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金雞獎頒獎典禮落幕。
內(nèi)地電影人集體出動,場面十分熱鬧。
陳道明、張涵予幫成龍修椅子,劉德華圍觀
然而,盛會之外的電影市場,堪稱慘淡。
影院幾乎陷入「無片可放」的窘境。
為數(shù)不多的新片,都自帶槽點。
例如海報就透著粗糙感的《林深時見麓》。
因為首日票房只有75元,被當成笑話,全網(wǎng)玩梗。
一度登上熱搜。
隨后片方辟謠:「實際是56元」。
更慘了。
而比國產(chǎn)片更慘的是引進片。
已經(jīng)快三個月沒有新的引進片上映了。
因此,就連《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等口碑一般的外國片定檔,都好比久旱逢甘霖。
如此景象,讓人不得不感嘆今非昔比。
其實,引進片曾經(jīng)是內(nèi)地院線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留下了難忘的集體回憶。
今天,魚叔就和大家一期回顧,那些年轟動一時的引進片——
NO.1《流浪者》
導演:拉茲·卡普爾
主演:拉茲·卡普爾 / 納爾吉絲 / 普利特維拉·卡浦爾
制片國家/地區(qū): 印度
豆瓣評分:8.4
對中國觀眾來說,這才是第一部爆款印度片。
比《摔跤吧!爸爸》早了半個多世紀。
1955年,正是中印關系最好的時期,官方牽頭舉辦了印度電影周。
要知道,那時候的觀眾對于外國片的認知基本是由前蘇聯(lián)電影塑造的。
而《流浪者》讓人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風格。
歡快的敘事,華麗的場景,印度特色歌舞,娛樂性十足。
不僅如此,片中對于出身論、階級差異的諷刺也引起共鳴。
大法官堅信「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就一定是賊」。
但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卻成了一個賊。
賊是如何形成的?
影片將根源指向了社會環(huán)境。
底層百姓沒有條件接受教育,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流落貧民窟的法官兒子,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更諷刺的是,平日里無人在乎他們的處境。
只有犯罪之后,他們才得到了重視,站在眾人面前。
70年代末,影片重映。
片中對舊有思想的批判,也呼應了現(xiàn)實中的社會思潮變革。
插曲《拉茲之歌》火遍全國,也一定程度上撫慰了人們歷經(jīng)動蕩后的心理創(chuàng)傷。
精彩的故事加上富有當下性的議題,令印度電影深得國人的心。
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NO.2《寧死不屈》
導演:格齊姆·愛萊巴拉 / 皮羅·米爾卡尼
主演:Eglantina Kume / 納伊姆·弗拉什里 / 里卡德·利亞亞
制片國家/地區(qū): 阿爾巴尼亞
豆瓣評分:7.0
這是動蕩時期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
在當時非常轟動。
一方面是因為尺度。
現(xiàn)在來看,這部電影并不是限制級,但對于當時受到禁錮的民眾來說,確實是石破天驚。
「由于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藥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xù)每天爆滿……」
而女主角端莊大氣的臉龐和她身上獨有的堅韌氣質(zhì),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喚起了民眾「對美的意識」。
另一方面,展示了人民渴望的理想化的現(xiàn)代生活。
尤其是被打入「封資修」的吉他的出現(xiàn),讓許多人都很激動。
據(jù)說,正是這部電影的出現(xiàn)才引發(fā)了國內(nèi)的吉他熱。
因此,雖然它的電影情節(jié)不知所云,段落的銜接也并不自然,以至于被吐槽出了順口溜「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但依然成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解壓良藥。
NO.3《橋》
導演: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
主演: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 斯洛博丹·佩羅維奇
制片國家/地區(qū): 南斯拉夫
豆瓣評分:8.8
一首歌能成就一部電影的爆紅。
《橋》便是如此。
插曲《啊,朋友再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為點睛之筆,描述出了游擊隊員犧牲時的悲壯。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南斯拉夫的消失,劇組同事因政治立場不同反目,都為這首主題曲增添了不同的意味,令人唏噓。
NO.4《賣花姑娘》
導演:樸學/ 金正日
主演:洪英姬
制片國家/地區(qū): 朝鮮
豆瓣評分:7.1
它由當時朝鮮的國家領導人金日成擔任編劇,他的兒子、超級影迷金正日導演。
風靡70年代的中國。
深夜十一點時,依然是滿座。
許多人還不遠萬里跑去看這部電影。
為了一睹為快,莫言就曾連夜跑了50里地。
這部電影究竟有什么魅力?
