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被法國殖民時期中,文化殖民也很嚴重,一些高棉人甚至不認識高棉語而只會讀法語,那一時期中也有許多人在法國留學,紅色高棉時期更有大量柬埔寨人去往法國避難。
因此在當代柬埔寨導演行列中,有留洋背景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他們的作品序列中,能看到來自西方國家電影長期文化霸權的影響,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想立足于本民族的角度來發出自己的聲音。
因此,他們的創作便呈現出一種帝國因素與想象因素的結合。
潘禮德——歷史記憶的療傷
潘禮德是柬埔寨最著名的電影人之一,他出生于1964年,他本人是紅色高棉的受害者。他的母親、姐妹和外甥在紅色高棉時期去世。在他的電影作品序列中,以紅色高棉為背景的影片占多數。
1980年,潘禮德來到法國。當他在法國的一所木工職業學校學習時,有一次他使用攝影機拍攝里一場派對,從此,他開始對電影制作產生興趣。他后來進入了法國國立電影學校的攝影專業學習。
在外流亡了11年后,1990年,潘禮德回到了柬埔寨。他在兩個國家之間往返居住,法國是他的家庭所在,而柬埔寨是他的電影事業中心。
到今天為止,他已經制作了大概17部影片,它們在柬埔寨國內和國際上都很知名,其中包括在全世界許多電影節上放映的《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殘缺影像》等紀錄片。
他也制作了4部故事片,這些影片關注紅色高棉政權的屠殺造成的后果。在《稻田里的人們》中,他介紹了后紅色高棉時代下一個高棉農民家庭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情狀。
他的其他影片包括《戰后的一夜》和《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一部小說改編,將故事背景搬到了柬埔寨城市貢布。
還有改編自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同名小說的電影《飼育》(Gibierd’Elevage),他將影片的背景時間改到紅色高棉時期,通過兒童的視角表現出他對于暴力的唾棄。
在潘禮德的創作中,很多故事都基于他自身的經歷,通過影像的藝術化表達,完善和補充紅色高棉時期的集體記憶與個人記憶,從而達到一種“療傷”的效果。
潘禮德是柬埔寨第一個走向國際的影人,他的《稻田里的人們》在1994年被戛納國際電影節提名,2003年的《S-21紅色高高棉殺人機器》獲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弗朗索瓦·加萊獎。
2013年拍攝的《殘缺影像》獲得了戛納的一種注視獎,2007年拍攝的《紙包不住火》獲得了歐洲電影獎中的最佳紀錄片獎,在他的帶動下,柬埔寨電影在世界上也擲地有聲。
除了拍攝電影,潘禮德也在柬埔寨的電影檔案保存以及扶持年輕導演上做出了很大貢獻。
他創建了博法納視聽資源中心,他創立這個中心主要是為了收集關于柬埔寨的所有影像,并為公眾免費開放瀏覽,為了柬埔寨的影像能夠更長久地保持下去,也讓公眾對于柬埔寨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博法納中心還培訓柬埔寨的年輕人從事電影制作、廣播和新媒體職業,以促進柬埔寨傳媒事業的發展。
周戴維——社會現實的關注
周戴維導演是一位法裔柬埔寨人,在當代柬埔寨,除了西哈努克與潘禮德,在國際影壇上活躍的就是周戴維了。
2011年周戴維拍攝了影片《金夢》,《金夢》本質上是一部關于柬埔寨電影黃金時代的紀錄片,而周戴維的祖父范昌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是電影制片人,實際上這部電影以那個時代一些仍然在世的名人為主角。
