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飯局、送禮和開會,背后的學問,可太深了。
1、
什么是“中國式飯局”?
很多人簡單理解為:主動陪笑,主動喝酒,主動買單。
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
這些人讀了兩本厚黑學,自以為理解了其中的門道,就拉下臉來請人吃飯辦事。
最后是錢花出去了,事兒沒辦成,還把對方得罪了,自己還嘀咕:我哪里做錯了?
中國飯局和西方飯局,完全不同。
西方人一般都是談完正事后再一起吃個飯,這個飯局相對輕松,大家卸下防備,聊聊家庭和愛好,其樂融融。
中國人一般都是把正事兒放在飯局上談,飯局不再是飯局,成了“第二辦公室”;談正事不只是談正事,得講究個起承轉合,有虎頭,有豹肚,有鳳尾。
普通人參與一場正式的飯局,無異于參加一次大考,整個過程處處有坑,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電視劇《青瓷》里就生動地展示了,一個菜鳥是如何在高端飯局中踩坑的。
劇中王志文飾演的張仲平,是一位拍賣公司老總,包工頭龔大鵬想求他幫自己拿回工程欠款,于是通過中間人叢林,約了一個飯局,結果在飯局上,丑態百出。
包工頭剛見到張仲平,立刻擺出了討好的姿態。
可下一秒,他就踩了第一個坑。
他說:“您就是張總,久仰久仰,今天終于見到活人了。”
包工頭的心理活動是比較明顯的。
他想阿諛奉承一下,原本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張仲平名聲在外”,想了半天,想了這么一句“終于見到活人”。
或許他還以為這么說能展露一點個人的“小幽默”。
其實這種場合,我們往往會說“見到真人”。
見到“活人”立刻會讓人想到“死人”,聽起來總會不太舒服。
所以我們看反應,張仲平的笑容立刻凝固了,凝固了大約有5秒。
反倒是旁邊的叢林毫不遮掩,一臉嫌棄:“看這話說的。”
飯局上要謹言慎行,沒有伶牙俐齒就不要故作幽默,否則會適得其反。
好在這個玩笑無傷大雅,飯局正式開始了。
包工頭很快又踩了第二個坑。
你求人辦事兒,不能一上來就把事兒說了,那樣子功利性太強,讓對方很有壓力。
可酒還沒過三巡,包工頭就急頭白臉地和張仲平說了事情經過,然后擺出了一張委屈臉:“張總,您可一定得幫助我呀!”
這直接“點名”了,“一定得”這樣的字眼,也有些強迫人,場面一下子又尬住了。
張仲平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他愣了兩秒,然后接過話茬說道:
“好說好說,生意生意就是不斷生出主意,叢林今天把我們介紹認識了,往后咱們盡力配合,我相信會有不錯的結果。”
明眼人都看出這是在打圓場,既安撫了對方,但是自己也沒把話說滿。
其實這時候如果都是聰明人,那應該彼此心里都有數了,我盡力幫你,但是你也別一直逼著我,一切順其自然。
可是包工頭沒悟出來,直接踩了第三個坑。
他起身繞過中間人,徑直走向了張仲平。
然后低三下四地說:“您這樣的朋友我交定了!”
在飯局中一大忌諱,就是冷落中間人,直接和大人物套近乎。
中間人是什么?是一座橋梁,你這樣做,無異于過河拆橋。
中間人面色瞬間變了,自己端起了酒杯喝酒,張仲平被架在那里也很尷尬。
別急,說話之間,包工頭立刻又踩了第四個坑。
他招呼小弟把單買了,表情動作之浮夸,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他請的客。
大家回想一下,我們請人吃飯時,是不是都是低調買單,自己一個人偷偷出去,還要借著去洗手間的名義,怕的就是客人搶著買單。
而且這么高調吆喝,搞得別人像是來要飯的。
張仲平當然不吃這一套,他直接笑著擺擺手:“單子我已經處理完了。”
“買個單子這么小的事情,我來之前都弄完了。”
背后的潛臺詞是,不想欠你的人情,這頓飯我請了。
看旁邊叢林的表情,牙齒咬著下嘴唇,臉上寫滿了“請客都不會請”的譏嘲。
事到如此,包工頭應該順水推舟表達一下感謝,等下次再請,結果他又踩了第五個坑。
他心急火燎地埋怨道:“張總,您怎么能這樣呢?您是看不起我這個兄弟是吧?”
