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英國女王去世。
不過,女王的故事,還在熒屏上講述。
網飛招牌神劇《王冠》順勢再掀一波熱度,收視率飆升800%。
標題:女王去世后,《王冠》收視率飆升800%
對于網飛,《王冠》就是精品制作的門面。
從編導演,到服化道,通通都是天花板級的陣容。
當年的「史上最貴劇集」,小到首飾服裝,大到王冠座駕,甚至有近乎1:1還原的白金漢宮,每一幀都是肉眼可見的精致奢華。
豆瓣評分也持續穩定,四季均分高達9.3。
但,在女王去世后的第五季,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先后遭到了兩位英國前首相公然批評。
托尼·布萊爾直言:
「這就是徹徹底底的胡扯和垃圾。」
約翰·梅杰接受BBC采訪如此評價《王冠》:
「太傷人,它就是高蹺上的廢話。」
左為劇中的約翰·梅杰,右為原型人物
而且,這一季的評分也大翻車。
到底是因為戲外的事故,還是本身質量的倒退?
今天,魚叔就來說說它——
《王冠》第五季
The Crown Season 5
編劇皮特·摩根曾說:
《王冠》是獻給女王的一封情書。
由他編寫的這部劇,主角正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伊麗莎白女王。
網飛計劃拍六季。
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多年,充分展示女王波瀾壯闊的一生。
故事全部取材于真實歷史事件,同時也包含王室內部鮮為人知的秘聞。
讓世人得以一窺,這個皇室家族內部的風云變幻。
整部劇會用三批完全不同的演員來分飾老中青三個階段的王室成員。
前兩季,飾演年輕女王的是克萊爾·芙伊(《登月第一人》)。
刻畫了女王如何從一個女兒、一個妻子,逐步向一個女王的身份轉變。
三四兩季,中年女王的飾演者換成了奧斯卡影后奧利維亞·科爾曼(《寵兒》)。
相較之前,這版女王更加成熟、穩重。
來到第五季,卡司再度大換血。
女王走入了老年時期,換由「烏姆里奇教授」艾美達·斯丹頓扮演。
在形象和氣質上,也更逼近我們熟悉的女王模樣。
這一季,最引人注目的角色是人們熟悉的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其實在上一季就登場了,當時還比較青春稚嫩。
這一季,她也進入了成熟的中年時期。
演員換成了《信條》的女主,「高妹」伊麗莎白·德比茨基。
一顰一笑,舉止投足間都十分還原真實的戴安娜。
一段與真實視頻比對的表演,足以顯示她的高還原度。
本季的時間,來到1990年代。
從約翰·梅杰當選新任英國首相起,先后經歷訪問俄羅斯、香港回歸等重大歷史事件。
與歷史事件并行的,是英國王室內部的大小事。
小到威廉王子入學,大到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離婚。
不僅狗血抓馬,更大大滿足了觀眾對高高在上的英國王室內部的窺探欲。
這也是《王冠》得以成功的妙處。
用最頂級的制作手段,既映襯了歷史潮流,也呈現了華麗宮殿,更拍出了華彩之下的喧鬧與爭端。
讓一眾觀眾感慨,原來在遙不可及的王宮內部,也都是雞飛狗跳的人味兒。
《王冠》的核心主題,永遠是王權。
在1990年代,這份王權迎來了劇變。
前四季中,女王是絕對的中心。
但到了這一季,她逐漸褪去身上的光環,隱入幕后。
取而代之的,則是本季故事重心的轉移——
戴安娜王妃。
上一季中,她在這段王室婚姻中的掙扎初現端倪。
本季中,不可調和的矛盾終于迎來了爆發。
起初,在公眾眼中,戴安娜是「完美」的象征。
姣好的面容,和善的性格,時尚的審美……
與王室過去古板僵化的氣息相比,她更加接地氣,更加有人情味。
戴安娜受到民眾追捧,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相應的,她與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在民眾眼里也是天作之合。
1981年,二人舉辦了一場世紀婚禮。
據統計,當時全世界超過六分之一的人口觀看了這場婚禮直播。
《王冠》第四季
自那之后,戴安娜逐漸成為了王室的象征。
無論走到哪里,都像明星一般閃耀。
一家人出行,她永遠是最受追捧的一位。
但,遠離聚光燈的戴安娜,卻是千瘡百孔。
她與丈夫查爾斯王子爭吵不斷。
夫妻之間,任何細小的沖突都能放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兒子入學簽字時,戴安娜糾正兒子書寫錯誤。
查爾斯則將她拉到鏡頭之外,指責戴安娜的教育方式。
戴安娜認為自己只是盡到一個母親的職責。
而丈夫卻反懟:「你在讓他窒息。」
民眾眼里的完美婚姻,在王宮內早就是一地雞毛。
查爾斯毫不收斂的出軌行為,更是不斷加速二人婚姻的結束。
戴安娜也嘗試過挽回這段婚姻。
但,身處王室中的她孤立無援。
無論女王,還是菲利普親王,幾乎所有人給她的答復都是相似的:
婚姻必須堅持,王權必須至上。
真正壓垮戴安娜的,是她最疼愛的兒子。
她喜歡在電話里跟兒子訴說心事,將他當作生命里僅剩的美好。
但身處王宮的兒子似乎并不領情,時間一久,甚至產生了厭惡心理。
他厭惡電視上全是自己的母親,他厭惡母親離開王室。