例如柬埔寨的“第一位銀幕女神”迪·薩沃斯,她在那個年代里演了上百部電影。《金夢》由VyckyFilms、AraucaniaFilms/Bophana聯合制作。
這部紀錄片在釜山上映后得到了廣泛的國際媒體報道,法新社等通訊社對此進行了報道。
《綜藝》雜志的一篇評論指出:“《金夢》是對柬埔寨電影的優雅組裝和深刻的回憶,從1960年到1975年,在種族滅絕的紅色高棉政權摧毀了幾乎所有電影之前,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閃耀著400多部作品。”
當周戴維2009年回到金邊開始拍攝紀錄片《金夢》時,他以為這會是他在柬埔寨唯一會拍的電影,但他仍然回來了,2016年,他在柬埔寨拍攝了《鉆石島》,這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同時也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鉆石島》,并在戛納電影節評論家周邊欄目上獲得了薩卡德獎。
周戴維談到,當他與兩名演員一起走上戛納紅毯時,這不僅是他的第一次首映式,也是他第一次走出柬埔寨。
《鉆石島》中的演員全部都是非職業演員,周戴維和他的選角導演花了四個月時間在金邊的建筑工地、市場和街道上尋找演員,他想找到一種“驚奇的眼睛”,盡管他們中的有些人生活艱難,但他們對新事物抱有好奇心,這是周戴維想要在電影中捕捉到的東西的投射。
他說,自己的這部電影是一部小電影,不同于柬埔寨電影市場上那些熱度很高的大片,有大牌明星陣容的大型喜劇或恐怖片,但他相信他的這部電影可以吸引人們。
周戴維的影片將鏡頭聚焦于社會底層青年,將他們的生活困境展現出來,不同于柬埔寨市場上流行的影片類型,他的鏡頭下是一個更加真實的當代柬埔寨。
周戴維很欣賞亞洲導演阿彼察邦、侯孝賢、賈樟柯、蔡明亮等人的電影,同時,他會反復觀看新好萊塢時期的電影。
因此他的電影主題也常常是關于大時代背景下的平凡人的命運的。
他的《金夢》著眼于柬埔寨的過去,而《鉆石島》則專注于現在和未來,對于柬埔寨本土電影的未來,周戴維導演顯然也有自己的方向。
納撒尼爾·努恩——弱勢群體的精神力量
努恩是一個柬埔寨裔美國人,他出生于馬德望,但從三歲起就住在阿拉巴馬州,2010年,他在柬埔寨拍攝的短片《殘留》講述了CIA參與前紅色高棉的情況,獲得了兩項地區艾美獎最佳制作獎和最佳原創配樂獎。
2013年初,他在美國拍攝了《打破平衡》,基于自身的部分經歷,講述了一個具有超能力的柬埔寨裔美國青年的故事。
影片中,主要描述了丹尼的經歷,丹尼是一名16歲的無父無母的柬埔寨裔美國人,住在Mobile鎮附近的阿拉巴馬州農村,他發現自己擁有超凡脫俗的力量,可以追溯到高棉的歷史故事,這使他像一個超人一樣。
并想讓這部影片在柬埔寨進行首映,雖然影片拍攝于美國,但導演還是希望將影片投入柬埔寨電影市場中。
對于這部影片,導演將目光放得很長遠,他計劃拍攝系列傳奇故事電影,總共由六部分組成,這部影片作為其中的第一部。
阿拉巴馬州的氣候與景觀柬埔寨相似,影片便使用當地的森林來代替柬埔寨森林,而安格科里亞寺廟則以數字模擬方式添加在布景中,努恩稱這部電影將與傳統柬埔寨-美國人的中心社區分開。
比如加利福利亞州的長島和馬薩諸塞州的洛厄爾,為進入這個社區一個鮮為人知的街區提供了一個窗口。
雖然影片的場景都攝制于美國,但這部電影的源泉卻是柬埔寨,2012年,努恩回到柬埔寨,在此期間見到了一些處于困苦環境下的兒童們。
他認為美國角色被改編為柬埔寨青年會更易于識別,雖然《打破平衡》中有70%的英語對話,但這部電影是為柬埔寨觀眾而寫的,并首先在柬埔寨放映,再在美國進行放映。
努恩的創作初衷基于柬埔寨殘缺家庭的兒童,通過影片鼓勵這些孩子們獨立自強,使其意識到自己也能做自己的英雄,豐滿自身的羽翼,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鼓足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而他創作的核心內涵是表達柬埔寨人自強自立,生生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