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跑男》,很多觀眾的心情就會非常激動。
有一部分人對節目是各種夸贊,覺得這檔綜藝非常好,但有一部分人卻覺得節目非常拉垮。
說實話,《跑男》能堅持這么多年真的很不容易。
尤其是做了這么多季依然能做到每一季的收視率都領跑于其他綜藝,這一點是相當牛掰的。
縱觀現在的綜藝圈,有一個說一個,能夠拿出來和《跑男》抗衡的有幾個呢?
當然,話說回來,要是讓《跑男》拿現在的成績和之前做比較的話,那還真的是嚴重下滑的。
想當年的巔峰時期,周末放假時間誰能拒絕追《跑男》呢?
不管是上班的還是上學的,閑暇之余的聊天話題都三句不離《跑男》。
大家可以看一下李晨、鄭愷、Angelababy、鄧超、鹿晗、陳赫這些老跑男成員的粉絲量,少的也有五六千萬,多的居然都上億了。
幾位憑什么圈了這么多粉絲呢?難道說不就是《跑男》嗎?
咱就這么說吧!除了《跑男》之外,大家還能說出他們什么代表作呢?
尤其要說的就是“撕名牌”游戲了,可以說已經成為了《跑男》的標簽。
“彈射飛椅”和“指壓板”這些游戲也都深受觀眾的喜歡。
實話實說,只要一期節目能集齊這三大游戲,那基本上就奠定了封神局面了。
除了每年都會如約而至的正片內容之外,這兩年又做了一個特別季。
前兩季做的是《奔跑吧黃河篇》,這一季做的是《奔跑吧共同富裕篇》。
特別季的嘉賓和內容跟正片沒有什么區別,唯一有變化的就是期數只有六期,飛行嘉賓也少一點。
即便是如此,觀眾對于特別季也是喜歡得不得了。
說白了,在這個全民需要喜劇的時代,像《跑男》這種搞笑綜藝還是非常吃香的。
這一季的特別季一經播出就深受觀眾追捧,收視率可以說每一期都非常好。
不過,三期節目看下來之后,我覺得前兩期還湊合,最新播出的第三期就有點尷尬了。
剪輯混亂,內容注水,游戲敷衍,《跑男》的好口碑在這期輸個精光。
第一,剪輯混亂。
在第二期的時候迎來了飛行嘉賓孫怡,第三期的前半期她還在,后半期不在了。
在第三期的前半期蔡徐坤還在,后半期的時候蔡徐坤就消失了。
相信大家也發現了,第二期和第三期是混在一起剪輯的。
其實大家要是看了“下期預告”的話就會知道,第四期和第三期也是連在一起的。
說得直白一點,節目組在一個地方錄制了兩天,第一天請了孫怡,第二天請了符龍飛和陳卓璇,然后一下子剪輯了三期內容。
我真的想問一下節目組,到底是經費太緊張了還是覺得觀眾太好糊弄了呢?
這樣的剪輯混亂不只讓觀眾看得一臉懵,還讓大家感受到了節目組的“懶政”。
難道說真的是錢太好賺了嗎?照這樣的玩法做下去,以后是不是有可能在一個地方錄制一季呢?那還能叫“跑男”嗎?
第二,內容注水。
首先,過生日。
在本期的節目中,給周深過生日的時間占了差不多半期。
實話實說,我非常喜歡周深,相信很多觀眾也都很喜歡周深,但是節目組也不能這么玩吧!
如果要說過生日這個環節是搞笑的,那大家也能接受。
問題是這個環節只有尷尬,根本沒有什么笑點。
尤其是主角周深,從頭到尾都尷尬到腳趾摳地。
在《跑男》這檔綜藝中,整蠱嘉賓的事情是經常會發生的,這一點鄭愷最有發言權。
還記得鄧超、陳赫、鹿晗三位剛離開后的那一季,鄭愷簡直就是“團欺”。
節目組用這樣的方式來博笑點本身就是一件尷尬的事情,因為有時候真的不搞笑。
這個過生日的環節怕是也只有幾位整蠱人的嘉賓會稍微有一點點快樂吧!
