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有沒有同感,今年的華語電影仿佛進了一個怪圈——
一流的陣容,二流的制作,三流都不如的劇本。
比如近期最讓人期待的《掃黑行動》。
瞅一眼演員列表:
周一圍、秦海璐、張智霖、王勁松、曾志偉、呂良偉、王迅、邵兵、肖央、劉之兵、何政軍、胡亞捷……
呦呵,香港內地聯手,全員演技派,一秒讓人想掏錢看。
然而……
看了才知,它哪是掃黑,明明是掃興才對。
99分鐘的片長,演員演技在線,但全員被重新配音,口型和臺詞壓根對不上。
恍惚間,廠長有種在看譯制片的錯覺!
臺詞被改,劇本拉胯。
除去5分鐘的激情飆車戲,5分鐘的港式動作戲,其余要么在拍警察和黑社會老大女兒的愛情,要么在拍義正言辭的宣講。
托神剪輯的福,觀眾還迷失在劇情的迷宮里,轉角遇到懵逼。
突然就死了,突然就有證據了,突然就轉場了,突然就成間諜了,突然就被錄音了,突然就被抓了,突然就被仙人跳了,突然就抓到內鬼了,突然就放完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
此時此刻,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不禁靈魂一問——
華語電影之“黑”,何人來掃?
它為何會淪落至此?
畢竟,在22年前,咱們就拍出過神片……
《無間道》
提到警匪之戰,黑與白的斗爭,資深影迷一定首先想到本片。
它被稱為“新世紀最好的香港電影”。
不單是國內,還受到海外的認可,先后被好萊塢等購買版權,多次翻拍,甚至翻拍后還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不過,始終沒有被后者超越。
另外,今年恰逢本片上映22周年,多家國際發行商爭先以最高規格的修復,發行新版。
足以見得,此片是經久不衰啊。
確實,它由內到外,可謂是通通都是經典。
看過的都知道,片中,所有演員都達到了巔峰。
兩大男主——
劉德華在天臺上,留下了經典臺詞,被反復模仿。
梁朝偉則憑有厚度的演技,摘得金馬、金像雙影帝。
還有飾演他們兩個年輕時候的陳冠希和余文樂,也留下了清爽、青澀的帥氣模樣。
此外,還有片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電梯鏡頭。
誰曾想,里面一股腦兒竟然擠著三位影帝。
不過,從第一部到第二部,再到第三部,口碑能不翻車,票房依然火爆,離不開其精彩的故事。
有人說,這部片子有老港片的影子。
它節奏節奏緊湊,劇情矛盾重重疊加,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抗。
俗話說,跟什么樣的人,成為什么樣的人。
劉建明和陳永仁,年紀相仿,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前者,入了香港黑幫三合會。
他受老大韓琛指派,進入警校學習,學成畢業加入警隊,成為臥底,為組織更好的服務。
后者,則因想成為警察進入警校。
誰知,他被黃警官看中,任命其為臥底,于是,他被以成績不合格為由,逐出警校。
從此,他成了“古惑仔”,混跡于各個黑幫組織之間。
一晃多年過去,劉建明成為黃警官,陳永仁成為韓琛的得力干將。
黑幫和警察,互相安插臥底,誰先暴露,誰則滿盤皆輸。
因此,他們拼技術,拼智慧,拼心態,拼運氣。
比如影片一開場,雙方就上演了驚心動魄的較量。
韓琛安排下屬,去接應一批毒品。
而警方,早早地知道犯罪團伙當晚有行動,只坐等其夜間出動,抓他個人贓并獲。
這時,兩個臥底便起到關鍵作用。
這邊。
劉建明開完會,得知警方的行動,便開始琢磨怎么把消息傳出去。
他先是佯裝給家人打電話,誰知剛接通,上司便跟了出來。
隨后,他邊工作邊借助衛星定位,將警察跟蹤的消息傳遞給韓琛。
那邊。
陳永仁按照韓琛的指示,為交易做準備。
他在準備的過程中,持續將行動的進程,反饋給黃警官。
黃警官接到消息,好為行動做進一步的調整。
如此一來一回,雙方很快就察覺到異樣。
韓琛察覺到參與這次行動的,有警方的臥底。
黃警官也得知,有人泄露了逮捕韓琛的計劃,隊伍里有黑幫的人。
誰是臥底?
他們用犀利的目光,巡視著這一個個熟悉的面孔……
艾瑪,你不得不服老牌港星的演技,那神情,那動作,把角色給徹底的演活了。
他們能演,還能打。
飆車,槍戰……場面好不刺激!
咱就說,廢話不多說,就是干,以前的港片就是這么的豪橫。
不過,本片之所以能封神,還因它高于純粹的警匪掃黑題材,故事中充滿道德的困境,人性的掙扎。
是的,拋開兩位男主的身份,無論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當下都有身不由己的窒息感。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這是劉建明身份暴露后,對陳永仁說的,也是多年臥底生活,他的自白。
其實,從在警校開始,當他看到陳永仁被逐出學校,他內心就多么希望,自己是他。
他不想做壞事,想當個好人。
但他跟的師父是韓琛,成為什么樣的人,由不得他。
而幾年的警察生活,他越演越真。
他嫻熟地拷問罪犯,不自覺為警方提供韓琛的消息,對同事不好好辦案動怒。
但是,每當他快要忘記自己是壞人的時候,韓琛的幾句敲打,又將他拉回了現實世界。
劉建明內心在拉扯,陳永仁也備受折磨。
為了當臥底,他與女友分手,在黑道摸爬滾打,頂著生命危險過著每一天。
他翹首以盼有一天能恢復警員身份,誰知,“明明說好的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一不留神,都快要十年了。
他不敢說自己是警察,哪怕睡著了說夢話,也不敢吐露真言。
只有在心理診所,才能開玩笑且驕傲的說,“其實我是警察”。
最令他痛苦的是,當唯一掌握他身份的黃警官被殺,他瞬間沒了希望。
誰能解鎖他的警員檔案,誰能幫他承認身份,誰來證明他是個真警察。
奈何,他還沒來得及穿上警服,便被同僚,一槍斃命。
這一幕,讓人看了痛心,又絕望。
無論是陳永仁,還是劉建明,看到開槍時,眼神中都是的。
都說好人有好報。
可結果呢?
都說善惡對立。
可劉建明和陳永仁呢?
只能說,世界本身非黑即白,沒有絕對的正義,也沒有決定的邪惡,人性更是遠比人想象的要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