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隨著東京奧運會的舉辦,“跳水新星”全紅嬋的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
有人對她寄予了厚望,甚至有人說中國跳水隊的未來就在全紅嬋的手里掌握著。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全紅嬋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周繼紅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而周繼紅的功績還不止于此,跳水女皇郭晶晶也出自她手,而且周繼紅還親手把郭晶晶送上了裁判席。
周繼紅
周繼紅究竟有什么來頭?她又在中國國家跳水隊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呢?
01
對隊員狠,對自己更狠
1965年,周繼紅出生在湖北一個工薪家庭,由于家里孩子多,再加上她父母平時的工作很忙,對周繼紅的管教并不嚴格,就導致周繼紅從小就比別的孩子精力充沛。
她常常調皮搗蛋,時間久了,老師和同學就開始向周繼紅的父母反映問題了,于是,周繼紅就被送到了體操隊。
父母的本意是讓周繼紅充沛的精力得到釋放,但是卻意外發現了周繼紅的彈跳力驚人,機緣巧合之下,周繼紅又來到了跳水隊。
她的老師肖愛山是個非常嚴格的人,周繼紅的動作有一丁點兒的偏差都會遭到老師的訓斥,而周繼紅又是個好強的人,為了爭這口氣,從此她就和跳水杠上了。
在偌大的跳水場地,周繼紅像是個大白鵝一樣,一次次落水,一次次游出來回到跳板上,反反復復的磨練中,即使她已經練到腰膝酸軟,但是仍然沒有停下來。
而跳水運動員穿的衣服又很緊,周繼紅的大腿都磨出了一條條血痕,可是她好像根本不怕疼,仍在反復琢磨著不熟悉的動作。
有心人天不負,周繼紅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報,1981年,參加了全國跳水比賽的周繼紅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從此她的人生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周繼紅被挖到了國家隊,成為了日后為國出征的一員猛將。在國家跳水隊,周繼紅的學習勁頭更足了,同理,她付出的辛苦也更多了。
但是當她得到了全國女子跳水、世界女子跳水、亞運會女子跳水的名次后,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1983年,十八歲的周繼紅得到了最好的成人禮禮物,那便是她奪得了世界杯跳水比賽的兩塊金牌,有了這兩塊金牌,周繼紅的人生將走向更加燦爛的方向。
人們常抱怨人生不順,但是幸運女神從來只會把幸運留給那些準備充分的人,1984年,周繼紅就等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
周繼紅
這一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如火如荼,但是原定參賽的隊友卻意外受傷不能參加比賽了,周繼紅作為替補只好在匆忙中上了戰場。
通常情況下,替補隊員很少出場,而臨時通知上場對周繼紅來講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比賽結束后,周繼紅也曾透露過當時她是非常緊張的。
一來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二來如果她跳不好可能永遠都無緣奧運賽場。
可是那時候時間緊任務重,她已經沒時間思考了。
即使所有人都以為這一次中國跳水隊與獎牌無緣了,但是周繼紅還是要迎難而上。
在跳臺上,她輕盈的身姿一躍而起,然后旋轉,抱膝,一氣呵成,馬上要貼近水面時,周繼紅雙掌輕觸,把水花壓到了極致。
這一次,周繼紅不僅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驚喜,連同世界也為她歡呼,總分435.51分打破了周繼紅的個人記錄,也讓她成功的站在了世界跳水的巔峰。
她的臨時替補為中國跳水得到了奧運會的最后一塊金牌,而這塊金牌對于中國來說意義非凡,多年來,中國跳水從沒有在奧運會上得到這么好的成績,周繼紅做到了。
周繼紅不僅是奧運冠軍,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鮮花、掌聲成了1984年周繼紅收到的最多的贊美,而這漂亮的一仗也成了日后周繼紅稱霸跳水界的敲門磚。
周繼紅小小年紀就能得到常人望塵莫及的成績離不開她數年來一刻都不松懈的練習,更離不開她對每個動作的嚴格要求。
正因此,周繼紅在隊里一直都被稱為“拼命三娘”,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她對自己狠,卻不知道她對隊員也一樣狠。
02
嚴師出高徒
1986年,活力四射的周繼紅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她的男友田秉毅也一直從事著與體育有關的工作,所以兩人之間的話題多到聊都聊不完,但是做體育的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訓練起來不顧白天黑夜,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如果未來兩個人組建了小家怎么辦?
