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的盡頭是考古。
但考古,有時候也讓人不免唏噓。
前段時間肉叔看到一條微博。
這些人是誰?
大概除了今年合約到底的羅云熙,很多年輕胖友對大部分名字都很陌生。
但當肉叔將這些名字一搜。
嚯,那該死的記憶突然間就回來了。
順帶引發的。
是感嘆,與不忿。
都說人生起落尋常事。
但萬一行差踏錯,一個本該冉冉升起的新星,有可能就變成一個陌生的,你尚未看清便已黯淡的名字。
而這些名字,又與一家公司緊密相關。
與這內娛的起落,緊密相關。
01
沒錯,這家神奇的公司叫拉風娛樂。
名字叫拉風。
但這十幾年,拉起來的,也僅僅是一陣風。
無論是它,還是它旗下的藝人,最終,都無比落寞。
為什么?
因為這家公司,是肉叔看過的,唯一一家用房地產思維來拍戲的娛樂公司。
他們的大老板叫陳美麟,原本就是房地產起家,后轉型娛樂行業,于2006年成立拉風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拉風娛樂”)。
大抵是房地產的基因釋然,拉風娛樂看人的眼光很準很毒。
他們就像選地一樣。
選出了娛樂圈一批有潛力的演員。
然后剩下的,就是坐等升值。
而從沒有為演員的長遠發展而考慮過。
不夸張地說。
拉風娛樂旗下,遍地是寶藏,全都被埋葬。
尤其是女演員。
比如,穆婷婷。
如果拉風娛樂沒落入現在這般田地,那么穆婷婷絕對會是拉風一姐。
你可能對這個名字無印象。
但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甚至還是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比如《七種武器之孔雀翎》中的冷面殺手劉星,武力智力都在線,聰慧過人又心狠手辣。
至純至狠,這種角色放現在都依然是珍稀人設。
她在劇中的回眸名場面,如今再看依然很驚艷。
《活佛濟公》里的冷冰心,被認為藍兔真人版最適配的演員人選。
還有被不少網友稱為“臺版廣末涼子”的江祖平。
《風云》里悲情的幽若。
《千金百分百》里的偏執壞女人陳莎莎。
還有陳秀麗,《倚天屠龍記》里清麗婉約的小昭。
劉庭羽,《古劍奇譚》里溫和慈愛的太古大神女媧,《后宮》里令人憐愛的含香。
林湘萍,《寶蓮燈》里那個活潑可愛的丁香。
每個名字或許你都不熟悉。
但每個形象一出來,你都會忽然被勾進曾經的那段影視江湖。
感嘆著曾幾何時。
我們的銀幕形象,也是如此豐富多彩。
就像最近內娛很流行的一個詞,“代餐”。
拉風的毒辣之處,是它看中的人,放到現在的內娛,基本都很難找到“代餐”。
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氣質,角色駕馭度又都極高。
更重要的是。
拉風娛樂會“撿漏”。
這也足以暴露出陳美麟轉型娛樂行業后的商人思維。
這批優質演員,幾乎都已經在影視劇中沉淀了一些年頭。
拉攏成熟演員,自然遠比培養新演員要“劃算”得多。
簽約拉風娛樂之前,穆婷婷已經在通過《楚留香傳奇》的柳無眉嶄露頭角。
江祖平就更不用說了,她早期在臺灣發展就拍過不少像《第八號當鋪》這類的口碑作品。
還有像陳秀麗,因為結婚生子隱退,一復出就簽約拉風娛樂。
這種商人思維,讓拉風娛樂擅長撿現成的——夠平靚正,而且成本并不高。
但對于演員而言,注定是一種消耗。
商人思維,利益才是大頭。
對于本應內容為先的影視公司來說,這種價值導向就是一個定時炸彈。
他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拍好戲。
02
拉風娛樂為什么能火?
