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頂流」,翻車了。
相信大家最近都刷到過這張表情包。
圖中這位卡塔爾小王子,因此一夜爆紅。
「餛飩皮王子」「地主家的傻兒子」「摘頭巾后反差有多大」……
各種萌化梗迅速刷屏。
一開始還算新鮮,但看多了未免叫人審美疲勞。
更何況,在卡塔爾王子摘個頭巾都能上熱搜的同時。
許許多多的中東女性卻根本沒有摘頭巾的自由。
前不久,伊朗隊也通過拒唱國歌的方式,聲援「反頭巾運動」。
強烈對比之下,熱搜已經出現翻車跡象。
頭巾話題,魚叔已經聊過幾次。
而實際上,中東女性所遭遇的不公,遠不止一個頭巾那么簡單。
就在四年前,伊朗政府甚至明令禁止女性進入球場觀賽。
喬裝混入場地的女球迷一旦被發現,會被當場拘押,甚至面臨牢獄之災。
一部電影就以此為題,摘得國際大獎。
但卻因為拍出了社會真實的陰暗面,被伊朗列為禁片。
導演也因此被判處6年有期徒刑,被封殺20年。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部富有現實意義的——
《越位》
??????
2005年的世界杯預選賽,伊朗和巴林競爭入場資格。
只要打成平局,伊朗就能闖入世界杯。
這對伊朗球迷來說,自然是最振奮人心的日子。
導演采用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呈現當天的氛圍。
但,特別之處是——
全片完全沒有正面呈現比賽場面,甚至看不到一個進球。
原因是,影片主角是6個伊朗女球迷。
自伊朗1979年革命后,「禁止婦女進入足球場」已是無人不曉的禁令。
「越位」本是足球術語,但影片借此隱喻女孩如何在圍追堵截之下突進球場。
她們在頭巾上扣上帽子,穿肥大的衣服。
瞞著家人,偷偷溜出門,混進前往體育館的大巴。
在周遭的歡騰聲中,警惕地拉過圍巾。
當發現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時。
哪怕對方表現得并無惡意,她也要裝成兇神惡煞的樣子,惡狠狠警告對方別多嘴。
下車到門口買票。
被黃牛狠宰也不敢吭聲。
可是,即使拿著和別人一樣的票,依然無法享有和別人一樣的入場資格。
檢票人員早已接到指令,嚴查出入人員,堅決禁止女性進入。
為此,他們一個個搜身。
一個女孩因此不打自招,當場暴露。
她被拘押到后場空地的一個圍欄里。
那里站著和她一樣扮成男裝的女孩。
有的人已經剪了短發,舉手投足已經十分接近男性了。
也有更精明的女孩,直接偷來士兵的衣服換上。
看上去完全是個瘦弱的男兵。
還有更機智的,居然跟著外媒落座。
士兵擔心驚動外國記者,鬧出負面新聞,不敢輕舉妄動。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即使一開始順利溜進去,中途也還有可能會被發現,并直接在現場被帶出。
坐在外媒旁邊的女孩,還會引來刑警出洞,全程盯梢。
比賽一結束,她們將會被銬上手銬,直接帶上軍事法庭。
球場近在咫尺,熱鬧觸手可及,可這一切都不屬于她們。
6個女孩失落地困在圍欄里,不斷被球場內的聲音吸引著。
對足球狂熱的喜愛讓她們不愿善罷甘休,也再分不出多余的心思。
她們還是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看」完了這場比賽。
一開始,聽士兵現場轉述。
罵罵咧咧地抱怨伊朗落后。
射偏了?哪個球員?
一來一去,有問有答。
然后,一個女孩趁上廁所的機會偷偷溜進去看了一段,回來后給其他女孩講述。
用石頭原地畫條中線,給每個人安排球員角色,現場還原一出比賽高潮。
還有半路被揪出來的假冒士兵的女孩,也繪聲繪色地補充戰況。
最后,比賽即將結束的時候,上級長官來了。
女孩們被集體送往警局。
被押送的路上,剛好是最后關鍵的三分鐘。
她們顧不上考慮自己所面臨的麻煩,屏息聽著收音機里的實況轉播。
警察停車買水時,她們也爭分奪秒地盯著商店門口的電視直播。
種種非常規方式,拼湊了一場完整的足球比賽。
這部影片在拍攝時并沒有常規地按已有的劇本走。
而是根據當天真實的比賽結果,順其自然地引出了結局。
那場球賽以伊朗獲勝結束。
電影也因此留下了一個喜氣洋洋的結局。
比賽的勝利沖淡了過程的坎坷。
發自內心的喜悅也讓她們忘了去控訴所遭遇的不公。
街道上所有人在跳舞、唱歌、放著煙花慶祝。
警車也滯留在路上,熱情的球迷邀請士兵一起跳舞,餐廳老板也慷慨地分發啤酒和美食。
混亂之中,女孩們趁機溜下車,逃之夭夭。
雖說,嚴肅的社會議題被處理成一個觀感輕松的喜劇。
但并未消弱其中的批判性,反而讓荒誕性和諷刺感愈發凸顯出來。
一個女孩只是想看場球賽,居然要如此大動干戈,還能鬧出這么大的仗勢。
那話說回來,到底為什么不允許女性看球?
此片也試圖探究問題的答案。
片中,女孩被抓后也百思不得其解,苦苦追問士兵。
士兵們的回答也很值得玩味。
有人說,足球是男人的運動,即使是女人,也得是強壯的女人。
女孩舉出反例,也有女教練,也有技術流的瘦小男球員。
她自己也是踢前鋒的。
另一個士兵說,女性不能和男性一起看球。
女孩反問,看臺上有日本女性,難道問題出在生錯了國家?