張仲平見對方生氣了,還得趕緊上去安慰。
這時候他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解釋稱自己在這家店有卡,他買單能便宜點,給了包工頭臺階下。
第二件事,他說話時,用笑臉點了點叢林,看似是一個簡單的互動,其實是想請對方介入進來解圍。
叢林本身也看不下去了,迅速插話:
“張總既然已經把單買了,你就下次吧,下次咱們一起去龔老板那里吃農家菜。”
張仲平也跟著附和:“有機會,有機會。”
包工頭這才肯罷休,還對張仲平豎起了大拇指:“連買單都這么有水平,不愧是做大事的人。”
到這里事情應該告一段落了。
可這個包工頭不識相,怕張仲平不給他辦事,總想著找補,結果踩了第六個坑。
他話頭一轉,邀請兩人去大酒店洗桑拿。
你和對方還不熟,就提出洗桑拿,這種敏感的項目,明顯是越矩了。
叢法官又看不下去了,直接說:“要去你自己去吧,我是從來不到那種地方去的。”
潛臺詞就是大家都不熟,不要提這種過分的要求。
結果包工頭不識相,越說越有勁兒:“洗桑拿怎么了?大家脫光身子,人人平等,還不怕有竊聽器。”
這已經是蹬鼻子上臉了。
張仲平在旁邊冷笑了一聲,但他知道這一回合需要自己上前解圍:
“沒想到你還有這種愛好,洗桑拿沒什么不好,但在咱么這個地方,洗桑拿容易洗著洗著越洗越臟。”
看似是玩笑話,卻句句擊中要害。
這時候中間人看不下去了,直接給臉色了:“別那么多廢話了,好吧。”
包工頭又踩了第七個坑,他直接問中間人是不是生氣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對方已經把不高興寫在臉上了,你還追著問,太幼稚了。
中間人忙說沒有生氣,但隨即就借口有事要提前走了。
你把中間人氣走了,好歹應該補救一下吧,比如使個眼色,讓同桌的司機送一送人家。
結果龔老板只會伸手瞎吆喝,踩了第八個坑,“我打車送你。”
張仲平自然也不愿意和這種二愣子尬聊了,借這個機會說:“叢法官還是我來送。”
臨走時,他還意味深長地說:“歡迎到我的辦公室經常坐坐。”
這背后的潛臺詞就是,以后咱們公事公辦,不會再有私人情誼了。
你看,小小一個飯局,這個包工頭踩了八個坑。
最后單沒買成,得罪了中間人,和大人物也沒建立好關系,碰了一鼻子灰。
咱普通人如果能把這本“錯題集”反復溫習,一定能在飯局上把握好分寸感。
2、
什么是“中國式送禮”?
很多人簡單地理解為,禮多人不怪。
他們帶著一大堆禮品去送,結果敲開房門,還沒進去說話就被轟走了,最后是跑斷了腿,有錢都送不出去。
我們要知道,中國是禮儀之邦,逢年過節給人送禮是傳統美德。
但腐敗或利益輸送問題,又是懸在掌權人員心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越是位高權重的人,對收禮越是謹小慎微。
所以送禮,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貴重越好,講究的是“合適”二字。
你送得真心,對方收得舒心,既增進了雙方關系,又不會授人以柄,這才是好的送禮。
還是電視劇《青瓷》里,我們看看王志文飾演的張仲平,是如何巧妙地把禮物送出去的。
劇中侯昌平是個剛正不阿的法官,對行賄之人嗤之以鼻,張仲平在得知老侯喜歡喝酒后,就抱著一箱酒上門了。
一箱酒市場價也就千八百塊錢,完全夠不上行賄受賄,張仲平選禮品,就做到了“合適”二字。
劇中張仲平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可是他送禮時,是自己抱著一箱酒上樓的。
這出“苦肉計”就是演給老侯看的,表明了自己的誠意。
進家門后,老侯驚訝地問:“張總,你怎么找到這兒來了?”
