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劇”是影視行業一種不可或缺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了解革命先烈戰爭的不易。但有些“抗日劇”不僅沒有表現出戰爭的困難,還出現了很多不符合常理的鏡頭,這些就是淪為笑柄的“抗日神劇”。甚至,日本還專門出了一本書來嘲笑我國的這一現象……那么,“抗日神劇”為什么會頻出?這樣的結果該由誰來買單?
一、“抗日神劇”2020年11月《亮劍之雷霆戰將》上映,通過名字就能看出來,這部電視劇是想延續亮劍的經典,但只要看過的人,一定會認為這部劇侮辱了《亮劍》。《亮劍之雷霆戰將》不僅沒有延續亮劍經典的,還成為了觀眾群嘲的對象。
這部劇中可謂是“五毒俱全”,里面不僅對戰爭夸張的描寫,還十分拔高個人英雄主義,里面的“八路軍”住別墅、抽雪茄,衣服上一個補丁都看不見。這樣的刻畫完全就是和真實的八路軍形象不符,雖然打著《亮劍》的旗號,卻拍著和亮劍完全不一樣的劇情。
《亮劍》之所以會成為人們心中的神作,是因為不管從演員的選角還是劇情上來說,都是尊重歷史,尊重抗戰時的革命先烈。里面不會有任何不恰當的鏡頭,也沒有任何過分的劇情,整體看下來,能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不易。
正是因為《亮劍》從各方面都用心,所以后面不管翻拍多少次,都無法超越最初的經典制作,更何況那些翻拍完全就是薅《亮劍》的熱度。好在《亮劍之雷霆戰將》已經下架,不要再打著《亮劍》的旗號拍一些續集,要想拍就好好的研究,尊重歷史,不然只會成為人們的笑柄。近幾年,廣電的審核已經變得嚴格很多,再往前推幾年,抗日神劇真的是“遍地開花”。
2001年,一部名叫《抗日奇俠》的電視劇進入大家的視野,這部劇也是后來被各大短視頻吐槽、被網友惡搞最多的劇。這部劇會發展成這樣的情況,完全就是因為里面的劇情實在是太過雷人,里面最大的亮點就是將中國武俠文學和抗日結合在了一起。
里面的演員們,完全不需要任何槍和炮,單憑一雙手和一身的功夫就能直接將鬼子殺死,一個人就能把包圍的敵人全部打趴下。除此之外,里面的奇俠還能和子彈賽跑、能輕松躲過子彈的攻擊,這樣的劇情雖然看上去很爽,但完全扭曲了歷史。這樣的劇情已經完全脫離了現實,我們的八路軍雖然在戰場上驍勇善戰,但也不是劇里所表現的這樣。
這部劇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笑料,紛紛有人吐槽雷人,還有成為了人們惡搞的素材。如果前文中的電視劇,只是在戰爭上的刻畫比較雷人,那么接下來的這部電視劇可謂是披著戰爭外衣的偶像劇。這部被譽為“戰爭偶像劇”的電視劇是《向著炮火前進》,劇中有吳奇隆和楊奇鳴兩位男神坐鎮,吸引來了很多觀眾。但當人們真正觀看之后,就會發現這樣的劇,真的是白瞎了好的演員。
這部劇里的吳奇隆飾演的角色,打完一場仗后,不僅發型沒有亂,還躺在真皮沙發上擺造型。里面的主角就靠一把小手槍,就輕松地消滅了敵軍一個團,并且每次都是戰無不勝,這樣的電視劇真的能讓人們了解到戰爭的殘酷嗎?“抗日神劇”頻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二、原因不難發現,這些“抗日神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成本很低,一些資本方寧愿花費底成本拍一部“神劇”,也不愿意投入很多拍一部好劇。主要是他們拿不準觀眾的喜好,如果花大制作拍出來一部電視劇,但觀眾不買賬,這樣就會導致虧損。既然這樣,還不如花費小成本拍一些無腦神劇,就算是被吐槽、被下架,虧損也不會很嚴重。
再加上抗日題材的劇,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宣傳抗日,這種類型的電視劇,廣電那邊也比較容易過審。為了避免這些“神劇”,首先就是觀眾不看,如果人們不去關注這樣的“抗日神劇”,讓這種劇沒有市場,自然而然的導演就不會再想著蹭抗日的話題了。
其次就是導演方面,一個導演就是一部劇的主心骨,如果導演只想著如何掙錢,而拋棄了身為一位文藝工作者的本質。同時,廣電方面也要增加對抗日劇的審核標準,一部真正好的抗日劇,應該是尊重歷史,將戰爭的殘酷很好地刻畫出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讓人們了解到戰爭的殘酷,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不易。
要知道,抗日的革命先烈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個個身懷特異功能的“神仙”,這樣的“抗日神劇”只會淪為笑料。日本甚至還專門出了一本名叫《抗日神劇讀本》的書,他們為了寫這本書,專門去找了我國的抗日神劇觀看。看完之后,再分好類,最終整理成了這本書,這本書剛一出版,就直接售罄,可見這本書有多么火爆。
同時,這本書也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討論,并且言論都是十分諷刺。要知道,我國的14年抗日戰爭,是多少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成功,如果抗戰真的有劇中眼的這么簡單,我國就不會犧牲那么多戰士。“抗日神劇”的出現,只會歪曲歷史,讓一些人們認為戰爭如此容易,他們正是被這些“神劇”給洗腦了。
要知道,抗戰時期,那些軍人都是靠著小米加步槍,不斷地調整戰術、沖鋒陷陣,他們心里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將敵人趕出國土。當時的八路軍就算自己已經身處險境,也絕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而不是電視劇中演的和咖啡、抽雪茄。相信這些“抗日神劇”的導演們好好想想,想拍抗日劇可以,但最重要的底線就是尊重歷史。其實除了這些“抗日神劇”之外,還是有許多制作精良的劇,看過之后能讓人感受到熱血沸騰。
三、良心劇近幾年最優秀的電視劇,《覺醒年代》肯定能上榜,這部劇不管是從制作還是演員的選角,都十分完美地貼合人物和時代背景。這部電視劇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宏大背景、歷史卷軸,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真的做到了各方面都十分優秀。
