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評價《再見愛人2》里的艾威,說他是“活給全世界看的男人”,深以為然。資助了二十多個孩子上學,平時去做義工,你覺得他是個熱心腸的好人。也許對外面的世界來說,他的確是好人。但是回到家庭內部,他是個裁決者,審判者,可以看著自己衰老虛弱的妻子每天為分離的痛苦以淚洗面而無動于衷。
注意看Lisa描述自己痛苦時艾威的表情,一副“喲你錯了還有理”的模樣
他的行為我并非不能理解,相反,其實很好理解,無非就是對方重病曾給自己帶來過巨大的陰影,身心俱疲,不想再經歷一次,干脆尊重其命運,同時遠離,把自己從對方的生活里摘出來。
確實,這怎么不算是人之常情呢?雞湯文里常常說的“及時止損,保護自己”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可惜生活不是雞湯,生活更像是接親游戲上人們給新郎團調制的那杯飲料——油鹽醬醋,統統往里倒,不喝也得喝。尤其是一對相伴幾十年的夫妻,已經互相深入對方的骨血里了,談“及時止損,保全自己”,只會讓人心下一涼。哪怕你能理解,都不能否認他的選擇是對所謂“夫妻恩情”的全盤顛覆。
拋開艾威無藥可救的大男子主義不談,就看他們那些曾經的恩愛日常,散步啊,吵架啊,照顧狗狗以及陪伴它走向死亡,依舊是甜蜜而親密的。但女方的一場重病,可以讓艾威決絕地放棄這一切。于是之前所有的甜蜜都變成了諷刺,深深的、令人絕望的嘲諷。
我看他們陪伴狗狗臨終時的視頻,很難過,但并不是為當下那個分別的場景難過,是為Lisa難過。
艾威在最新采訪里說,兩人的狗死后,他們最后的聯結也斷了,他還是會向Lisa提供經濟幫助。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么多年為家庭的付出,她在艾威這里得到的,甚至不如一條狗。
再換個角度想一下,艾威所理解的“愛”,并不是現代意義上平等的愛,他的“愛”帶有強烈的封建色彩,即我掌握你的命運,給予你恩賜,充斥著上位者的權威和優越感。對他們的狗狗艾西米也好,對那些受他幫助的貧困學生也罷,他的關愛和幫助都源自不容置疑的上位者的姿態。
當然,你不能否認這種關愛和幫助有一定利他的成分,但是,從他對Lisa目前的態度來看,顯然是一種有條件的愛——你的存在必須使我滿足、舒適。資助學生能滿足他的道德優越感,狗狗給了他陪伴,更重要的是,向這些對象賜予愛的時候,他本身不需要付出過多的身心操勞,或者說,這種操勞在他的可承受范圍之內,他從他們身上得到的,是大于他的付出的(說句更難聽點的,狗能安樂死,人不能,人可以不用經歷為拯救一只患了絕癥的狗而身心俱疲的過程,但卻必然面對是否要全身心照顧絕癥親人的道德難題)。
然而到了Lisa身上,這個等量式發生了傾斜,至少在他看來,他得到的小于他付出的,他付出了全副身家和幾年的身心俱疲、悉心照料,卻得不到Lisa的聽話,得不到安心。于是他不干了,不僅不干了,別人讓他考慮妻子感受的時候,他還要覺得別人是在道德綁架他。
好一個“道德綁架”,的確,當你沒有道德的時候,別人就綁架不了你了。
作為旁觀者,我們會為Lisa感到悲哀,顯然對這個家,她是犧牲更大的那個人。然而前幾十年的百依百順和默默付出,換不來自己變老變弱后,那個所謂“愛人”,那個她一直以來的付出對象的包容、心疼和陪伴。
諸位不妨想想,如果八年前是艾威病重,Lisa全力搶救他,八年后他依舊酗酒,你們覺得Lisa會離開他、放棄他嗎?話不能說的太絕對,也不能指望人人都是道德標兵,但大家心中的答案也八九不離十了吧。
有很多人,我們都可以理解,但并不代表我們會贊同。我理解艾威,但又為他所呈現出的人性深處的自私感到齒冷。節目組有沒有勇氣說出這個真話呢?我看難。從第三集刻意放很多溫馨片段來看,他們是不敢深扒艾威的內心的,只能用表面的溫情掩蓋人性的黑洞。所以,第二季口碑估計是好不了了,觀眾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