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在國家大劇院現場觀看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原創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已經過了一月有余,沒有想到這么快就又迎來了這部話劇的線上演播。身為一位線上線下都體驗過的觀眾,我對于線上演播的整體評價是:不僅完全不輸線下,甚至還可能更加驚喜!
打破傳統戲劇視點,讓戲劇充滿“電影感”
戲劇與電影的最大區別體現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二者視點的不同。在電影中,我們可以跟隨導演及攝影機的場面調度,實現空間和景別的靈活跳躍,時而是完整全面的大全景,時而又看到深入刻畫主人公內心的大特寫畫面,這也就是電影藝術所特有的高度自由的“蒙太奇”技法。
與之相比,戲劇則更加注重臺上演員與臺下觀眾共處一室的在場感,觀眾的座位全程固定,因此視點也是固定的,始終看到的都是一個大而全的場景,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枯燥乏味之感。
這一次,《抗戰中的文藝》線上演播版本成功突破了傳統戲劇的單一視點,而選擇以一種電影感十足的方式進行呈現。具體說來,就是在拍攝時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景別視角與多層次展現,用拍電影的手法來拍攝話劇。
譬如,在茅盾、夏衍、丁玲、田漢等愛國志士紛紛奔走呼號“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戰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慘無人道的屠殺”時,在舞臺上呈現為幾十人排列一排的全景,在觀看時多少會有種找不到重點的感覺。然而,線上演播通過對每個主要人物逐一的中景展現,能讓觀眾第一時間捕捉到重點,甚至連舞臺上演員們的動作神態和面部表情也看得格外清楚,這顯然是只有線上觀眾才能夠享有的“特權”。
影像技術創新賦能,打造“中國戲劇現場”
作為“中國戲劇現場”的首次嘗試,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通過互聯網多平臺線上演播和紀實性紀錄片制作,成功實現了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多重創新。
在內容上,觀眾之所以能夠感到話劇中的每一部分都能流暢銜接,就說明《抗戰中的文藝》首先在劇本層面就下足了功夫。《抗戰中的文藝》以1932年8月19日聯華影業出品的《共赴國難》為起點,其后通過一系列在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領域發光發熱的文藝界人士,讓觀眾感受到抗戰時期文藝的無窮魅力:比如以蕭紅、蕭軍等人為代表的“東北作家群”,在電影和戲劇領域都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夏衍和田漢,以及任光、聶耳等著名音樂家……《抗戰中的文藝》已然在無形之中為觀眾梳理清楚了這些歷史人物的時代求索與卓越貢獻。
在觀看形式上,《抗戰中的文藝》首先通過舞臺演員實時演出和銀幕影像緊密結合的“雙演生態”,成功實現了“思想+藝術+技術”的雙演實踐。這一次的線上演播以直播形態,打造中國話劇首部紅色文藝主題Live現場。用超清的數字影音技術和流媒體傳輸等領先技術極大拓展了劇場邊界,讓線上觀眾無需在現場,也能享受到極致的“Live感”。
注重細節追求嚴謹,彰顯“文獻話劇”魅力
如果說我第一次線下觀看《抗戰中的文藝》僅僅是走馬看花,那么這一次的線上演播體驗,或許可以稱得上是駐馬看花。線上平臺可暫停、可回放的靈活播放形式,讓我有機會耐心揣摩《抗戰中的文藝》在臺詞上的考究、在細節上的功夫。
蕭紅那一段充滿美感的獨白令我心生感動:“太陽出來了,又走進朝霞去。野甸上的花花草草,在飄送著秋天零落凄迷的香氣。霧氣像云煙一樣,蒙蔽了一切聲息,蒙蔽了遠近的山崗……”同時,《抗戰中的文藝》在文獻考據上所下的功夫更是讓我心悅誠服,劇中凡是引用了人物原話,必會在最后附上名字或是出處,比如田漢的《上海戲劇運動宣言》和茅盾的《我和魯迅的接觸》。這小小的細節其實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使得《抗戰中的文藝》整部劇具有了豐富翔實的史料性與可參照性,由此,也就實現了話劇藝術和文獻考據的和諧統一,以動人話劇講好真實歷史。
只要足夠用心,線上演播一定能給觀眾帶來有別于線下演出的更多驚喜,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強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從11月18日20:00至11月21日20:00,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各平臺官方賬號、央視網、央視頻、新華網、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抖音、快手、咪咕視頻、中國聯通、沃視頻等都可以看到《抗戰中的文藝》啦!相信這三天的有限期,同樣能夠帶給線上觀眾一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小小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