《覺醒年代》不僅劇情緊湊,還真正的能讓人感受到當時那個年代,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人的精神。只有這樣的電影,才能真的讓人感受到熱血沸騰,讓人看見那段真實的歷史。這樣的電視劇才是真的神劇,不僅還原歷史,還很好地將歷史表現出來,整個劇組的制作也十分用心,不管是從場景的搭建,還是服裝道具,都盡量還原。
正是因為有這樣優秀的團隊,這部電視劇才會有如此高的好評,但凡是看過的人們,沒有一個不會被里面的情節所感染。一個好的電視劇給人們傳遞的永遠都是正面的思想,并且會讓人感到回味無窮。好的抗戰劇,第一名絕對是非《亮劍》莫屬,這部劇成功地將李云龍這個角色刻畫得有血有肉,不僅讓人們看見了他的驍勇善戰,還讓人們能感受到他溫情的一面。《亮劍》這部電視劇也貢獻了許多名場面,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李云龍在平安城大喊“開炮”。
劇中的李云龍,能讓人感受到他就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戰士,除了他在戰場上的表現之外,人們還能從其他細節感受到。“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依然亮劍。”這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不僅體現了魄力和勇氣,還成功地展現出我國軍人的大氣和豪氣。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他們不懼生死,也要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這才是真正的抗日劇。
這也是《亮劍》為什么能成為經典的一個原因,哪怕之后出了再多的翻拍和續集,永遠都比不過第一版。2006年,一部很可能成為“炮灰”的電視劇播出,這部劇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從眾多的婆媳劇中直接殺出重圍。劇中不僅有實力派演員,還有精彩的劇情和震撼的畫面,這部劇直到現在,還是還是有很多人會翻出來重溫。
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這部劇,但只要他們真正地理解這部劇的,就會發現這部劇真的算是一部良心劇。里面有很多值得令人深思的臺詞,每一句話都帶著自嘲與隱喻,都能引發人們的深思。劇中不同的人,會用不同地方的口音說話,光是這一點就能看出導演的用心,在當時那個年代,普通話還沒有那么普及,人物特色完美的表現出來。
劇中有很多瞬間,讓人感覺到詼諧幽默,但也能體會到其中的心酸,很多觀眾都是又哭又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其實好的電視劇還是有很多,在加上廣電的審查越來越嚴,一定能將那些“抗日神劇”全都扼殺在搖籃里。抗日劇最主要的就是要教會人們如何保家衛國,讓人們了解戰爭的不易,讓人們知道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
英雄必須銘記,歷史必須受到尊重,抗日戰爭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而不是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抗日神劇”的形成有很多因素,但我們要始終記住戰爭的殘酷,不能因為社會不斷地發展,就忘記了歷史。編劇們可以腦洞大開,但對于抗日劇就一定要守住尊重歷史這個底線。
“抗日神劇”對小孩子的影響也十分大,因為這部分的電視劇的受眾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在家帶孩子的時候,孩子跟著一起觀看,慢慢的思想就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情況是十分可怕的,如果孩子們的從小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長大后一定會有所影響。一旦孩子們被這種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旦形成固有觀念,想要更改就很難了。
四、結語在當今這個信息飛快的時代,很多導演為了掙錢,會專門找一些當下的流量小生,他們不會考慮人物是不是合適,劇情是不是合理。有許多爛劇會被人們所知道,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們的吐槽,正所謂“黑紅”也是紅,一部分不好的劇就是被人們吐槽出圈的。真正能抑制這種“抗日神劇”的播出,就要從根本上抵制,觀眾們看見這種電視劇就應該不給任何流量,讓它們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一個真正的好劇是不需要宣傳的,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只要有好的劇情,哪怕里面的演員看著都面生,這部劇也肯定會爆火。如果只有一個人夸獎,并不能證明什么,但如果不斷地有人夸獎,就證明這部劇一定是有什么過人之處的。如今人們的辨別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如果在上映那些“抗日神劇”,人們一定會集體抵制,最終免不了下架的結局。只有人們真正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真正的看清楚了“抗日神劇”的真面目,這樣才能正確的抵制這類電視劇。
拍攝電視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過度夸張,可以稍作改編,但不能脫離事實,要知道抗戰時期,我國的戰士們經歷了多少辛苦。單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抵制“抗日神劇”,我們應該明白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應該明白革命先烈的付出。不能單憑電視劇中那些不真實的鏡頭來了解歷史,廣電應該加強對抗日劇的審核,那些篡改歷史的劇就不要給它們上映的機會。把這些機會留給那些真正的好劇,只有這樣,“抗日神劇”才會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