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狄更斯已經在文壇上名聲大噪,但優秀的作品并沒有給他帶來可觀的收入,生活的重壓使得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負債擔憂。債務危機催生了“現代意義的圣誕節”。狄更斯在距離圣誕節不足三個月的情況下,一個半月就完成了小說《圣誕頌歌》的創作。
小說構建了一個自私、摳門的商人形象,斯克魯奇有錢,但極度苛待員工,不給足炭火,怕侄子占他便宜不去參加圣誕晚會,拒絕給窮人施舍一分錢。
他晚上回家,他看見了合作伙伴馬利的鬼魂,馬利的鬼魂告誡斯克魯奇要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否則必將來世遭劫。
平安夜當晚,斯克魯奇的房間里來了三個使者,分別代表“過去、現在、未來”,逐個讓他看到童年生活中被老板關愛,后悔自己對待雇員的態度,也為自己如今的狀況感到懊悔;現在屬下家里的圣誕聚會上,雖然物質極度匱乏,但每個人依然洋溢著幸福微笑;未來的他年老病弱,無人問津,甚至在圣誕節都孤苦伶仃,看到如此場景,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同情、仁慈、愛心及喜悅的一面被喚醒。而后,斯克魯奇變得開朗大方、樂善好施。圣誕節的早晨,面對遲到的員工,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吹胡子瞪眼,而是親切地祝他圣誕快樂,并要給予他經濟補償,以滿足員工一家的基本開銷。
還去拜訪了侄子,并送去了慰問和祝福。《圣誕頌歌》的出版是圣誕節從一個宗教性質的節日,向世俗化轉變的開端。此后,世俗界的人們開始以世俗的方式慶祝圣誕。
早期的世俗圣誕節所傳達的快樂的圣誕精神,以樂善好施、仁慈、同情、有愛心,這些精神都與主人公斯克里奇的經歷和轉變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而隨著圣誕節世俗化的到來,圣誕節日的相關元素也隨之改變,例如互換禮物和圣誕大餐等習俗也出自狄更斯之手。
在《圣誕頌歌》發表之前,人們的圣誕餐桌上以鵝肉為主,《圣誕頌歌》中斯克魯奇感嘆自己的職員家的圣誕餐桌上沒有火雞這一情節,致使人們的圣誕餐桌上從此鐘愛火雞,而拋棄了燒鵝。而世界上第一張圣誕賀卡,也是因為《圣誕頌歌》。
人際傳播——宗教作為主導以口口相傳為主要傳播方式進行圣誕節文化意義的傳播階段,“1世紀天主教將12月25日規定為耶穌誕生的日子,視為天主為人類帶來的最大福音,因此取名為圣誕節。”
原始宗教傳播圣誕節文化意義的方式,主要是針對宗教徒的傳播,呈現出傳播場地特定,地域范圍有限,影響人群固定的特點。
大眾傳播——消費文化的進入傳統紙媒是最早對現代圣誕節的重要元素——圣誕老人的形象進行探索的,“漫畫家托馬斯·納斯特(ThomasNast)從1863年到1886年為《哈珀周刊》(Harper’sWeekly)所畫的圣誕老人體型肥胖,穿著皮衣,有一部白胡須。
而后,納斯特筆下的圣誕老人形象就成了現代圣誕老人的標準形象”傳統紙質媒介對圣誕文化的探討,主要體現在圖像化的生動感上,而缺乏靈活連續的流動性。
廣播媒介對于圣誕節文化的呈現,主要體現在音樂方面。“《TheFirstNoel》是一首傳統的圣誕歌,最有可能從18世紀開始傳唱,也可能更早。”與傳統紙媒相比較,廣播媒介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更具氛圍感,缺點在于缺少形象性的表達。
電影媒介相較于前三種媒介來說,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世界上第一部表現圣誕元素、講述圣誕故事電影,是1898年9月在英國放映《圣誕老人》(SantaClaus)歡快的節日音樂,加上圣誕老人形象的直觀性,以及圣誕老人為孩子們送禮物情節的故事性,使得圣誕題材電影對于圣誕節文化的展現是相對全面的。
1905年12月16日美國上映了一部名為《圣誕夜》(TheNightBeforeChristmas),動畫/短片/家庭/奇幻)的電影作品中,相對完整的展現了圣誕老人的人物形象、節日功能以及送禮物的行為方式,該片中的圣誕老人形象體系已相當完善。
狄更斯的小說《圣誕頌歌》出版這一事件,標志著現代圣誕節的產生,世俗界才真正地開始慶祝圣誕,由此開啟了現代圣誕節的發展模式。狄更斯也因此被人們成為是“發明圣誕的人”。
1910年12月23日上映的《圣誕頌歌》(AChristmasCarol,情/短片/奇幻),便是作為大眾傳媒之一的電影以《圣誕頌歌》這部文學作品為原型進行的影視化改編。
首先,狄更斯作品具有進步的社會價值。
《圣誕頌歌》的創作時間為19世紀三四十年代,彼時工業化進程飛速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不管城市環境,還是社會秩序又或是人文風氣,都在一定程度上滯后于工業化的發展步伐;因此,社會亂象頻出、人心渙散、貧富差距加大、公共衛生環境差等問題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身處如此時代的狄更斯,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底層人民的生存現狀,也親身感受著沮喪和絕望——創作一部能激勵同樣身處逆境的人的作品刻不容緩。
也正是因為有切身的體驗,才使得他的作品從語言風格到內容呈現上都切實符合普羅大眾的親身經歷,稱得上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和真實世界的寫照。
其次,這部文學作品的精神文化價值:《圣誕頌歌》中所提倡的樂善好施、贊賞關愛他人的優良品質,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