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電影史上的一個“符號”
作者:肖寒先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說真的,挺佩服王寶強的!
他的成功,也許你說是運氣好,也許你說是努力,但在我看來,真的是天賦。
演員未必需要科班出身,有些演員,真的需要天賦,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像王寶強這種“顏值天花板”級別的影帝,出道時無人理睬,走紅后你高攀不起,這真的像戲劇中的人生。
在少林寺6年時間里,王寶強有了一身武藝,但他的夢想不是在這里練一輩子武術,而是夢想追尋自己的偶像李連杰,做一名武打巨星。
可他自知水平不及,也沒有門路,沒成功時修煉自己,成功了就修煉別人。王寶強就是這樣做的。從16歲的時候,到北京打拼,也算是一名北漂吧,身影流轉于各個劇組,即使偶爾有一兩個小角色,也未必會有人在意他是誰,演的如何,畢竟他的頭銜叫“龍套”。
獨特的長相,夾雜著河北口音的普通話,運氣就是降臨在這樣的一個人身上,李楊導演別具一格的挑選演員才華,鑄就了《盲井》這部大作,電影成功只是一個記號,而王寶強成功,卻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翻開王寶強的履歷,出生在河北的農村,從小家里很窮,甚至在小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穿的都是哥哥們因為衣服小而不穿的,文化更是談不上,按照他的經歷來說,基本上沒有正兒八經的讀幾年書,可能連初中都沒畢業。
8歲那年,一部電影改變了王寶強的人生,就是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這部電影在當時的影響力可謂空前絕后,不僅僅是王寶強,全國各地的少年,都受到影響,而少林功夫,也成了每個少年都想學的中國功夫,畢竟學會功夫,一能強身健體,自我保護;二能行走江湖,抱打不平,誰不愿意向李連杰走近?
王寶強不一樣,直接奔赴少林寺學功夫,6年時光,經歷了百般錘煉,學到一身本事,卻在幾年時間里并沒有大展拳腳,直到16歲的時候,才跑到北京追求夢想。
一沒錢二沒人脈,空有一身本事,五個人擠在北京遠郊的一個煤球廠,破舊的房子,房頂冬天能看雪,夏天能賞雨,門前的臭水溝,是王寶強一輩子的記憶。
但這些眼前的困難,對于王寶強的夢想來說,不值一提,為了省錢,早上四五點的時候就跑步去背影找活,這里像他這樣的年輕人不計其數,不管你有沒有演技,在沒有成名前,就是一個跑龍套的,有活說明有飯吃,沒活這一天算是白等了。
長身體的年紀,卻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個子長不高,顏值又沒有,好在兜里的一塊錢可以買5個饅頭,這就是一天的口糧。
可能有的人沒有體驗過饑餓感,可能有的人無法想象,出去打拼怎么會連溫飽都解決不了,不說曾經,就是現在的橫店影城,20多萬的群眾演員,依舊有人食不果腹,不是懶惰,是為了所謂的“夢想”苦苦堅持著,王寶強是個例,畢竟后來成功了。
好運終歸眷顧了這個長相不堪,聲音獨特的河北小伙,在20歲那年,李楊導演正在籌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盲井》,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王寶強,被李楊導演看中,一個小小的角色,讓他名聲大震,從此之后,雖然沒有成名,但最起碼不愁溫飽了。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好運伴隨著你的時候,坐在房間里,也會到來。
憑借《盲井》“大火”之后,王寶強的好運再次到來,王寶強一直在馮小剛的劇組當武打替身,土里土氣的他,憑借著本色出演“傻根”一角兒,徹底的火了。
要說李楊導演是引路人,那馮小剛可以說是那個“煽風點火”的人,直接讓王寶強在全國電影圈闖出了名堂。而這次出演傻根,他還見到了另外一位偶像——劉德華。一個不起眼的小龍套向偶像當眾行跪拜禮,作為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毫不顧忌自己的形象和身份,也回了跪拜禮,兩人的交往很平等,甚至還教會了王寶強一個新的技能——學會了使用感應水龍頭。
就連女神劉若英對王寶強也很親切地稱之為“弟弟”,幾人之間的這次合作,可以說是非常成功,這部電影一經上映,也一度獲得好評。
王寶強和這些大牌們的感情并沒有隨著這部電影拍攝完畢就此結束,在2008年的時候,劉若英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遇到了捧著一束鮮花的王寶強,“姐弟倆”再次相見,除了開心,就是感動,喜極而泣的姐弟倆,也一度感動了看演唱會的粉絲們。
王寶強有一點做得非常好,就是懂得“
感恩”!
為何這么說?
馮小剛是成就王寶強的貴人,每到過年的時候,王寶強就帶著自家的小米拜訪馮小剛,也許很多人說這種禮物太過于寒酸,可馮小剛就喜歡吃,真的是送到“胃”了。
后來的王寶強,在事業上平步青云,憑借現象級軍旅題材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一角兒,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但,王寶強的夢想不是當一個傻里傻氣的喜劇演員,而是一心想做一名武打巨星,像李連杰、甄子丹那樣的大明星。甚至在當年差點與“許三多”這個角色失之交臂,要不是恩師的妻子徐帆的勸阻,也許王寶強的事業就此戛然而止。
從龍套做起,沒幾年時間就大紅大紫,王寶強的星路,真的是走得太快了。
真正讓王寶強事業更上一層樓的,還是和徐崢的合作,“囧”系列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土到“爆裂”的喜劇天才,而緊接著又是“探案”系列,轉變風格之后的王寶強,可以說又時尚起來。
無論一個人多么成功,伴隨著王寶強的質疑聲卻從未消失,很多人會問:王寶強只會演“傻根”嗎?只會裝瘋賣傻嗎?
我覺得不是,在我個人看來,王寶強的傻,是演出來的,是天賦,比如在《HELLO,樹先生》中,是一部難以逾越的電影史上的奇跡,多少人想要模仿,卻從未超越,但很多人對這部電影過于小看,可能生不逢時吧,或者說,沒有華麗的巨星演員,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也沒有幾個人樂意看下去。
可在我看來,樹先生之后,王寶強成了電影史上一個特殊的“符號”。
你無法想象,不抽煙的王寶強,為了一個角色,會練習幾個月,模仿幾百個人,為了經典,抽煙時夸張的動作,讓王寶強做出來,就別有一番韻味,而其他人,無論怎么模仿,都沒有了那種神韻!
記得當年在上編導課的時候,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這世上的角色,唯獨傻子最難演,能把傻子演好的演員,絕對是一個好演員。”
王寶強做到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標桿。
但王寶強的武俠夢終歸沒有結束,從《一個人的武林》中酣暢淋漓的動作表演,再到時隔六年后的《八角籠中》,每一次出演,都是對人生的一種突出,也是對曾經演技的一種“否定”,畢竟,新的角色,才是自己要越過去的大山。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在意王寶強的私人生活如何,一不相干,二是你的關心和吐槽,也毫無意義,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王寶強的成功和進步,以及帶給我們的好作品。
當然這幾年來,王寶強的綜藝參加的很多,不管在什么行當,王寶強總是受人矚目,這就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光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