說白了,就是催淚二字。
主人公花妮一家被地主欺壓。
媽媽被奴役致死。
妹妹因為偷吃了一顆紅棗就被地主燙瞎了眼。
哥哥則因為反抗地主的壓迫,遭到報復,被關進了監(jiān)獄。
花妮也差點被地主賣了出去。
中國人能夠完全共情的悲劇,造就了「場內(nèi)場外,哭成一片」的奇觀。
導致許多影院不得不專門出一個公告——
「看《賣花姑娘》,請自帶手絹。」
據(jù)莫言所說,當時還有哭昏了,然后引起心臟病發(fā)作,被送去醫(yī)院搶救的。
催淚彈這招,到現(xiàn)在都依然受用。
NO.5《佐羅》
導演:杜奇奧·泰薩利
主演:阿蘭·德龍 / 奧塔維亞·皮科洛
制片國家/地區(qū):法國 / 意大利
豆瓣評分:8.1
說它影響了一代人的擇偶觀,絕不夸張。
阿蘭·德龍飾演的佐羅,是彼時觀眾們從未見過的另類英雄形象。
沒有絲毫偉光正的味道,反而透著瀟灑不羈的神秘氣質(zhì)。
那雙面具之下的藍眼睛,俘獲了7000萬觀眾。
火到被寫進了《編輯部的故事》的臺詞。
不可不提的是童自榮富有磁性的配音,為佐羅增添了不少魅力。
甚至有女觀眾表示,擇偶標準就是要擁有佐羅般的迷人聲線。
80年代,阿蘭·德龍拜訪中國,還與童自榮見面交流。
活動門票被炒到50元一張,要知道那時城鎮(zhèn)人均月工資不到100元。
初代頂流男神,實至名歸。
NO.6《追捕》
導演:佐藤純彌
主演:高倉健 / 原田芳雄 / 西村晃
制片國家/地區(qū):日本
豆瓣評分:8.3
如果說佐羅是熱情的火,那么高倉健飾演的檢察官就是深沉的海。
他含蓄內(nèi)斂,強大理性。
被冤枉后選擇一邊調(diào)查真相,一邊逃避警察追捕。
被迫獨自駕駛飛機,命懸一線時,也十分冷靜,坦然面對。
「如果不是這樣,活著就沒意義了。」
即便最后有了一個大團圓的結(jié)局,他依然面無表情,把擺酷進行到最后一刻。
戲外,高倉健引起了一場全民參與的大討論。
起因是同時期的國產(chǎn)片中,盛行奶油小生。
例如《小花》中的唐國強。
與《追捕》中的冷面硬漢形成鮮明對比。
80年代有女作者在雜志上發(fā)表散文《到哪兒去找高倉健》,講述自己找對象的心路歷程。
感慨找不到像高倉健這樣的真正男子漢。
繼而,全國人民都開始討論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男性形象。
猛烈的「拉踩」,一度導致奶油小生型男演員沒戲演。
唐國強不甘心,給謝晉導演寫信自薦出演《高山下的花環(huán)》。
直言若謝導認為他不合適,那么他就要從場記做起,回爐重造。
幸好,這背水一戰(zhàn)沒有白費力氣。
《高山下的花環(huán)》成了神作,唐國強老師也早已是公認的頂級演員。
《高山下的花環(huán)》中的唐國強、倪大紅、呂曉禾
巧的是,類似的話題,前幾年隨著選秀節(jié)目井噴而被重新提起。
但可惜,再也沒有出現(xiàn)當年那樣,對影視創(chuàng)作有益的「男神內(nèi)卷」。
NO.7《霹靂舞》
導演:Joel Silberg
主演:露辛達·迪姬 / Adolfo Quinones / 邁克爾錢伯斯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豆瓣評分:7.7
和上面幾部電影相比,這一部的出圈方式就非常獨特了。
它的劇情其實乏善可陳。
完全是靠舞蹈片段刷新了中國觀眾對舞蹈的認知。
直接令霹靂舞成為了80年代的時髦風潮。
據(jù)說,在觀看時,有許多觀眾都站了起來,開始在狹小的影廳中跳舞。
而在大街小巷上,也突然出現(xiàn)了一大批穿著惹眼的模仿者。
幾十年過去,提到霹靂舞,還是會讓人「DNA動了」。
導演賈樟柯就曾組建過霹靂舞舞團。
內(nèi)娛霹靂舞王孫紅雷還參加過大賽,拿過冠軍。
可以說是更具有觀賞性的初代社會搖了。
NO.8《亡命天涯》
導演:安德魯·戴維斯
主演:哈里森·福特 / 湯米·李·瓊斯 / 雪拉·渥德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豆瓣評分:8.1
這部電影劇情中規(guī)中矩,可以說是好萊塢版《追捕》。
但它的歷史意義非凡,是內(nèi)地第一部進口分賬大片。
戲外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刺激程度絲毫不亞于電影本身。
先是影片的引進遭到抵制。
分賬意味著票房當中要抽出一部分,給美國的片方。
不少影院、電影公司認為這是新時代的「洋買辦」,是在給美國人打工。于是集體抗議。
在官方的支持下,《亡命天涯》才得以穿過重重阻礙抵達內(nèi)地。
而就在首映前夜,還發(fā)生了驚險一幕。
影片突然被勒令停止發(fā)行。
負責人韓茂瑞不得不和有關部門會談到半夜,沒料對方領導又提出要「看一看電影拷貝」。
韓茂瑞怕再出什么岔子,便靈機一動,把所有的拷貝轉(zhuǎn)移到了自己的車上。
然后開著車在北京街頭「亡命天涯」。
