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本身是可以單獨看的故事,只是很多細節牽扯到其他的電影,輕的可能是一句玩笑話,沒看終局之戰就不會笑,重的可能是角色做出某些事情的緣由跟心情,沒看汪達幻視就沒很深的同理,但重要的部分,電影其實都會說(比如緣由跟心情),差別在于是里面用一句臺詞告訴你某人很痛,還是看過整部影集讓你真的跟著體會過有多痛。
此外,因為伊莉莎白歐森演得很好,即使沒有真的跟著經歷過,也還是能感受到她的心情。所以我是比較建議,如果沒有看過《汪達幻視》且也沒有辦法或不想去看的觀眾,至少快速上網搜尋一下故事大綱,知道發生什么事情,可以更快進入劇情,若看完《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真的好喜歡汪達的部分,想再多了解,再補也是可以的。
回到電影的本身。導演山姆雷米是老影迷很熟悉的恐怖經典導演,片中有玩到他的老作品,不熟雷米的觀眾可能也會錯失一些小趣味。我個人還蠻喜歡他帶給《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的風格。有些特效或許看起來沒有相當精致,可是雷米把畫面呈現出來的方式卻大加分(比如穿越多重宇宙的過程),他真的很懂得用鏡頭制造很炫的效果。
當然,他沒把《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變成恐怖片,不過因為片中本來就牽扯到惡靈等等元素,所以總會有些嚇人的橋段,他也是掌握氣氛的專家。光是有這些導演的技能在背后,就讓《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多了不少看頭。
但《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并非只有技術面,演員,除了上面提到的汪達很有感染力之外,班尼迪克康柏拜區更不用說,他的奇異博士就是有種獨家的討喜,有時會有點賤賤的,要帥的時候又能帥起來,深情和藏在背后的心痛當然也難不倒他,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問題,卻又有觀眾緣,一方面也要歸功于劇本,故事的設計有讓觀眾從兩位主要角色的視角去看不同宇宙(也可以說是自己有可能、卻沒有發生的人生)。實際上攤開來看,說真的并沒有把各種不同生活的好與壞都呈現出來,都是精華重點的運用,可是我不會有太淺的感覺,還是可以認同角色經歷了這些之后能夠體會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是什么、該珍惜或在乎的是什么。
我想是因為《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有太多東西要講,不是專門在講多重人生選擇這部分,所以無法有太詳盡的深入探討,可是至少它把重點都抓到了,且適當地穿插在其他的主線劇情當中,讓觀眾一邊看多重宇宙的追殺戰,一方面還能同時體會角色的心境改變,這是蠻好的。
最后。漫威迷可能會提到片中很多小地方,包括一些出場時間很少的角色,代表的意義或是背后的故事。但我覺得這些都是次要資訊,一般電影觀眾若沒有講究到都要懂所有細節,那其實影響都不大的。就有點像是假設你看了一部電影,有個角色講了一個歷史典故的比喻,你不知道那個典故,但大致上知道他要比喻什么也可以,沒有一定要完整了解典故也沒關系,當然若你想知道個透徹也是可以去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