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
幸福的家庭,人人向往。
一家人其樂融融,越過越好,必定是做到了這三點。
第一,不和父母爭對錯
作為兒女,我們或多或少抱怨過,甚至是責怪過父母。
你告訴他們,隔夜的剩菜不要再吃,可他們還是把剩菜放入冰箱;
你強調不要再給孩子買零食,可他們還是會背著你,帶孩子去超市;
……
在我們眼里,父母思想老舊,生活習慣差,我們嫌棄他們墨守成規,于是和他們爭得面紅耳赤。
殊不知,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馬東主持節目時曾提及他的母親,他說節約用電已成為76歲老母親的思維定勢。
就算你告訴她不用隨時關燈,她答應之后還是會一如既往隨手關燈。
之后,馬東選擇不和母親計較,隨她的性子就好。
《禮記》中說,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孝子之養,首先是讓父母心情快樂。
只要父母開心,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就順著他們好了。
父母老了,要孝敬。
而不與父母爭對錯,就是最好的孝道。
第二,不和愛人論短長
婚姻是兩個人的蛻變,一起成長,一起發現愛,一起尋找愛的過程。
夫妻之間發生矛盾時,女人往往更在乎男人對自己的態度。
朋友和我吐槽,說她跟老公吵了一架。
產假休完重返職場,發現自己原來的崗位被取代,職場失落不說,哺乳期還要備奶,身心俱疲,她考慮辭職回家帶孩子。
可剛跟老公說了句“想辭職”,老公就噼里啪啦說:
“你不覺得這樣很幼稚嗎,你的工作怎么不好了?
再說,你考慮下我們家的情況好嗎,房貸怎么還?你是孩子的媽媽了,怎么還這么任性……”
朋友很失望,坦言自己何嘗不知道家里的情況,如果老公理解,自己也可以堅持下去,現在他這么說,自己都開始懷疑婚姻了。
愛情里并非沒有對錯,當愛人做了一些無傷大雅的錯事時,不要斤斤計較,指責辱罵,這不是委屈求全,而是成熟穩重的體現。
就像《做家務的男人》中,袁弘和張歆藝對裁窗戶紙的方法產生了分歧,袁弘做出了讓步。
當張歆藝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才發現沒有裁對尺寸,袁弘卻安慰張歆藝:一定是窗戶的問題要不就是尺子的問題,反正老婆是沒有錯的!他通過幽默理解的方式,巧妙化解了尷尬。
婚姻中,遇事能哄則哄,不能哄則采取緩兵之計,千萬不要針鋒相對。
“夫妻和,家興旺”,愛人不易,要包容。
第三,不和孩子發泄情緒
我們都是凡人,都有控制不住負面情緒的時候,尤其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
曾目睹這樣一幕:
一個孩子在幼兒園門口嚎啕大哭,最初她媽媽還企圖和他講道理,無奈孩子撒潑打滾,完全失控。
然后,媽媽生氣了,狠狠地把孩子從地上拉起來,大聲教訓:“你再哭一聲試試,不許哭!”
孩子見狀,停頓了一下,發出更大聲音的哀嚎。
媽媽說:“好吧,你不去幼兒園,我也不管你了,你就在這里坐著吧,我走了!”
這時,孩子幼兒園的老師走出來,連哄帶騙才把孩子領進了幼兒園。
媽媽則兩眼發紅,默默看著孩子的背影。
育兒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而是情緒。
曾看過一則報道,一位媽媽情緒暴怒之下抓起4歲的兒子,從四樓扔了下去。
萬幸的是,孩子在墜樓時被一根電線緩沖了一下,掉進了一樓居民種菜用的泡沫盒子里,保住了一條命。
父母瞬間失控的情緒,可能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為人父母應該明白,孩子還小,要教育。
家,不是一個爭對錯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
幸福的家,一家人多講愛,少講理;多包容,少埋怨;多感恩,少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