「像地下工作者保護著秘密材料一般,心里直打鼓。」
到了早上,挨個給影院經(jīng)理打電話,在薊門橋下交接拷貝。
這才把拷貝保住,順利上映。
來源:《傳承》 作者楊林
果不其然,《亡命天涯》一上映就引起了很大轟動。
不僅刺激了市場,還讓內(nèi)地電影人感到了很大的「威脅」。
有壓力,就有動力。
正如姜文所說:
「以前我們是與假想敵打,永遠不可能贏;而現(xiàn)在是與真實打,就有可能贏。」
當時的主流媒體總結(jié)得好:從《亡命天涯》開始,中國電影一語成讖,亡命天涯。
NO.9《真實的謊言》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阿諾·施瓦辛格 / 杰米·李·柯蒂斯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豆瓣評分:8.2
《亡命天涯》雖然打了頭陣,但受到盜版光碟影響,最終票房未能大爆。
第二部好萊塢分賬大片《真實的謊言》吸取其經(jīng)驗。
最終在中國取得了1.02億人民幣的票房,是當年票房第一的國產(chǎn)片《紅櫻桃》的三倍。
放到現(xiàn)在來看,其中的動作場面依然一流。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那段「艷舞」莫屬。
施瓦辛格讓妻子假扮成妓女,執(zhí)行色誘任務。
而他自己就假扮成任務對象,接受色誘。
不愧是特工的情趣。
杰米·李·柯蒂斯的美麗胴體,令多少少男在影院大受震撼。
就如片中的施瓦辛格,一邊暗自羞恥,一邊又兩眼冒光。
NO.10《泰坦尼克號》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凱特·溫絲萊特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 墨西哥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豆瓣評分:9.4
說到一刀未剪的大尺度引進片,怎么少得了《泰坦尼克號》。
露絲緩緩褪下衣服,露出裸體的鏡頭讓人驚艷不已。
而浪漫的愛情故事是永恒的流量密碼。
它以3.6億票房創(chuàng)下了觀影奇跡,占據(jù)內(nèi)地票房冠軍長達11年。
14年后,推出的3D版也獲得了不菲的成績。
當時的段子就能說明這個現(xiàn)象。
「誰是中國市場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答案不是馮小剛,不是張藝謀,而是從美國好萊塢走來的國際友人,卡梅隆。」
NO.11《阿凡達》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薩姆·沃辛頓 / 佐伊·索爾達娜 / 西格妮·韋弗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豆瓣評分:8.8
有多少部電影,能夠被稱為「現(xiàn)象級」?
《阿凡達》絕對是最當之無愧的那個。
頂尖特效,3D視覺效果,宏大的潘多拉星球,給中國觀眾帶來的震撼自是不必說。
因此,一經(jīng)問世,一票難求。
媒體甚至打出了「購票看《阿凡達》難過買春運火車票」的標題。
它還引發(fā)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
只要跟「阿凡達」沾邊的東西全都火了。
還有不少觀眾在看完電影后無法接受現(xiàn)實世界的巨大落差。
一批人因此患上抑郁癥,試圖自殺。
除此之外,它還拉動了旅游。
當時,因為一些省份沒有IMAX影院,所以許多影迷專程跑到東莞和香港觀看。
一家影院因為放映《阿凡達》過于頻繁,導致設備故障,膠片燒壞。
影院經(jīng)理當場急哭,甚至兩度下跪表歉意。
這樣的火爆程度,十分罕見。
當然,也引起了內(nèi)地影視圈的震動。
陸川就直白寫道,如果《阿凡達》一直放映下去,注定會打破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紀錄。
甚至還掀起了一波「中國電影完敗」「中國電影人檢討」的輿論風波。
也許,與其說引進片需要中國市場,不如說我們更需要引進片。
正如前不久,賈樟柯導演感慨自己越來越像朝陽區(qū)的一個居民,出不了國,與國外的創(chuàng)作者脫節(jié)。
「我們始終要保持一種方法跟世界溝通,保持一種方法跟世界接觸。」
舊日回憶很美好,但我們不能光靠回憶度日。
再精彩的電影也會在一遍遍咂摸中失色。
只有開放,才能讓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
而魚叔也希望,「救市之作」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