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遠親不如近鄰。
這句話是為了贊美在人身邊的鄰居朋友,通常要比遠方親戚關系親密,而毛主席的身邊,也是如此。
毛主席
晚年的毛主席,身邊的服務員和生活秘書貢獻非常大,給予了毛主席非常多的關心和照顧,而他們的故事,也在一直流傳著……
毛主席不認同姚淑賢的一個想法
1960年的一天,毛主席帶著李敏回湖南祭祖掃墓,專列行駛后,大家在車上聊得很是開心。
等專列到達目的地后,毛主席決定讓李敏代替他去給親人掃墓,一來是李敏鮮少回來祭祖掃墓,二來也怕親自前往后,引起人民圍觀躁動。
李敏點了點頭,隨后代替父親去給親人掃墓。
等來到墓地后,李敏開始認真地打掃起來,在掃墓的時候,李敏發現墓地附近好多算命卜卦的,不過李敏向來不信這些,所以也并未在意。
李敏、毛主席
沒想到的是,正當李敏打掃完準備走的時候,忽然聽到有人在議論爸爸,李敏心想,反正也沒有人認識我,于是便湊上前聽聽大家在說什么。
這一聽,可把李敏給氣壞了。
等回到專列上后,李敏立馬向爸爸匯報,自己在掃墓的時候碰到了算命卜卦和批評您的情況。
毛主席沒有在意后面半句,而是先搭理了前半句:
“那你也去算算么,看他算得準不準?”
看著爸爸笑著說話,李敏更著急了,于是又說了一次,掃墓的時候聽有人批評爸爸,等李敏說完后,這時候列車服務員姚淑賢走了進來。
姚淑賢、毛主席
毛主席看著姚淑賢走進來,沒有直面回答李敏的話,而是和姚淑賢開玩笑,說李敏回去掃墓的時候有人批評我哩。
姚淑賢聽到后立馬警覺起來,開始嚷嚷道是不是階級敵人?
毛主席還是笑著,一點兒都不生氣,隨后搖搖頭否認了姚淑賢的想法,看著姚淑賢等人疑惑的表情,毛主席解釋:
有人批評是正常的,沒人批評是不正常的,批評的人有好人也有壞人,好人也會批評的,因為沒有人能一直是正確的。
但是姚淑賢還是很生氣,怎么能有人隨便批評毛主席呢,她作為服務員一直跟著毛主席在身邊,對毛主席了解甚多,毛主席就是一個好人。
毛主席笑著,隨后舉例子給大家解釋,例如挖祖墳這件事情,當時蔣介石把毛家的祖墳摧毀,迷信說是摧毀了共產黨,但是現在不還是好好地嗎?
毛主席
后來人民為了感謝共產黨,又親自將毛家的祖墳修繕好,這不也是好事一樁嗎?
所以有的人認為你好,有的人認為你不好,這都是正常的,不能只看好的地方,不看不好的地方。
姚淑賢以及列車上的所有人,一下子恍然大悟,她們開始越發敬佩毛主席的思想和認知。
而毛主席的教導,也伴隨著列車上所有的工作人員的一生,可以說,毛主席的教導影響著列車上的所有人。
毛主席讓吳旭君給周總理送一個沙發
人不是鋼鐵,再堅強也會老去。
毛主席、周總理
進入1970年后,毛主席的身體會時常病痛,而周總理也是如此,所以毛主席很是關心周總理的身體健康。
1972年,周總理在一次體檢中忽然查出了癌癥,周總理得知后,第一時間是下令不允許別人告訴毛主席,不然怕毛主席知道后震動太大,對身體不好。
可是,世界上哪有不透風的墻。
等癌癥確診后,最后醫療組還是寫了報告遞交給了毛主席,當毛主席看到病理報告后,瞬間落下眼淚來,但是又很快冷靜下來,下令組建醫療組,立馬給周總理治病。
毛主席關心著周總理,從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得出,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還和沙發有關系。
右一為吳旭君
吳旭君是毛主席的保健服務員,晚年的時候負責照顧毛主席的身體健康,只要是為了毛主席健康舒適的,吳旭君都會重視起來。
有一次,毛主席正在沙發上休息,吳旭君按照時間安排,進來給毛主席送藥,忽然發現毛主席坐在沙發上一直調整坐姿,感覺怎么也不舒服一樣。
后來等空閑下來后,吳旭君親自查看沙發才發現,毛主席的沙發是俄式的,而俄式的沙發有個特點就是坐墊非常硬,而且很高大,要是想長時間坐著不動休息的話,容易不舒服。
吳旭君這才明白,難怪毛主席當時一直動來動去的了。
吳旭君
于是吳旭君和張玉鳳進行了商量,決定換一個沙發墊子,不換沙發,原因呢,有三個:
第一、毛主席晚年喜歡在沙發上休息,所以必須調整一下;
第二、必須換沙發墊子,不然毛主席容易起褥瘡,不透氣;
第三、只換墊子,不換沙發,沙發本身高大,適合毛主席;
隨后,吳旭君立馬向管理家具的工作人員匯報情況,恰好這事兒被警衛局副局長毛維忠知道了,于是,毛副局長便親自辦理此事,跑到木器加工廠給毛主席加工了一個樣品,然后坐墊按照吳旭君的要求放上乳白色的海綿,再鉆上一些小孔,方便透氣。
就這樣,一個新的坐墊做好了。
接著,吳旭君趁著毛主席不注意,換掉了沙發墊子,而毛主席一坐下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墊子的舒適,很是高興。接著,毛主席像是想到了什么,立馬喊來吳旭君,吩咐給周總理也做上一個這樣的沙發墊子。
毛主席、周總理
當然,沙發的話還是按照周總理原來的沙發就行,只需要換一個墊子。
這倒不是毛主席“小氣”,而是因為毛主席思考到他的這種沙發又高又大,周總理坐著,怕是腿得懸空,那樣會非常難受的,起身的時候也不方便,所以只需要換一個墊子就好,沙發還是按照周總理原來的就行。
吳旭君點點頭,內心也很是感動,毛主席這時候身體也不好,但有好的東西第一時間還是想到了患難與共的戰友,而且還能這么細心。
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啊!