必須有一個人操持家里的生活,正值情侶間情誼最濃的時刻,周繼紅決定暫時退出跳水職業,去學校學習文化知識。
這樣一來,他們結婚的話家里也有了照應,但是在運動界叱咤風云的周繼紅卻在學業上碰了釘子。
北大的英語系對周繼紅的要求非常嚴格,即使她付出了許多努力也很難有進步,周繼紅很是心灰意冷,驕傲的她更是受不了這樣的落差,于是,周繼紅便離開了北大,肄業回家了。
當時周繼紅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都勸周繼紅好好考慮考慮,畢竟北大不是誰都能進的,但是周繼紅卻死活不同意。
是啊,周繼紅在跳水這件事上受到過太多的嘉獎,猝不及防的否定又怎能是那么快就吸收消化的呢?
慶幸的是,這個時候田秉毅向周繼紅求婚了,也算是對周繼紅學業失敗的一種安慰,而身處迷茫中的周繼紅也把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了經營家庭上面。
曾經眾星捧月的跳水王者,前途無量,而現如今卻只能被人評價為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周繼紅覺得這樣的評價無比刺耳。
并不是她覺得好媽媽、好妻子的頭銜是不光彩的,而是她由衷的想讓人們這樣評價她:周繼紅在事業上是個傳奇,而她的家庭也同樣被她照顧的很好。
當一個想法萌生出來后,如果不想辦法實現就永遠都是一個心結,周繼紅生出了重回跳板的想法,于是她就想方設法的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
時隔五年重返跳臺,中國跳水隊已經發生了極大地變化,幾位領隊已經帶出了好幾位有前途的運動員,周繼紅的壓力很大。
再加上她已經有五年時間脫離這個環境了,即使她榮譽加身過,也必須從領隊助教開始做起,讓一個奧運冠軍去當助教,聽起來是大材小用了,但是周繼紅不覺得有什么不妥。
她很珍惜這次重返戰場的機會,同時她也相信她的助教職務只是暫時的,未來她也會站在領隊的位置上,帶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運動員。
人生短促,如果能有幾個目標支撐著前行,一定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是如果退縮了,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再重拾信念了。
周繼紅重返跳水隊后,中國跳水已經出了伏明霞這樣的大神級人物,這樣,周繼紅的壓力就更大了,她做過奧運冠軍,所以知道奪冠之路有多艱辛。
如果培養一個跳水運動員很容易,但是培養一個世界冠軍很難,培養一個超越伏明霞的冠軍就更難。
于是,周繼紅把目光放在了手底下的隊員身上,郭晶晶是個很努力的好孩子,但是總是差了一點兒勁兒,周繼紅決定再推她一把。
郭晶晶和周繼紅
她給郭晶晶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訓練計劃,幾乎已經精確到了每時每刻,她像是一個牧羊人一樣,揮鞭激勵著郭晶晶。
在她高強度的訓練中,郭晶晶也終于迸發出了強大的力量,2004年,帶著周繼紅的殷殷期望,郭晶晶走上了雅典奧運會的賽場。
在此之前,郭晶晶也參加過國內外大大小小不少的比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奧運會的的獎牌則更是證明自己的標志。
比賽開始后,不管是臺上的郭晶晶還是臺下的周繼紅,她們都捏了一把汗,郭晶晶不想辜負周繼紅的期望,而周繼紅也急需郭晶晶跳出好成績,來證明她的教導是成功的。
就在一起一落間,幾乎零水花的表現振奮了場上的所有觀眾和裁判,甚至很多人都直言中國隊的郭晶晶可以準備領金牌了。
當郭晶晶下場后,周繼紅更是激動的把她抱在懷里,這么多年她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這個賽場上,她們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郭晶晶火了,周繼紅同樣也火了,她成了中國跳水隊的希望,只要有她在,中國跳水就永遠會在世界賽場上有一席之地。
周繼紅也確實做到了,田亮、郭晶晶不僅成了中國跳水隊的傳奇,更成了世界跳水運動員的夢魘。
周繼紅用一種近乎“變態”的管理方式指導隊員,雖然很多人說她霸道,但事實證明,周繼紅的霸道是有資本的。
嚴師出高徒,如果不是周繼紅的鐵手腕,中國跳水隊又將向何處發展呢?