聊這個話題前。
我們不妨讓時間回到2000年,中國電視發展史的一個風水嶺。
這一年,國產劇生產量首度破萬。(數據來源@騰訊娛樂)
在此之前,不少精品民營影視劇公司相繼成立,如海潤、小馬奔騰、慈文、金英馬、鑫寶源等。
這個百花齊放的交界點,催生了各類型優秀的電視劇。
如海潤影視出品了如今仍堅挺在豆瓣9.5的《亮劍》,還有經典國產刑偵劇《重案六組》、早期愛情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等。
金英馬影視也有《大宅門》《國家公訴》等收視冠軍。
小馬奔騰也參與投資和拍攝制作《武林外傳》,獨立投資《將愛情進行到底》,后主攻電影領域,寧浩便是其簽約導演之一。
其中值得一說的是,像海潤、金英馬等是第一批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電視劇制作許可證》的影視公司。
隨著政策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民營影視公司涌進來了。
像華策、永樂影視,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拉風娛樂,也是這個時期進入市場,企圖分得一杯羹。
國產劇的迸發,正面撞上網絡時代,更年輕化的玄幻、穿越等題材也迎來了瘋狂發育的機會。
像捧紅了胡歌的兩部——《仙劍奇俠傳》和《天外飛仙》,再后來就出現了兩部穿越大爆劇——《宮》和《步步驚心》。
而拉風娛樂的發展興衰軌跡,剛好完美地嵌套進這一時期。
正如前面所說。
會撿漏的拉風娛樂,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分得一杯羹的機會。
縱觀其作品,你會發現,拉風娛樂拍的劇,有兩大特點。
一,確實能賺錢。
二,雷。
拉風出品的21部劇,豆瓣均分5.1(還有2部根本沒出分),只有5部剛過及格線。
什么火拍什么,2011年《甄嬛傳》火了,立馬跟上。
民國戲有搞頭,就拉著拍完《千山暮雪》的劉愷威,拍了《烽火兒女情》。
狗血豪門大劇《回家的誘惑》收視第一,有樣學樣,炮制《親愛的,回家》。
到2013年,還開發了各種中國傳說,比如《土地公土地婆》《劉海戲金蟾》《醉打金枝》《新活佛濟公》等,站在老IP的肩膀上制成雷劇。
最早的一部,《最后的格格》。
充斥著各種狗血梗,劇情雷人。
三個男人爭一個女人,還拉扯著幾代人,男主殺了女主的父親,強行的愛恨糾葛。
提醒一句,該劇的編劇是于正。
就這樣一部劇,收視在不少地方臺都創新高。
圖源@新浪娛樂
口碑差的雷劇卻能收獲高收視,充滿利益基因的拉風娛樂從此獲得流量密碼。
它不走口碑路線,也不花心思去打造優質劇本。
跟著市場的風向標,如法炮制,制造一部又一部的雷劇。
玄幻、穿越更是重災區。
獨家出品的《女媧傳說之靈珠》。
造型辣眼到肉叔想要自戳雙目,劇情方面……已經被不少網友抄襲《犬夜叉》。
唯一服氣的只有阿嬌的顏值。
但即便如此,這部劇上線江蘇衛視黃金檔后,播出當日就成為同時段的收視冠軍。
而2013年暑期檔播出的《天天有喜》更創造了收視神話。
你以為它是人妖虐戀的玄幻劇,但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嬌妻文學拉滿的家庭倫理劇。
看簡介:
講述劉楓和白梅瑛兩人婚后,在一次次經歷中學會包容,并共同化解婆媳矛盾,傳宗接代,教育后代等問題的故事。
男主一家人全員白眼狼,白吃白住女主的,卻還要嫌棄她,甚至要趕她出門。
但女主依然對他死心塌地。
圖源B站up主@只做你的顏狗
更不用提浪費顏值的造型和各種莫名其妙的網絡熱詞拼湊的臺詞了。
《天天有喜》將“雷人”發揮到極致,甚至連人民日報都批其“以丑為尚挑戰審美底線”。