毛主席對張玉鳳提出2個要求
在毛主席的身邊,每一個服務員和衛士都學習到了很多。
毛主席、張玉鳳
而最讓張玉鳳印象深刻的事情,還是毛主席的最后一個春節發生的故事。
1976年,這年春節是毛主席的最后一個春節了,而張玉鳳,則是陪伴毛主席度過最后一個春節的人的其中之一。
說來也奇怪,張玉鳳對這年春節印象特別深刻,倒不是說因為這是毛主席的最后一個春節,雖然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太好,但是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知道這是毛主席的最后一個春節。
張玉鳳印象深刻的是,這年春節實在太冷清了,首先是氣溫,這年春節似乎是歷年來氣溫最低的一年,而且春節當晚天氣也不好,星星什么的完全看不到,只有路燈的點點星光,照耀著中南海。
張玉鳳
所以,張玉鳳也不打算讓毛主席非得守歲什么的了,實在是沒有必要遵守守歲的習俗,毛主席年紀大了,也容易累,所以張玉鳳很早就端來了年飯,然后幫助毛主席吃完了年飯。
這頓年飯,張玉鳳吩咐廚房做了毛主席最愛的武昌魚,毛主席看到后也很是高興,雖然吃不多,但是還是強撐著身體吃了幾口米飯配著武昌魚,努力比平時多吃一點。
等吃完飯后,張玉鳳和幾個服務員一起攙扶著毛主席站起來坐到了沙發上,毛主席一向喜歡在沙發上休息,年夜也不例外,張玉鳳也就這樣陪著毛主席坐在旁邊,靜靜的,誰都不說話。
過了一會兒,外面的鞭炮聲打破了屋子里的寧靜,本來有些昏昏欲睡的毛主席,也一下子被鞭炮聲驚醒了。
張玉鳳
聽著鞭炮聲,毛主席若有所思,睜開眼發現張玉鳳不在了,于是喊來了張玉鳳,而張玉鳳也立馬跑進屋子,等待著毛主席的指示。
毛主席強撐著身子,隨后向張玉鳳提出2個要求:
第一、想辦法去找點炮竹來放一放,熱鬧一下;
第二、去把值班室和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找來,一起過節;
張玉鳳知道,毛主席聽到外面的鞭炮聲,是想到了往年過年的熱鬧場景了,于是張玉鳳立馬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喊來了所有的工作人員,接著又從庫房里找了些往年的鞭炮,接著,幾個小伙子又把鞭炮掛在房外點燃了,噼里啪啦的響了一會兒。
聽著外面的鞭炮聲,看著工作人員大笑的樣子,毛主席的臉上也露出了罕見的笑容,自從生病后,毛主席幾乎很少笑了。
張玉鳳
張玉鳳知道,這是毛主席在安慰陪伴他的工作人員,想讓大家都高高興興的過年,而不是陪著他一起死氣沉沉的過完這個春節。
誰都沒有想到,這是毛主席的最后一個春節,但是又令人慶幸的是,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聽到了鞭炮的炮聲,這與當初新中國成立后的炮聲異曲同工:
因為這些炮聲都是為了去舊迎新!
一個迎的,是新中國成立的喜悅;
一個迎的,是工作人員們的歡喜;
毛主席
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依然支持和鼓勵大家迎新去舊,朝著新生活努力,如此情懷,深深激勵了張玉鳳以及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
致敬并永遠懷念偉大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