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疫情之下,世界萬千,所有人都是無辜的,但是我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如今進入了第三個年頭,距離春節越行越近,不禁想問,外出的打工人過年在哪過?
疫情之下太難,“一刀切”更難
有多少打工人經歷過“就地過年”?在疫情的世界里相信外出的打工人都受到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防疫政策的阻撓,難以返鄉,不能回村,乃至有的人連家都回不了。艱難困苦的時期有人連飯都吃不上,更不要說工作、收入。
有的人挺過來了,有的人沒有撐住,收入減少、破產負債、妻離子散乃至家破人亡。但我們只能說的是一切終將過去,即便遺憾終將是遺憾,但生活總會好起來。
隨著病毒的危害性減弱,專家說是自限性病毒,可以被人體免疫消殺。病毒減輕以后對人體的危害也在逐步縮小,因而現行的防疫政策已經不適應當前病毒的發展,再加上各地對于疫情防控的不明確,乃至層層加碼,導致民生、經濟受到極大挑戰。
因為疫情“一刀切”等原因發生的惡性事件不斷增多,因此綜合原因之下,更為精細化的疫情防疫政策開始落地,這對于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春節返鄉形成利好。
防疫新規公布
11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制定了二十條防控措施。
主要包括縮減密接者隔離時間、次密接不再追蹤、高風險外溢不再集中隔離、高風險區以單元樓為單位且5天沒有感染者解封等等。
其中關于跨省流動人員,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監測預警和多點觸發機制,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發現感染者依法及時報告。
并且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要求各地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隨意采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對不在高風險區的外地人員,評估風險后允許其離開,目的地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
今年春節或取消“就地過年”
新政策的實行表明著國家精準防控、動態清零的力度再次加大,這對于我們數億外出的打工人來說是極大的利好。尤其是我們這些跨省的農民工群體,這幾年的時間里不僅擔心隨時的停工停產,還要擔心節日能不能回家過節。
每到節假日,“就地過節”、“就地過年”就開始泛濫,宣揚著“他鄉也是故鄉”、“云過年”、“我守護別人的家鄉,別人在我的家鄉守護我的親人”等等。
然而我們大多數的打工人是沒有這樣的覺悟的,沒有一個人愿意遠離故土,到陌生的環境中去建設別人的家鄉。都是因為沒辦法,自己的家鄉沒有就業的機會和環境,為了家人、為了孩子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數億農民不得已不拋棄耕地、拜別父母、告別妻兒,給家庭掙一個未來。
而每年的春節就是唯一回家的念想,然而這種念想被疫情生生阻斷,連續幾年不能在萬家燈火,所有人歡聚的時候返鄉,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透過別人家的窗戶望著別人一家舉杯同慶相聚一堂,這種落寞感有太多的人經歷過。
后悔嗎?不后悔!因為這是每一個打工者的擔當,因為我們有家庭,有父母、有妻兒,所以再多的苦難都能夠咽下。而今防控政策調整,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今年春節回家的希望,“就地過年”或將成為過去式。
同樣,我們相信,今年的春節隨著大批人馬的到來,村上將一改往年的冷清。只是不知道今年的煙花爆竹還讓不讓放?
最后問一句:過年,你回不回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