03
中國人也要坐在裁判席上
“跳,給我往下跳!”
這是做領隊二十多年來周繼紅說過的最多的話,而在東京奧運會正在舉辦時,一條短視頻中,周繼紅更是把這句話掛在了嘴邊。
視頻中主人公是跳水小將全紅嬋,只見她穿著中國紅的訓練衣在跳板上踟躕,但是正站在泳池對面的周繼紅卻嚴厲的呵斥全紅嬋,讓她往下跳。
一跳過后,周繼紅的臉都黑了,而全紅嬋則膽怯的站在一邊,不知道該怎么辦。
原來,全紅嬋有一個動作做的不夠好,即使她反復練習但是仍然沒有起色,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讓這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女孩不敢再嘗試。
可是這種場面周繼紅見多了。
人的膽怯并不是源于外界,而是源于自己的內心,全紅嬋不敢跳不過是因為她在心里覺得自己跳不好,于是周繼紅又耐心的給全紅嬋講了一邊要領,然后讓全紅嬋去練習。
甚至還放了狠話告訴全紅嬋練不好就永遠都不要練了,在嚴師的鞭策下,全紅嬋一點一點的琢磨,一點一點的嘗試,終于掌握了技巧。
她笑了,周繼紅雖然臉還是冷的,但是心里也笑了。
2021年,全紅嬋就像多年前的郭晶晶一樣,拿到了奧運獎牌,而在全紅嬋受到關注的同時,裁判席上的郭晶晶也同樣引人注目。
那時候,她已經退役多年,很多人都以為她徹底退出了大眾的視野回家相夫教子了,而她的出現讓很多中國人的心里有了底。
郭晶晶確實很久沒有露過面了,但是她的心無時無刻不被跳水牽動著,所以當周繼紅找到郭晶晶讓郭晶晶參加國際裁判考試的時候,郭晶晶也沒有遲疑。
雖然她不能再跳水了,但是她會用另一種方式出現在現場,她這樣做也并不完全是為了自己心中對跳水的熱愛,也是為了圓周繼紅的夢。
對于郭晶晶來說,周繼紅不僅是老師,更是她人生路上的燈塔,沒有周繼紅,郭晶晶也不會有今天。
郭晶晶也知道周繼紅多年來除了把心思放在培養運動員上,也在關心著中國跳水隊的未來。
在過去,中國跳水隊經歷過一些不公平對待,那時候裁判席上一個個西方面孔沒有一個站在中國的角度發聲。
中國需要一個站在裁判席上為中國跳水運動員據理力爭的裁判員,而郭晶晶就是最合適的那個人選。
回想起她還在跳水隊當隊員的時候,周繼紅一直鼓勵郭晶晶學習英語,現在,郭晶晶也到了該回報周繼紅的時候。
把郭晶晶、全紅嬋培養成奧運冠軍,又把郭晶晶送到了裁判席,周繼紅不僅為國家跳水隊的現在立了功,也為國家隊的未來鋪了路。
她盡心竭力的為國家著想,為運動員著想,周繼紅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她用幾十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真理:不管腳下的路有多難,只要肯往前走,就一定能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