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之后,電影院萎靡了很久,一直沒有什么正經電影上映。
在每年必須要上十部主旋律電影,協(xié)審制度正式施行將近四年的環(huán)境下,能看到其他類型的國產電影相對比較難。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金雞獎前后,有十多部電影官宣,以下這十部最令人期待,也最有可能與大家見面。
一是陳思誠兼職,朱一龍、倪妮主演的《消失的她》。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金雞獎上,朱一龍獲得了金雞獎影帝,倪妮也入圍最佳女主角,他們兩位在《消失的她》里的對手戲應該會精彩非凡。
況且《消失的她》是國產類型片里少有的懸疑犯罪題材,故事聚焦于一起關于“她”的失蹤案件,何非(朱一龍 飾)的妻子在結婚周年旅行中突然消失。
在他苦尋無果之時,妻子突然現(xiàn)身,可何非卻堅稱眼前的女人并非自己妻子,隨著金牌律師陳麥(倪妮 飾)介入到案件中,更多的謎團也逐漸浮現(xiàn)。
這種片子對于氛圍營造、電影技法的考驗非常大。
陳思誠之前有《唐探1》和《誤殺》打底,這次的答卷很令人期待,也讓人擔憂。
期待的原因在于希望他能夠復制《唐探1》和《誤殺1》的水平,這樣《消失的她》就能夠維持一定的水準。
擔憂是因為害怕他又拍成《唐探2》那樣的粘貼復制,《唐探3》那樣的鬧劇,《誤殺2》那樣的不知所云,畢竟他的《外太空的莫扎特》過于辣眼睛了。
二是李達超執(zhí)導,劉偉強監(jiān)制,黃景瑜、王一博主演的《維和防暴隊》。
國慶檔王一博的《長空之王》臨時撤檔,令許多人惋惜,現(xiàn)在《無名》定檔未知,《維和防暴隊》有望上映。
對于王一博第一部在大銀幕上映的主演電影,《維和防暴隊》的熱度自然不缺,但更希望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主旋律。
除此之外,也想在《維和防暴隊》中看看導演李達超的功底還剩多少。
當年的他可是《水月洞天》和《靈鏡傳奇》的導演,而《水月洞天》系列又是內地原創(chuàng)玄幻劇的開端與高峰。
從2017年的《建軍大業(yè)》開始,李達超一直與劉偉強合作主旋律,《烈火英雄》《中國機長》《中國醫(yī)生》。
這次的《維和防暴隊》估計跟前面幾部的質量差不多,期待倒不是很多,只是想知道屆時上映后,票房能否像這些電影一樣高。
三是張藝謀導演,沈騰、岳云鵬、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滿江紅》。
《滿江紅》是張藝謀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古裝懸疑反轉喜劇,與《三槍拍案驚奇》不同。 這次張藝謀對電影有絕對的掌控力,又加入了沈騰、岳云鵬、雷佳音、易烊千璽這類演員,這個陣容就足以讓人期盼早點看到了。
四是郭帆監(jiān)制的《宇宙探索編輯部》。 《宇宙探索編輯部》去年在第五屆平遙電影展獲得最佳影片,評分高達8.7分。 這部電影的特效團隊與《流浪地球》是同一批,類型屬于《瘋狂的外星人》那種市井荒誕題材,對于國產科幻片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五是郭帆執(zhí)導,吳京、沙溢、劉德華主演的《流浪地球2》。
此前,《流浪地球2》舉行了一場發(fā)布會,看了發(fā)布會后確定了一件事,《流浪地球》只有中國導演才能拍出小說中的味道。
因為《流浪地球2》中有這樣一句話,MOSS與人類的希望同在,永不叛逃,換句話說,這是中國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關于家的傳統(tǒng),我們永遠不會丟下家園不管。
在好萊塢科幻片里,主題也是家,不過他們是放棄地球,尋找另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
如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控制飛船的人工智能哈爾,為了完成任務可以殺掉同事,而《流浪地球》中的MOSS則與它相反。