至于周深和觀眾,那真的是只有尷尬。
這樣的內容簡直就是湊時長的,真不如剪掉。
上面講的只是一方面,從另一方面講,在上期的時候,大家要整蠱周深為他過生日已經說過一次了,這期再把重復的內容剪輯一遍,這不就是在注水嗎?
其次,才藝展示。
在符龍飛和陳卓璇出場的時候,每個人唱了一首歌。
我真的想問一下,這樣的內容真的不是注水嗎?
雖說這期節目的主題是和音樂相關的,符龍飛和陳卓璇兩位也是歌手,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出場就應該唱歌。
如果要是兩位唱歌合理的話,那為什么不叫周深也唱兩句呢?
一整期節目看完之后你會發現,看了又好像沒看,因為就沒有什么可看的內容。
第三,游戲敷衍。
第一個游戲是“過目不忘”。
這個游戲非常無聊,就是簡單的記憶游戲,基本上沒有什么笑點。
尤其是當節目組介紹說這個游戲的勝負決定了當晚住宿環境好壞的時候,觀眾就更覺得無聊了。
因為在上一期節目的時候所有人已經分好了房間,這個已經成了一個已知事項。
對于觀眾來說,這個游戲的籌碼“房間好壞”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沒有了懸念之后,游戲的精彩程度自然也是會減半的。
第二個游戲是“十八歲的歌”。
這個游戲非常簡單,節目組放歌曲前奏,大家需要聽前奏猜出歌曲名和歌手名,還有歌曲發行時間正好是哪位嘉賓的十八歲。
對于經常看藍臺綜藝的觀眾來說,這個游戲簡直是太熟悉了。
不管是在《王牌對王牌》還是《青春環游記》中,這類游戲經常出現,甚至可以說已經被玩爛了。
周深對此也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他曾是《青春環游記》的常駐嘉賓,而且他和楊迪兩人的猜歌非常厲害。
你要單說這樣的游戲好不好,那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挺好的。
然而,要是放在《跑男》這檔綜藝里,那這個游戲就是在敷衍觀眾。
我就真的想問一下,這樣的游戲真的適合《跑男》嗎?這也太敷衍觀眾了吧!
第三個游戲是“抓氣球”。
你沒有聽錯,這個游戲就是我們在兩三歲時玩的“抓氣球”。
我真的想問一下這樣的游戲到底是怎么被選到這檔綜藝里的呢?
在這些年的綜藝節目中,我見過小兒科的游戲,但這么小兒科的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真的是太讓人尷尬了。
要笑點沒笑點,要難度沒難度,節目組設計這樣的游戲真的是在湊時長,簡直太敷衍觀眾了。
除了游戲拉垮之外,大家再看一下玩這個游戲的時間,居然是大家吃飯的時間。
相信細心的小伙伴也發現了,前面兩個人玩游戲的時候,后面的人在瘋狂地吃,可見大家有多餓,這也從側面反應出了這個游戲有多無聊,連自己人都懶得看一眼。
作為一檔老牌綜藝,《跑男》一直都是靠游戲來搞笑的。
如果你要是仔細研究一下以前的節目就會發現,每期都會有三四個游戲,而且都是趣味性非常強的。
大家對比一下這期節目的三個游戲,這真的是《跑男》該有的水平嗎?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的團隊,同樣的嘉賓,為什么特別季會做得這么拉垮呢?
我覺得這完全是因為姚譯添導演不在的原因。
上一季的《奔跑吧黃河篇》導演就不是姚譯添,做得有多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沒想到這一季同樣的情況再一次發生了。
從這個情況來看,《跑男》還是離不開姚譯添的。
我真的想勸一下節目組,姚譯添不在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錄節目了,要不然真的是把姚導多年贏下來的好口碑全輸光了。
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大家只知道這一季《跑男》不好看,誰會關心是不是導演的原因呢?
一檔綜藝想要保持一個好口碑是非常難的,但想要翻車真的是分分鐘的事情,這兩季的特別季真的是朝著翻車的邊緣瘋狂試探,難道節目組就真的不怕觀眾會因此而棄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