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娛樂圈某些不知名明星爆出自己的收入時,人們總會格外震驚,原來沒有名氣也可以日收上萬。對比起這些人,袁隆平的工資爆出來之后更讓人驚訝,作為工程院院士的他每月津貼僅有5000元?
袁老一生都投入在農田里,開創了雜交水稻技術,解決了全世界人民的糧食安全問題。這樣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人物,活著的時候每月津貼僅僅幾千元,他的貢獻和收入好像明顯不對等。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院士工資這么低嗎?
一、袁老收入曝光
從前袁老還活著的時候,有一次電視臺去采訪,無意中拍到了他跟助理的一段對話。助理告訴他工程院院士一個季度的津貼已經發下來了,袁老好像并不知道有多少錢,還問了一句是不是2000元。隨后助理笑了一下說:那倒沒有那么少,一共15000元。一個季度一萬五,那就相當于每個月5000元。
眾所周知院士是國家授予的最高學術稱號,得到這個稱號意味著在某個科學領域是頭部級人才。袁隆平正是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和貢獻得到了全球認可,也為全世界許多人民解決了糧食危機。但他的院士津貼卻只有每月5000元,還比不上很多北上廣白領的工資,對比起娛樂圈的明星來說更是九牛一毛。
其實除了津貼之外,袁隆平還有一份幾千元的工資,加起來每年也沒到20萬。除此之外,袁老還有一些稿費和咨詢費收入,這筆錢相對來說多一些,每年差不多有25萬左右。
因為袁老的付出,國家每年還會發一些獎金給他,這筆錢雖然不高但也算一筆收入。考慮到袁老的貢獻,國家還給他配置了5%的知識產權股,再加上隆平高科的股份,袁老整體資產還是挺多的。
雖然袁老整體財富挺多,但他基本都捐出去了。很多人覺得他身價早已上千億,光是名頭走出去就值好幾個億。還有人稱袁隆平很早就是湖南首富了,他聽過也只是笑笑說道:是首富,只不過是精神首富。其實從袁隆平的吃穿住行也能看出一點端倪,他是根本不會享受物質的人,即使真有那么多錢也大多數捐出去了。
二、看淡名利
從各大新聞報道中都能看到,袁隆平一年四季穿得衣服都非常樸實,夏天就是普通的T恤,花費在50元左右。因為經常要下地看糧食,所以袁老的衣服看上去還有些泥土。除了衣著儉樸之外,袁隆平的手表也是帶了幾十年的老牌子,當初花200多元買的,跟那些一有名望就換世界名牌的人形成鮮明對比。
以前曾經傳出過袁隆平開幾百萬的豪車,因為他帶著家人一起去湖南車展看展,眾人猜測他肯定是要買這里的豪車。但事實上袁隆平家里只有幾臺車,這些車足夠用了之后他就宣布不再買車了。袁老自己平時用的車里基本都是國產車,比如吉利和奇瑞。最開始他為了方便自己家到試驗田購買了一臺國產別克,價格還沒到10萬元。
記者去到袁隆平家里采訪時,除了發現他每月津貼才5000元之外,還拍攝了家里各處的環境。從片子上看,袁隆平家大多是用了很久的老家具,而且看上去價格也不貴。沒有出現大家想象中的紅木、金絲楠木等貴價家具。足以可見袁老不僅不追求物質,而且還過得十分節儉樸實。
三、一生投入農田
袁隆平畢業之后返鄉當老師,在途中看見了許多吃不飽飯的農民,這種慘狀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里,于是他決心要研究如何讓糧食增產。這一研究就是一輩子,袁老把一生都奉獻在農田里,成功研究出雜交水稻,大幅提高了糧食產量。從此我國擺脫了幾千年來的饑餓噩夢,全世界也有許多國家受益于雜交水稻。
袁老因為杰出的貢獻被評為工程院院士,眾多關注和榮譽加身,這本來就是他應得的。后來人們才知道,袁老院士津貼每月才5000元,還不如許多上班族。名利和收入并不是袁老最看重的,即使背后有市值上百億的隆平高科,他仍然每天穿著幾十元的衣服,戴著幾百元的手表,開著國產車穿梭在農田和家之間。
總結:
袁隆平是國家授予的工程院院士,但他每月的津貼只有5000元,加上工資和獎金每年也才2、30萬。比起每天就能賺上百萬的明星來說,他的收入是不是太低了?實際上院士的普通薪資就是這么多,很多科研人員也是一心撲在研究上,不太看重外界的名利物質。
像袁老這樣的科研人員還有很多,如果可以適當增加他們的收入,是不是可以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