再比如諾蘭的《星際穿越》,庫珀他們之所以在外太空航行就是為了找到另一個“地球”,若干年后他們摒棄了地球,在另一個星球建造了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
而《流浪地球》則是地球有危機,但我們要帶著它共同度過困難時期,再次迎來美好家園,所以《流浪地球》才是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科幻片,期待《流浪地球2》。
而且《阿凡達2》遲遲沒有定檔對《流浪地球2》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阿凡達2》全球上映時間是12月16日,《流浪地球2》則是明年的大年初一,即1月22日,前后就間隔一個月。
如果大家看了《阿凡達2》的特效,再看《流浪地球2》的特效,兩者勢必有個高低。
這樣一來,《流浪地球2》作為國產科幻片的起步肯定是不如十二年磨一劍的《阿凡達2》的,有心之人必會以此來抹黑,導致《流浪地球2》的口碑和票房受損。
當然,如果《阿凡達2》真的可以順利在內地上映,也是普天同慶的事,因為有了比較,看過好的,國產科幻片才能進步,我們反對的是惡意黑,而不是良性的競爭。
六是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主演的《想見你》。
原班人馬打造的影版的《想見你》還會延續(xù)電視劇版的腦洞大開嗎?
劇版《想見你》可是糅合了愛情、穿越、懸疑和推理,燒腦至極,劇中每一處蛛絲馬跡都是后來真相大白時的細節(jié)。
就連劇名“想見你”就涵蓋了四重意思:是陳韻如想見李子維,還是黃雨萱想見王詮勝,亦或是李子維想見陳韻如,還是王詮勝想見黃雨萱。
不管如何都能看出劇版《想見你》不只是單純的偶像劇,希望電影版可以跟劇版一樣優(yōu)秀,讓我們在電影院暫時將眼睛閉起來,唱起伍佰的《Last dance》。
七是王寶強第二部導演作品《八角籠中》。
《八角籠中》改編自當年轟動全國的“格斗孤兒”事件,這個事件當時是網友、媒體、當事人等各方勢力的角力。
事件的不斷反轉,讓某些人的顏面掃地,也讓有些人再次成為吃不飽穿不暖的孤兒,拍好了絕對是一出經典大戲。
希望王寶強第二次當導演能夠帶來些不一樣的東西,也希望《八角籠中》可以不刪減,如期上映,國產電影不能只是上課,也需要故事片。
八是曹保平監(jiān)制,胡歌主演的《不虛此行》。
《不虛此行》中胡歌飾演的聞善是一個以寫悼詞為生,并通過此見識到不同人生,從而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的角色。
電影的主題是現(xiàn)實主義和存在主義,用普通人的視角去探討人的意義,生活的真諦。
這種電影沒什么戲劇沖突,可這不代表《不虛此行》不能成為一部好電影,看這類慢電影需要靜下心來,感受片中的情緒,才能發(fā)現(xiàn)它的好。
《不虛此行》應該會拿獎,胡歌真是走了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路,以他的人氣本可以演一些商業(yè)大片,但他卻在文藝片里磨練,這種演員太少了。
九是翁子光導演,梁朝偉、郭富城、許冠文主演的《風再起時》。
《風再起時》可謂是吊了多年的胃口,2018年就傳殺青,2019年有可能上映。
但現(xiàn)在已經2022年了,都代表香港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了,可定檔的消息依舊沒有傳來。
不過,既然《風再起時》既是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開幕影片,又是代表香港電影,估計離上映的日子不遠了。
十是成龍、劉浩存主演的《龍馬精神》。
其實,對于成龍的這部電影并沒有多少期待,因為十有八九是6分左右徘徊的電影。
唯一的看點就是吳京和成龍第一次在大銀幕同框合作,又是看一部少一部的成龍式動作喜劇,所以才想走進電影院。
如果這十部電影都能順利上映,那么國產電影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如今的電影大盤,單日破千萬都有些困難,上映的電影也盡是一言難盡,這十部電影也許就是救市的信號,希望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