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智能技術與管理實踐不斷融合,智能技術對傳統管理模式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為相關交叉領域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獲得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關注。11月6日,由人工智能技術與管理應用研究會主辦,北京大學及北京大學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聯合承辦的第二屆“數據智能與管理”學術會議暨第四屆人工智能技術與管理應用研究會年會圓滿落下帷幕。
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教授、北京大學趙鵬軍教授、上海紐約大學陳宇新教授、休斯頓大學李猛副教授受邀出席會議主會場并圍繞系統工程、人工智能、大數據、營銷科學等主題作學術報告;24位青年學者受邀出席各分會場并就數據要素、數據智能、能源雙碳、決策支持等主題作學術報告。會議由北京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大會主席宋潔教授,學會主任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俊杰教授主持。
本屆會議共設1個主會場,5個分會場,以及華為數據智能創新Tutorial。會議同步在騰訊會議、微信視頻號平臺進行了10余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來自全國多所院校的師生在線觀看和研討,全網累計超過萬人觀看。觀眾們對本次會議的學術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在線上會議室踴躍提問,與學者嘉賓進行了熱烈的學術交流。
報告嘉賓合影
11月6日上午,系統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教授作了題為“網絡與智能時代數據與機理融合的系統工程”的學術報告,報告指出,網絡化、智能化和信息物理融合是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也是新時代系統工程必須面對的挑戰。系統工程是一種對所有“系統”都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兩化一融合”的系統工程模型、含智能的系統規劃設計、整體控制優化理論與方法、復雜工程系統的綜合安全理論與方法,既是新時代系統工程學科面對的挑戰,也是學科發展方向,在即將到來的新工業革命、新技術革命和能源革命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趙鵬軍作了題為“城市計算與系統模擬賦能CIM”的學術報告,報告分析了我國智慧城市的痛點與機遇,詳細介紹了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技術特征、框架、應用場景、地方實踐、技術瓶頸,并提出了較為理想的模型。報告還全面分享了博雅智城CitySPS的技術體系,包括系統模擬、城市計算、高性能計算的實現;在信息、知識、決策三方面的賦能;低碳城市應用場景;項目的優勢和前景。
上海紐約大學商學部主任,杰出全球商學講席教授陳宇新作了題為“營銷科學中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聚焦于人工智能在營銷研究中的融合,從感知層面(微觀)、行動層面(中觀)、企業及社會層面(宏觀)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和影響傳統營銷科學、管理科學的研究范式。陳宇新教授在展望未來相關領域的發展時提出,應通過建立團隊、實驗室,并與企業加強合作的方式,更好地促進計算機科學、工程科學與營銷科學、管理科學的融合發展。
休斯頓大學C.T. Bauer商學院副教授李猛作了題為“AI-Driven Decision Sciences”的學術報告,報告回顧了人工智能在決策科學中的發展歷程,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內涵、人工智能商業研究及其團隊在人工智能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報告細致分析了人工智能與智能化、自動化的關系,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為決策的區別、人與人工智能的合作、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發展趨勢、人對人工智能的態度,以及人工智能對人的替代等問題。
11月6日下午,5個分會場同步開啟,會議主題涵蓋數據隱私與數據價值、數智時代下的平臺治理、能源雙碳、人工智能商業與數據驅動供應鏈管理、數據挖掘與社會計算不同領域。
會議最后,宋潔教授對各位報告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宋潔教授表示,希望本次會議為相關領域的學者和老師帶來新的啟發,幫助大家了解數字經濟、數據智能與管理在新時代對學術和產業的深刻影響。宋潔教授強調,今天的學術交流在工科與商科、數字與人文的交叉領域碰撞出了很多火花,未來,不同的學科領域應以共享共贏的包容心態彼此支持與共融,例如北京大學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作為新型研發機構,有望建立優秀的交叉學科團隊,鏈接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實現學術研究服務國家產業需求的目標。吳俊杰教授表示,本次會議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管理應用研究會主辦的第四次國內管智交叉學術會議,“數據智能與管理”會議品牌在國內學術界、企業界正取得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希望研究會依托這個品牌,打造更好的交流平臺,加強與會人員的學術交流,開展更多形式、更多層次的學術交流、校企合作,進一步助力大家在工作和研究領域取得新思路、獲得新進展。
未來,人工智能技術與管理應用研究會將繼續攜手北京大學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一起推動業內學術交流,促進人工智能與管理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為管理科學與人工智能的學科交叉,為我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