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后半段開始是反特片最為盛行的時期,當時這些反特片故事的時代背景、地點環境各不相同。《虎穴追蹤》是1956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黃粲、陳懷皚執導的一部反特故事片。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偵察員李永和在偵察處的計劃下,潛入敵方智取“名冊”,最終將殘匪特務一網打盡的故事。全片87分鐘,可謂高潮迭起,驚心動魄,雖然是50年代的老片子了,但是經典永流傳。
解放初期,某市公安局領導從被捕特務黃云夢口中了解到,特務張國忠在逃跑前,將潛伏特務名冊交給了崔希正。崔已偽裝成萬隆山貨棧的經理,指揮城里潛伏特務和鄉下的匪徒,進行搶劫破壞活動并到處偷竊情報。為了獲取崔希正掌握的潛伏特務名冊,公安局派偵察員李永和設法打入其內部,黃云夢愿意立功贖罪,把李永和介紹給崔希正認識,李永和很快取得了崔的信任。經過一場斗智斗勇,李永和終于找到了名冊。一天深夜,當崔希正召集各地特務準備在地下室開會時,被公安人員一網打盡。
早期反特電影的創作背景,大多來自于當時的真實案件,或是創作者的親身經歷。《虎穴追蹤》的編劇王應慈,本身就是著名的偵察英雄,解放前曾經從事地下工作多年。王應慈與編劇任桂林一起,以自己在解放前從事情報偵察工作,和解放后領導指揮隱蔽戰線反特斗爭的經歷為靈感,創作了劇本《虎穴追蹤》。
本片的導演是黃粲和陳懷皚,由于黃粲導演此前并無獨立執導電影的經驗,長影廠按照慣例,給他安排了一位副導演陳懷皚聯合執導,陳懷皚的兒子后來也成為了導演,正是名導陳凱歌。
在執導電影《虎穴追蹤》后,1960年,陳懷皚與崔嵬聯合執導京劇藝術片《楊門女將》,該片獲得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1962年,執導戲曲電影《野豬林》。1975年,與謝鐵驪聯合執導電影《海霞》。1979年,獨立執導戲曲片《鐵弓緣》,該片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1981年,與謝鐵驪、巴鴻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知音》。1984年,執導劇情電影《雙雄會》。1986年,執導戲曲電影《朱門玉碎》。1994年,陳懷皚辭世,享年74歲。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