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定義一個歌手是否成功和受歡迎,關鍵還是得看他的作品是否被公眾廣泛接受和傳唱。而刀郎無疑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歌手。雖然他很低調,但他的歌卻很受大眾歡迎,因為他是創作型歌手,所以大部分作品都是自己作曲和演唱的,歌曲的內在表達更加深刻,更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既屬于精致又屬于大眾。
而當年在華語樂壇,刀郎的專輯發行量他說排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然而在大紅大紫之際,當人們翹首以盼之時,他卻消失了五年。在娛樂圈里誰都是趁熱打鐵賺大錢,但刀郎卻隱姓埋名,跑到大西北去妥風。因為他的創作是為了更貼近民族情感的歌曲,而不是無病呻吟的亂吼一氣。
而華語樂壇中的那英、高曉松、楊坤,確實都發表過貶低刀郎的言論。古人說文人相輕,歌者亦然,一是欺生,二是眼紅。畢竟刀郎出道不是在北京,也不是在廣州,是一個偏遠地區新疆忽然冒出來的,而且還把他們全蓋了!人都是自私的,在名利面前難免有些嫉妒,難免要說幾句生氣的話。普通人一看到別人賺錢都會眼紅,更何況這些在名利場上打滾的人。
而像楊坤、那英等人,大眾能哼唱幾首原創歌曲呢?估計每人不會超過兩三首歌曲。不過這些歌手自命不凡,在藝術造詣上并不出眾,市場和知名度也一般。他們的名氣大多不是靠自己的原創歌曲,而是各種新聞甚至是緋聞,或者是嘉賓,都是靠在舞臺上的大驚小怪、嘩眾取寵而獲得的。
還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創作原創歌曲的能力和實力,只能翻唱別人的名曲。楊坤和汪峰雖然創作過一些原創歌曲,但是實力卻一般般,在大眾的認可度上也不是很高。他們幾個加起來可能都無法超越刀郎,而對于刀郎那種橫空出世沒有背景的歌手,別人只能是羨慕嫉妒恨,所以在詆毀刀郎的同時,盡量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總而言之,刀郎的歌曲有深度、有內涵、有意境,歌詞朗朗上口。當年刀郎的歌曲不僅在內地流行,在港臺也有不少刀迷,當時連很多歌手也很支持刀郎。2012年,刀郎在香港紅館舉辦演唱會,譚詠麟都來支持他并和他合唱。此前,譚校長還親自飛赴新疆,與刀郎合作創作歌曲。刀郎不僅在大陸幾個城市和香港以外,還曾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辦過演唱會。這可能是華語樂壇的某些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