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學習對孩子有用嗎?這是不少家長心中的疑惑,目前有的家長將少兒編程當成一項普通的興趣班,有的家長將其當成助力升學的可能途徑,當然也已經有家長真正看到了孩子學習編程之后所發生的變化。
“首先是他現在會有一系列很清晰的學習目標與方向,不像以前,開心就學一下,不開心就不學。”一位家長表示,“其次,自從學習編程之后,孩子就對手機電腦游戲沒有了興趣,因為他覺得自己編寫一個游戲程序比單純玩別人做出來的游戲更有意思。最重要的是,學習成績也有了穩定的提升。”
這位有著明確學習目標、開始編寫游戲程序的小學員叫黃銀昊,今年14歲,目前在童程童美東莞南城中心學習Python人工智能編程,取得過2020發現杯國際青少年編程挑戰營全國賽中學組一等獎等榮譽。
觸發“心流”,在學與玩并進中收獲編程學習的樂趣
“我很喜歡編程,學習的動力來自一次次修改調試后最終實現效果的成就感。” 黃銀昊道出了學習編程的收獲,“在這過程中,我既可以感受到學習編程的樂趣,又可以學習編程的知識,這是一種學與玩并進的過程。”
事實上,黃銀昊提及到的編程學習的過程狀態,涉及到了一個叫做“心流”的心理學概念。
2004年,心理學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了這一概念,是當人們沉浸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或某個目標中時,全神貫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這其中有一個關鍵點,目標驅動。
這意味著,“心流”不僅僅是一種全神貫注,更是一種在目標驅動下的投入與付出,是人們在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同時,獲得的一種額外的、積極的精神體驗。
奇克森特米哈伊在2004年的TED演講中表示,“心流”讓人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源于內心的渴望和對該目標的認同。正如在談到自己的獲獎時,黃銀昊表示這些獎項的獲得都是編程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未來,他還將更具體地學習Python和C++,在更多的比賽中獲得獎項。
除此之外,奇克森特米哈伊還認為,“心流”讓人內心更清晰,更了解自己的目標,也了解當下與達到目標之間所需的努力,并且盡管清楚過程可能存在挑戰,但仍然是自己所能勝任的。
具體到黃銀昊身上,據授課老師介紹,他會在課前主動預習下節課的內容,有很強的目標性。在發現杯比賽訓練期間,遇到難度較高的練習題,黃銀昊也沒有第一時間尋求外界幫助,而是將其當成自己能夠克服的挑戰,通過不斷的練習,自行尋求解決思路。
“這種主動尋找解決思路的自主性學習方式,大大提升了他的編程能力。”授課老師表示,“他很清楚自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當他付出努力真的實現了既定效果,帶來的成就感要遠遠超出通過老師幫助解決問題。”
“1+X”素質教育,編程學習驅動相關學科成績提升
在黃銀昊的父親看來,編程的學習帶給自己的孩子最直觀的改變,當屬學科成績的提升。“比如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學校排名數一數二的。”黃銀昊的父親表示,“凡是編程學習涉及到的科目成績都比較好。”
“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我們提出并實踐了‘1+X’素質教育新模式。”童程童美東莞南城中心負責人表示,“其中‘1’代表數字思維、編程思維,而‘X’則是指任何其他的興趣與學科。”
“編程將作為‘1’驅動學科學習和底層能力成長,幫助孩子掌握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高階能力。”童程童美線上運營官唐曉瀾表示,“這將是未來在數字時代需要人人具備的思維和素養,是孩子面向未來的剛需教育。”
據介紹,童程童美是目前國內知名的少兒編程教育品牌,在國內擁有230多個線下校區,遍布50多座城市,超過12萬3-18歲學員在讀,課程內容覆蓋圖形界面編程、人工智能編程、智能機器人編程、軟硬件編程、算法編程等。
自成立至2020年底,童程童美共有超過30000名學員參加過各類科技賽事,其中282支隊伍晉級國際賽,2472人獲得國家級獎項,537人獲得國際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