圖源@人民網
但盡管如此,自開播以來,《天天有喜》收視率一直穩坐第一,并且在收官前日創造破五佳績,收視達到5.22之高,在網絡上的播放量已經達到13.8億。(數據來源@新華網)
在如此龐大的觀眾基礎下,《天天有喜》如法炮制出續集,《天天有喜之人間有愛》。
意料之中,又是收視爆款。
圖源@信息時報
就像雷軍說的,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彼時的拉風娛樂,就在這個風口上。
03
但,這已經不再是那個熱錢源源不斷的年代了。
電視劇方面,產量從2019年的10646集降到了2021年的6736集。
電影方面,故事片從2019年的850部降到了2021年的565部。
連續三年下降。
市場再也不會出現那么多的題材。
更何況。
靠著投機取巧跟風拍片的娛樂公司必然是走不遠的。
或許雷劇可以吸引得一時的眼球。
但時間褪去。
觀眾的熱情也就漸漸地褪了。
更致命的是,拉風娛樂幾乎沾染了那個時代最差的兩個習氣:
疑似抄襲。
以及行賄。
前面所說的《女媧傳說之靈珠》,和《犬夜叉》有著相當多的雷同之處。
而拉風娛樂的第一部劇《最后的格格》,后來被扒出跟《末代皇孫》高度相似。
甚至于到什么程度呢?
前腳拉風傳媒的總經理陳奕文表示:
就如之前電影《泰囧》帶給我們的震撼一樣。
后腳就復制了《泰囧》先從網絡爆紅的成功模式,以此打造《天天有喜》這部“神劇”。
給拉風娛樂最致命一擊的無疑是2017年,江蘇衛視副總監張彥涉嫌私下收賄被拘事件。
圖源@江蘇檢察網
其中有一項涉案金額來自拉風娛樂。
電視劇《劉海戲金蟾》的出品方——拉風傳媒法定代表人陳某稱,其所送10萬,是張彥暗示、索要的。原來,2012年8月,其公司和江蘇廣電總臺簽訂了購劇合同,卻一直沒有履行。
(來源@中國搜索)
是的。
如果仔細的胖友會發現,前文中就有好幾部劇拉風劇都是在江蘇衛視播出的。
其中,不乏是有不正當手段得來的。
在這樣的“內外交困”下。
從此,這種利用演員賺快錢的日子,到頭了。
放眼整個拉風娛樂,如今你熟悉的面孔已經不多了。
根據愛企查顯示,拉風娛樂目前仍處于開業狀態,但它的劇集制作止于2018年。
官方微博,也停留在了2019年大年初一這一天。
他們還在簽著新人。
他們的藝人們還在各種類型的網絡電影電視里反復出現。
但細數下來,能叫得出名字的,只有一個——羅云熙。
而羅云熙和拉風的恩怨,又仿佛是另一個時代的注腳。
它講述著資本的無情。
以及拉風娛樂不可避免的衰落。
是的,羅云熙原不是拉風的。
他的老東家是中視同成,這個藝名也是簽約后改的。
當時為了爭取電視劇《你好外星人》中的一個角色,作為代理人的中視同成和另一家公司簽了合同。
這家公司就是拉風娛樂。
2015年《何以笙簫默》爆火,羅云熙也因出演少年何以琛小火了一把。
但兩家公司則因為要爭其影視經紀歸屬權而選擇打官司。
結果,老東家敗訴。
羅云熙也因為支持老東家而被拉風娛樂雪藏。
直到16年,才達成和解,但拉風娛樂也不再給他提供任何資源。
唯獨老東家,像過去一樣給他爭取角色。
雖然背靠小作坊,但他至少能踏踏實實演戲。
直到遇到《香蜜》的潤玉這個角色,羅云熙才終于打開了知名度。
今年除了《追光者》。
還有一部叫《長月燼明》的戲待播,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可是。
不是人人都是羅云熙。
大部分人就像穆婷婷。
在雷劇與罵聲中不斷地消耗著自己的演技。
浪費著自己的大好青春。
他們不是沒有想過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
但這個世界,還有得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