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起名字開始,家長就要為下一代的將來做好打算,以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方面的事,再小的事都不能含糊其辭。名字對于部分家長來說,就是一個代號而已,叫著順口有趣即可,殊不知名字的質量將關乎學生的學業和事業。拋開傳統文化教育理念的生辰八字不談,光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瞅瞅你姓啥”,90后家長喜歡章子怡,給女兒起名叫子怡遭全家反對
很多老師從學生的名字上,就能大概猜出家長的學歷水平以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些學生的名字,明顯能看出家長學識淵博,對子女寄予厚望。還有的家長,給子女起的名字頗有文學氣息,一看上學的時候就沒少看小說。還有的家長,很有可能是追星一族。
廣東一對90后小兩口都很喜歡章子怡,希望女兒長大后也能像“國際章”一樣亭亭玉立,享譽國際。二人便決定也給女兒起名叫“子怡”,好聽好記又好寫。沒想到,卻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
首當其沖的便是孩子的奶奶,堅決不同意給孫女起這個名字,說叫不出口。她教育兒子,給孩子起名也不瞅瞅你姓啥。你姓朱,若女兒名叫子怡,用粵語讀起來,與叫“豬崽兒”十分相似。年輕人平時說普通話,可能不注意,老人卻深諳于心,生怕孩子上學后被同學恥笑。
試想班上一位文靜漂亮的女生,被同學追著喊“豬崽兒”。老師點名,其他同學就哄堂大笑,學生必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學習心態,甚至想要逃避不想上學。久而久之,學習成績下降,必然會影響學生一生的命運。
網友為這位深明大義的奶奶舉雙手點贊,幸虧家里有明白人,沒讓這對90后家長瞎起名字,否則后悔都來不及。可惜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有這么好的運氣,很多學生的名字還是非常奇葩。
學生的名字越復雜,就越能顯示出家長有文化?
現實生活中,大家常會遇到名字比較奇怪的人,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學校的老師。每次新生入學前,班主任都要仔細研究花名冊,對里面涉及的多音字和生僻字做到心中有數。此外哪些名字有諧音,老師也要爛熟于心,以免點名時場面失控,自己在講臺上尷尬。
不得不說,90后家長給子女起名過于隨意。7080后家長沒那么重視起名,通常是看周圍人誰的名字好聽,直接引用,省時省力又不容易踩雷。唯一不好的就是重名率高。90后家長為了避免重名,可謂是各出奇招,沒想到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紫涵、子軒和雨涵。
除了老師以外,兒科醫生也對此頗有體會。好在科技發達了,不用醫護人員人工叫號了,否則尷尬的情況會更多。00后名字里生僻字越來越多,名字也越來越復雜,有的醫生都不認識,生怕露怯,讓家長懷疑醫生的專業能力。
很多老師和醫生不禁疑惑,家長給子女起復雜又難記的名字,是為了顯示自己有文化嗎?更多的時候,老師看到名字復雜的學生,不會贊嘆家長水平高,反而會同情學生。大道至簡,才是真正有文化的家長起出來的名字。
一線老師給出建議,家長起名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人都佩服老師,班級里那么多學生,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就快速把學生和名字一一對號入座的。有的學校要求班主任,必須在半個月內就記住所有新生的名字,老師必然在課后需要反復加強記憶。在名字方面也算是見多識廣,有一定的發言權。
很多一線老師在看新生名單時,總會感嘆現在的家長比學生還難帶,起名跟鬧著玩似的,真擔心他們在教育方面也不走心。雖然名字可以改,但是難度很大也很麻煩,不如一鼓作氣,取一個寓意美好簡單一些的名字更為實際。
通常文化水平高的家長,會從書中直接借鑒名字。也有家長從周圍人的名字、明星或者游戲里借鑒,只要有美好的寓意,沒有諧音梗,不要過于大眾化皆可。
請高人指點起名的家長,也要盡量避免生僻字和筆畫過于繁瑣的字。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寫字,筆畫多的復雜字會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即便學生長大后,在高考考場上,寫名字就要比別人多花幾分鐘,也會影響考生的心態和答題效率。
最需要注意的便是,避開諧音梗。低年級學生開玩笑沒有底線,經常被人拿名字開玩笑,必然會成為學生一生的心理陰影。甚至在日后考研、考公或就業的面試上,名字有諧音梗都會影響錄取的概率,家長一定要慎重起名。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遇到過最奇葩的名字是什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超級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