很多送禮者都是多方打聽才得知對方家庭住址的,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人估計要支支吾吾編一套瞎話了。
張仲平氣還沒喘勻,就輕松答道:“還是毛主席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一套太極拳,把事情遮過去了。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侯法官也就一笑了之。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老侯看你來送禮肯定是有求于他。
可張仲平隨后淡淡地說:“我坐一會兒就走。”
簡單一句話就打消了對方的顧慮。
趁著侯法官去泡茶,張仲平迅速環視屋子,目光落在了墻上張貼的書法上。
當侯法官端茶走過來,他立刻點評了起來:“這字兒寫得不錯,有顏真卿的風骨,端莊秀麗,氣勢磅礴。”
生夸有點硬,他還講了顏真卿的君子為人、歷史官位,講了顏體的特點。
試問,哪個人能拒絕得了一個“書法行家”這樣的贊美?
雙方坐定后,張仲平也不急著說正事,而是陪老侯聊起了他的兒子。
老侯顯然很喜歡“炫耀”兒子,話里話外都是藏不住的自豪。
張仲平借機說道:“孩子前途無量,咱們給孩子找個大家。”
老侯當然喜上眉梢,問他是否認識書法大家,這正中張仲平下懷。
他說自己這兩年搞藝術品拍賣,和那些名師大家都是朋友,給孩子找老師這件事,包在他身上。
幾句話就把老侯打動了。
按理說,張仲平肯定是有求于老侯,扯了半天閑白,應該進入真題了。
可他偏不,屁股還沒坐熱,就要告辭走人了。
老侯現在是有事托人家幫忙,趕緊挽留,請張仲平品茶。
張仲平順勢回答:“行。”
本來進屋時還是完全被動,現在張仲平已經掌握了主動。
聊得差不多了,張仲平起身準備走。
原本聊得這么投機,進屋時帶的酒,就很默契地收下了。
但侯法官還是不愿意“裝糊涂”,問酒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人被這么一問,立刻就懵了。
可張仲平早有準備,他笑著說,這酒是一個代理商朋友送我的,但我滴酒不沾,就送給懂酒的人。
老侯要給錢,張仲平又說,人家送我酒,我拿您的錢,我不成代理商了?這酒啊是酒廠發的內部特供品,沒價。
老侯感嘆,你小子真會說話。
這句話明褒暗貶。
注意看張仲平,他面帶微笑,做攤手狀,這就是示弱的一種表現。
隨后他安慰老侯,別把事情搞復雜了。
老侯也不是吃素的,他回嗆道:“復雜不復雜,得看事情怎么發展,你沒事兒求我吧?”
這是直接將了張仲平一軍,潛臺詞就是千萬別拿事情找我幫忙。
一般人在這里就糾結了,登門送禮肯定是未來有事相求,可對方這么問,自己說是吧,就暴露真實目的了,說不是吧那不就是糊弄鬼么。
我們看張仲平如何四兩撥千斤的。
他連忙否認:“沒有沒有沒有,真沒有。”
請注意,他隨后又補充說:“即便以后有,答不答應呢,也得看您侯哥自己。”
這一句才是他的真話。
老侯被晃了一下神,張仲平立刻補充道:
“您和我相處時間還不長,相處時間久了,您就知道我,我這人不愛為難朋友,從來不強人所難。”
一套組合拳下來,老侯應該服軟了。
可還沒結束。
老侯說:“你的為人,我還是有所耳聞的,你是輕易不開口,一開口就難以拒絕。”
張仲平沒有再進行更多解釋,而是選擇了抖機靈,他笑著說:
“這都誰說的,江湖險惡,您可不能因為這箱酒,對我產生不良印象。”
然后直接邊打招呼,邊轉身下樓。
至此,這場送禮大戲才落下帷幕。
我們看到,張仲平提前做了功課。
有選擇合適的禮品(千元左右的酒),有“苦肉計”(抱著酒上樓),有夸獎對方孩子(不是泛泛之談,而是言之有物),有給對方提供對方需要的幫助(給孩子介紹名師)。
在做好了這些鋪墊工作后,臨走時還說了句“不會為難朋友”。
如果你是老侯,即使明知對方有備而來,還是會被打動。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夠我們好好學一輩子了。
3、
什么是“中國式開會”?