士兵又說,因為日本女性聽不懂伊朗男人罵的臟話。
女孩不解,所以是臟話的問題嗎?
士兵說不過女孩,最后用上面要求的搪塞了過去。
充滿悖論的對話,也嘲諷了官方的解答。伊朗當局將球場對女性的禁令解釋為「對婦女的保護」,聲稱可以避免她們在混亂的場合受到言語或身體上的傷害。
沒人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卻都默許著歧視的存在,甚至已經融入了潛意識中。
警察押走女孩時,順便帶走了一個私藏煙火的男孩。
男孩在意的不是自己被逮捕,而是覺得和這些女球迷在一個車上太丟臉。
一并被抹去的,還有女孩因此所承受的更慘痛的傷害。
片中,伊朗獲勝后所有人都在歡呼,一個女孩卻哭了。
她并不是球迷,卻還是千方百計想混進球場。
原來,她是為了緬懷自己的球迷朋友。
2005年,伊朗對日本的世界杯預選賽中,7名觀眾死于踩踏事件,女孩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這也是對真實悲劇的披露。
官方報道中,伊朗只放出6名遇難者照片,坊間傳聞第7個受害者是女孩。
因為去過球場,女孩即使死亡都不被允許存在。
片中沒有過多解釋,哭泣的女孩只是要來7支煙火,舉著火光穿過喧鬧的人潮。
但導演沒有挑破這層殘酷背后的性別話題,表現激烈的反抗之姿。
而是用人與人之間你來我往的善念,寄托了對社會的美好愿景。
用競技體育本身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消弭了性別的溝壑。
這些女孩雖然一直被區別對待,但從未因此遷怒他人。
士兵們推搡她、扣押她,但她還是會慷慨地借給他手機用。
她明明僥幸逃過了士兵的圍堵,已經順利到了球場上。
但聽到士兵抱怨家境不好,母親生病后無人幫忙耕地。
她擔心士兵飯碗不保,看了一會就乖乖回去領罪。
這也使得一開始兇巴巴的士兵,最后反而都對她們很好。
愿意給女孩現場解說。
會在車上替她們調試天線。
還會停下車幫她們買水,答應她們各種請求。
尤其是結尾,球隊勝利的時候,他們毫無芥蒂,露出同樣的喜悅。
如此理想主義的影像,卻以殘酷的社會現實為代價。
導演賈法·帕納西為了得到拍攝許可證,用化名遞交了假的劇本大綱。
影片最終獲得專業認可,拿下2006年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但卻被當局以損害國家形象為由禁止上映。
2010年3月,賈法·帕納西被判處6年有期徒刑,20年內不得從事導演、編劇等一切電影相關工作,不能接受國內外媒體訪問,出境自由也遭嚴格限制。
電影被禁了,真實的「越位」還在繼續發生。
2014年,英籍伊朗女子因入館看排球賽被判一年監禁。
她在獄中絕食抗議。
2015年,伊朗女子因看比賽被拘。
女同胞為了聲援她,買下來接連幾日的門票,用大量空座以示抗議。
2018年3月,位于德黑蘭的阿扎迪體育場打響聯賽。
35名女球迷勇闖球場未果。
事情鬧到當時正訪問伊朗的國際足聯主席耳中,主席敦促伊朗當局改變做法。
壓力之下,伊朗政府才做出讓步,允許女性進入體育場觀看俄羅斯世界杯的直播。
但僅限于伊朗對西班牙小組賽。
最轟動的一次是2019年9月,一名女球迷被控「侮辱官員罪」「不戴頭巾罪」等罪名,面臨6個月到2年的監禁。
她在法院門口以自焚相抗,最終不治身亡。
以生命為代價,迫使伊朗政府終于解除40年的女性看球禁令。
2019年10月10日,伊朗主場的世界杯中,3500名女球迷被允許進入球場現場觀看比賽。
今年世界杯上,能看到不少伊朗女球迷的面孔。
但女性的權利斗爭依然任重道遠。
開幕時無言的抗爭,高舉的「婦女、自由、生命」依然昭示著她們不公的處境。
今年預選賽上,還有報道稱,數百名伊朗女球迷依然被禁止入場,還被警察用胡椒噴霧驅趕。
進入球場的還被要求配戴頭巾,不遵守規定就會被道德警察拘捕。
無數伊朗女性還亟待新的「越位」。
可能有人認為,伊朗球場上的風波不過是保守的宗教產物。
但實際上,在尤為崇尚「男性氣概」的體育領域,性別歧視問題早已昭然若揭。
比方說最近短視頻平臺很火的「世界杯手勢舞」。
許多女性用戶的評論區,涌入各種陰陽怪氣的聲音。
有放話「不懂球就不要蹭熱度」的,還有出題考試的……自以為在抖機靈,實則暴露出一種可笑的優越感。
反觀男性用戶手勢舞的視頻,卻很少出現此類評論。
好幾條打著科普名義的熱搜,都帶著強烈的刻板印象。
調侃女性看球的膚淺。
默認對足球的認知水平與性別存在本質聯系。
分明已經有那么多的女性運動員證明了體育無關性別。
但她們依然難逃作為第二性被打壓。
谷愛凌被說太優秀了不好找婆家,鞏立姣被記者問什么時候做自己……
一次次讓人啼笑皆非。
《圓桌派》中,尹燁說,大腦沒有性別二態型,所謂的男性氣質、女性氣質都是后天建構的。
性別從來不是邊界,偏見才是。
公平地揮灑汗水,沖破局限,不正是體育的魅力所在嗎?
超越種族、地域、性別的盛會,不也是世界杯的可貴之處嗎?
那么,比起嘲諷和對立。
多一點平視和尊重,或許能讓傾斜的世界稍稍回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