兒子已然變成了一副「標準」的王室成員模樣。
甚至冷不丁地向母親拋出一句:
「你讓我覺得很尷尬。」
最終,這樁世紀婚姻以離婚收場。
而離婚的代價,是雙方的撕破臉皮。
戴安娜接受BBC的采訪,揭了王室的老底。
不僅讓民眾知道她在王宮內的不公正待遇,也讓大家看到了王室光鮮下的破敗。
出軌、撕逼、偽裝……以及女王對各種丑聞不管不問。
這個曾經的國民女神,成了王室的復仇天使。
戴安娜恨的不是查爾斯,也不是這樁婚姻。
而是英國王室,是整個王權體制。
在二人離婚后,她和查爾斯久違地有一小段不爭吵的時刻。
查爾斯前來拜訪戴安娜,兩人一起在廚房吃著炒蛋,回憶起初見時的美好。
至少,他們曾經愛過。
只是,身份的懸殊讓兩人內心渴望的完全不同。
查爾斯質問戴安娜當初為什么要嫁給他。
戴安娜回答:
「因為我曾經愛過你」
而查爾斯卻說:
「當初我別無選擇」
戴安娜想要的是婚姻,查爾斯想要的是維護王權。
兩人理念上的全然不同,早就為后來的崩壞埋下了隱患。
在貫穿始終的「維護王權」理念中,戴安娜終究也只是一枚棋子。
她孤獨地對抗著這個腐朽的體制,也成為了命途多舛的犧牲者。
而這件事,也徹底將王室最不堪的一面撕開,擺到了民眾面前。
整個《王冠》系列中,狗血抓馬的王室內部糾紛一直是大賣點。
再輔以各種歷史大事件,繼而形成以女王為核心的王室史詩。
也讓這個系列的口碑一直居高不下。
遺憾的是,第五季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神劇光環」。
豆瓣8.1的分數跟前作相比,就顯得有些拉胯。
就連《綜藝》雜志也大膽開麥:
「第五季是該劇迄今為止最弱的一季。」
當然,這部劇并非不好看。
只是相較于前四季的穩步「封神」,有些不足。
一方面,故事線變得零亂。
可以說,這一季成也戴安娜,敗也戴安娜。
雖然戴安娜王妃事件占去大量篇幅,但終究有限。
太多諸如沙皇、埃及商人發家的支線故事,反倒打亂了故事的節奏,破壞了視點的聚焦。
以致于讓人感受不到「王權是中心」的劇集核心主題。
另一方面,精致感逐漸缺失。
第五季幾乎沒有之前那般展現華麗宮殿、奢靡生活的場景。
取而代之的,反倒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里短。
要么是出軌,要么是離婚,要么是查爾斯開始腹黑想著成為新任國王。
雖然《王冠》滿足了大家對王室內部的獵奇和窺探欲。
但這并不是大家追捧這部劇的全部理由。
更多的是因為劇集能將王室內部糾葛和外界歷史大事相互結合,使其交相呼應。
但在第五季中,近乎缺失了這樣的精心編排。
視野縮小,格局變小,使其更像是「一部精致的肥皂劇」。
口碑的下跌,無疑反映了整個故事的不夠精彩。
單就劇集本身而言,魚叔也難免有些失望。
但如果結合現實,就會意外發現,這幾乎是對現實的完美復刻。
在真實的上世紀90年代,英國王室也確實無趣。
正如豆瓣評論所說,不是劇集無趣,而是這期間的英國王室是真的無聊。
也正因為無聊,才索性對著最受關注的「戴安娜王妃」大做文章。
縱覽伊麗莎白女王70年的在位生涯,經歷了英國王室從位高權重,到面臨危機,再到逐漸衰落。
王室的落寞,即王權的式微。
王室的無聊,即大眾興趣的背離。
如今英國王室的一舉一動,不會再掀起萬人空巷的盛況。
在民眾心中,他們也早已在時間長河和時代發展中剝去光環,走下神壇。
顯然,《王冠》的主創也洞悉到這一點。
劇中的女王,就像是家中的年邁長輩,不懂那些新潮事物。
思想上,堅守著王室家族的金規戒律。
行為上,留戀著歷史傳統的生活方式。
作為女王,她在90年代居然還抱著落后的黑白電視機。
后來孫子給她裝上衛星電視,她卻不會調遙控器。
另一位王室成員見到此景,還忍不住來了句犀利吐槽:
「看到她弄不懂這些跟她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媒介,我真難過」
值得一提的是,白金漢宮在安裝天線時,還特意要求將接收器裝在后面。
將這些現代事物,藏在古舊的白金漢宮背后。
藏到外人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
這無疑是對當下英國王權體制古板守舊的一種暗諷。
長久以往,自然就會引起輿論反噬。
曾經英國人民心中的精神代表,逐漸成了腐朽落后的象征。
不主動擁抱新時代的王室,終究將被時代拋棄。
就像陪伴女王四十多年的皇家游輪「大不列顛號」。
這艘大船因為太過老舊,維修費高昂,最終遭到廢棄。
無論有多不舍,也難以挽回它被淘汰的命運。
就像現如今的王室,同樣站在了懸崖邊。
進入千禧年以來,英國王室在大眾眼中早就沒有了之前那般絢麗。
只剩下各種淪為茶余飯后談資的花邊新聞。
就比如哈利王子娶了梅根。
二人離開王室,反過來將王室秘聞變成自己的金錢密碼。
而最讓人唏噓的,就是女王的去世。
她的逝去,無疑真正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而后,新王查爾斯的登基,也讓不少人唱衰——他也許要將英國王權帶入終結。
王權沒有永恒,不能與時俱進的英國王室亦不是例外。
走向落寂的英國王室,口碑滑落的神劇《王冠》,不禁讓人感嘆:
縱使是最高貴最傳奇的一代女王,也敵不過蹉跎歲月,歷史車輪。
如今,《王冠》還剩最后一季。
魚叔更是希望,網飛能給它一個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