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電影火了。
但不是因為拍的太好,而是成績太慘——
首映日票房成績僅有75元。
對,你沒看錯,是75元,不是75萬,更不是750萬。
這點錢連吃一頓火鍋雞都要領代金券。
更離譜的是,在全國僅有的兩位觀眾中,有一位還跑到評論區大倒苦水:
“票房75元,我一個人貢獻了70塊!另一位是用了什么優惠券!?氣死”
電影可以很爛,但我更氣的是——票價買貴了。
這是什么人間倒霉蛋。
緊接著,更抓馬的事件發生了:
那位全國唯二的觀眾也上山會晤,在評論區與他隔空對話:
“我是不小心點錯了又退票,扣了五塊錢手續費。”
一位看了爛片,來不及心疼時間,只想問問那位觀眾五塊錢票錢是怎么來的。
另一位抓緊跳出來解釋:
俺是手滑,白白扔了五塊。
請問,這是拍攝《阿呆與阿瓜》嗎?
這部電影叫《林深時見麓》。
麓,讀lù,和“鹿”同音,意思是生長在山腳的林木。
片方為何不干脆直接點叫“林深時見鹿”?
不知道,可能改個字讀起來比較酷。
電影講的是建筑系學生“章佳賢”為參加抗震設計大賽,專門跑到山區測驗成果。
在測驗過程中摔倒被一位守山老人搭救,相處間爺孫產生了深刻的感情,后來爺爺摔倒受傷,章佳賢就留下來照顧爺爺,并與之對抗盜伐賊的故事。
電影呢,我承認沒有看過。
當然不是我不想看,而是沒處看。
畢竟該片的全國排片在2-6場,而截止到9月份,全國電影院有14235家。
我是有多幸運才能成為這0.02%?
但僅通過4分17秒的預告中,我就領略了爆棚的信息量。
演技?
簡單一個驚嚇,剎那間,就流露出演員多年的幼師經歷。
(你糊弄小孩呢啊?)
再看下面這場戲。
女主遇險,在萬念俱灰之際,聲嘶力竭喊著“走開!你不要過來”,手邊胡亂又抓了一把樹葉扔出去。
扔出的樹葉雖然沒有任何作用,但這表達了女主崩潰的心理現狀和現代文明在荒野社會的無力。
絕了,絕了。
這些演技教科書也就罷了,導演還頗具解構性挑選了一位演員。
誰能想到,一位少數民族,一位山野荒村的守村老人,一位世世代代沒走出大山的原始堅守者——
丫竟然操著一口標準的北京話?!
這味兒,真地道!
雖然截止到發稿,該片仍未結算出總分。
但在后續僅存幾條的觀眾評價中,我終于努力拼湊出一個整體性的評價——
還不如大學生拍的作業好看。
說白了,這就是一部沒人看的爛片而已。
但當我以為該事件告一段落時,更離譜的事件發生了——
“首映日75元票房”事件爆發后,某財經賬號連夜勘察、引經據典、多方求證,秉承著專業原則對該數據進行了反復驗算,終于得出結論——
75塊票房是假的!真實情況是56元!
好消息:辟謠了!
壞消息:票房又被砍掉25%。
而在真實情況公布后,那位在首頁評價的網友也站出來解釋,自己是看到了該電影的票房信息,覺得好玩就跑到評論區玩梗。
其實,自己壓根沒看過該片。
不過話又說回來。
既然該片從海報到主演都屬于“一眼爛”的級別,觀眾看一眼就知道是爛片,根本無法拿到票房,更別提盈利。
這樣一部電影,它為何被拍出來呢?
網友們陷入了沉思,而我亦是百思不得其解。
事實上,本片并不是票房慘案的孤例。
受疫情影響,整個11月份上映的國產電影基本都沒有大制作,連叫的上名字都少之又少。
以《林深時見麓》上映時的4號為例,當日一共上映6部電影。
除了青春題材的《我的遺憾和你有關》票房可觀之外,剩余五部已經上映了9天,累計票房加起來都沒到10萬。
發現了沒?
本片導演名叫鄒豐,而在4號這一天同時上映的電影《春水繁星》也是由他指導的作品。
這部電影上映首日總票房94元,觀影人次為3人,和《林深時見麓》不分伯仲。
一天上映兩部電影,合計票房150塊錢。
這操作,你見過沒?
再打開此人的作品欄,從2018年到現在為止,他一共指導4部電影。
其中,《林深時見麓》和《春水繁星》以及《愛是永恒》均為票房幾萬的院線電影,剩余一部為網絡電影。
而參與該片制作的“上海華娛星庫”,也曾制作過《無腳鳥》、《尋找聲音的耳朵》這類票房幾萬、幾十萬的院線電影。
很顯然,這是一個產業鏈,但產業的盡頭是何方?又是誰在買單呢?
隨著事件愈演愈烈,網絡上各種猜疑五花八門,眼見輿論不受控了,正主終于下場了。
本片出品人馬紅雷回應:
“其實已經收回成本,甚至略有盈余!”
兩部電影均由馬紅雷出品拍攝,投資只有兩三百萬,為了節省成本,連海報都能省則省,因為院線吸引力對產品的提升沒有作用。
之所以選擇院線上映,當然不是挑戰觀眾的消化能力,更不是自不量力。
是為了“貼牌”。
一部電影只有上映過,才能被稱為“公映版”,有過公映的歷史才能賣更好的價錢。
事情到這里就明朗許多了。
他們在乎的并不是票房,而是“上映”這個動作,只有公映過的作品才能被附贈更好的標簽,售賣出更好的價錢。
根據出品人的回應來看,該片雖然剛剛上映9天,但投資早就回本,甚至小有盈余。
票房對他們而言更像是贈品,少則無事,多則就當白撿。
他們更在乎的是甲方能出多少錢。
而在上映時,這兩部電影就已經把網絡版權賣給了某平臺,預計年底上線,出品人早就落袋為安,窗外的風言風語更無關緊要。
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么每個月都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電影悄然上映,又悄然下映。
光是這個月就有不下10部電影。
它們的屬性甚至高度一致:
低成本、爛海報、主旋律。
尤其是那一部《喜悅的夏天》。
據說是某二代的追夢制作,出品人的親孫女。
海報劣質到堪比手機現場摳圖,上映前因為網友吐槽太多,臨時撤檔了。
原來,一切都是為了生意。
從這條產業鏈來看,院線幾乎成了“貼牌工廠”,獨立電影拍攝完成后便走一下過場,在經過貼牌后再賣給批發商。
就像一件劣質服裝。
什么?你問這條產業鏈的最終點是哪?
到底是誰在為這一切買單?
接下來,你能從哪看到這部電影,終點就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