那么,為什么搖桿會發生漂移呢?在 Alps Alpine 就可以看出一絲端倪。該公司的搖桿產品其實主要為兩類,一類是體積更大的棒式立體搖桿,另一類則是體積較小的平板式搖桿。二者的主要區別主要在于手感不同,在不同手柄上的搖桿模塊基本都是這兩類的變種。
在官方網站的產品信息中,可以明確的看到該類搖桿模塊 "RKJXV 電位計 " 的使用壽命為 2,000,000 個周期。而根據 iFixit 的測算,如果按照每分鐘旋轉搖桿 80 次來計算,每天游玩兩小時,那么僅需 209 天,搖桿模組就已經超過了其理論壽命的上限。
這就如同產品保質期一樣,當超出了這個時間后,若搖桿出現漂移等問題,自然也合情合理。但是也很有可能,你的搖桿并不會出現問題,而是能夠正常工作更久的時間。
對此,iFixit 提出了四點建議來幫助玩家們尋找自家手柄發生漂移的可能原因。
1、電位計磨損
搖桿依靠電位計實現方向的判定,但若是電位計本身出現了磨損,導致端子的點位讀數不為 0。那么就很容易出現漂移問題。
2、彈簧疲勞
由于彈簧的作用就是讓搖桿自然復位,因此一旦彈簧出現疲勞,就很容易導致其無法正常回到中性點。略微的偏移會讓電位計始終認為搖桿被挪動,從而使其自動產生動作。
3、材料拉伸
由于搖桿模組的整體結構均由塑料構成。因此在長久的使用中,尤其是遭遇推向極限位置的動作時,整體塑料材質的拉伸變形難以避免。因此也會由于搖桿模組越來越 " 松動 " 從而導致漂移現象發生。
4、污垢、灰塵以及其它油漬
接觸過 NS 搖桿漂移的用戶應該都十分熟悉金屬清潔劑。發生漂移時使用它們往往也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目前,大多數搖桿都是使用自潤滑塑料來保證其動作的平穩。這種材料無需潤滑油就可以擁有潤滑的摩擦效果,不過代價則是表面材料會被略微磨損,產生部分粉塵。當長時間使用,這些粉塵也有可能阻礙電位計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使用壓縮空氣或者更高端的金屬清潔劑來清楚構建內部的粉塵。
目前,網絡上有多種方法來解決漂移問題。軟件層面,在 PS5 的大多數游戲中,都針對搖桿設置有 " 死區 " 的選項。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其位置,相當于手動將電位差歸零。不過這只適用于略微漂移的情況,可以讓軟件忽略搖桿的微小移動,但代價是犧牲搖桿操作的精密性。
另一種則是使用 WD-04 等清潔劑,甚至直接更換搖桿模組。
這需要玩家自行拆開手柄外殼,打開搖桿模組才能實現。這也是為什么 iFixit 認為 DualSense 在維護性上不盡如人意。雖然 Switch 的漂移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但是它的搖桿結構簡單,無論是拆解還是維護都更加方便。相反 DualSense 這里較為復雜的保護殼卻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模組直接焊接在主板上,更是增加了玩家自行修復的麻煩。
N64 上的光學搖桿
最后 iFixit 總結道,說到根本這還都是利潤的問題。在早期的 N64 游戲機乃至 Dreamcast 上,游戲廠商甚至會采用光學或磁場(霍爾傳感器)的方式,來保證傳感器錄入真實操作的同時盡可能避免磨損。要想避免漂移,還是寄希望于各類維修服務為好。畢竟一個新搖桿模組的價格只有幾塊錢,比起郵寄返廠或者花幾百塊錢購買一個全新的手柄,它要更有效且更經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