很多人諷刺道:“開會的人,基本不干事,干事的人,基本不開會。”
有人編了順口溜:“開會再開會,不開怎么會,本來有點會,開了變不會。”
從中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對無休止的開會,是深惡痛絕的。
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和誤解,“中國式的開會”有著很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年輕的時候,我們的工作更多的是要務實,即擼起袖子加油干。
可是步入中年后,我們干活兒,比不過年輕人,如何在職場生存呢?
答案就是務虛。
評書里說得好,人數上百,形形色色。
一個公司幾十號、上百號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
很多時候這些訴求是相互矛盾的。
這時候人性的復雜面,就凸顯出來了,務虛的重要性,也就出來了。
務虛拆分來看,就是“馭人之術”和“揣測上意”,而完成務虛最好的方式,就是開會。
電視劇《理想之城》里有一場開會戲,就很好地展現了這種“務虛”的重要性。
故事的劇情是,孫儷飾演的女主蘇筱犯了個小錯,公司決定處罰她,但重罰還是輕罰,大家分成了兩派,于和偉飾演的趙顯坤決定開會定奪。
這場會議中,于和偉飾演的趙顯坤全程只說了一句話,卻出色完成了“務虛”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任務。
會議開始后,人事主管首先挑起了話題:“蘇筱怎么處理?雖然她有過錯,也不是主要原因,如果降職處理,會不會太嚴重了?”
在這里趙顯坤顯示出了領導范兒,他沒有立即表態,而是把目光轉向了汪副總。
其實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汪副總是他的傳話人,汪副總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這個戰術性停頓,堪稱經典。
汪副總立刻接話:“好像確實過于嚴重了。”
這句話看似綿軟無力,其實已經給大家釋放信號了,那就是老總已經把事件定性了,后面的討論就是走個流程。
可會議上總有人看不清形勢,比如這個負責集團地產業務的林小民,就當了刺兒頭。
他義憤填膺地說:“蘇筱做事不成熟,管著主營業務的副總經濟師,這么重要的崗位交給一個不成熟的人,那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
這段話看似維護了公司利益,其實已經違背了老總和副總的意思,畢竟你是和人打交道,不是和公司這個概念,打交道。
這時候,公司總經濟師發話了,他特別擅長察言觀色,如果說老總是用眼神授意,副總是用疑問句拋出觀點,他就是進行深入闡述了。
他說:“我們不能因為一件事把一個人定死,蘇筱是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我們應該給她時間,讓她慢慢成長,但是考慮到她位置的重要性,我建議把她工作調動一下。”
你看,一番發言把正反兩面都說了,既為女主求了情,又給了她一定的懲罰,簡直是滴水不漏。
挑刺兒的林小民立刻認識到他自己犯了職場大忌,當即開口說:“贊同!”
這時候趙顯坤才悠悠地說了一句:“行,那就這么辦。”
這場會議,趙顯坤幾乎一言不發,如何抉擇,看似是大家討論后的結果,其實從一開始他已經掌控所有局面了。
他的馭人之術在于,在手握權威的同時,還給了手下討論的空間;
而員工的揣測上意在于,雖然彼此看法不一,也有人糊涂,有人看得透徹,但在短暫討論后,迅速完成意見統一,一場卓有成效的會議,就這么開完了。
這就是“中國式開會”,當你覺得這些會議,毫無意義時,恰恰證明了,你還在務實的道路上摸爬滾打。
而有一天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后,會突然發現,這些無聊的會議之中蘊藏著刀光劍影和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學校里,老師教會我們科學文化知識,而走向社會,才體會到人生處處是學問,無論是吃飯、送禮還是開會,背后都蘊藏著為人處世的道理。
細扒它是一本厚厚的“厚黑學”,也是中華文化能延續千年的“潤滑劑”,值得好好研究。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