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謝謝你醫生》集齊了眾多頂級戲骨,飾演院長江仲景的張志堅就是其中一個。
自從62歲,他憑借著《人民的名義》里的高育良角榮獲了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之后,肉眼可見的,他的資源才開始變多。
如今67歲的他,依舊活躍在各個戲里,儼然成為了黃金配角。
張志堅的戲,大概可以劃分為高育良之前和高育良之后。
《冰雨火》里的陳立文,《底線》里的張偉民,《奇跡》里的趙振昌,《少林問道》里的山明德,《九州縹緲錄》里的雷碧城,《王牌部隊》里的顧衡,《光芒》里的金生火,《鶴唳華亭》里的李柏舟……
高育良之后的角色雖戲份少,但依舊能讓人印象深刻。
高育良之前的角色則是有不少的滄海遺珠。
《大明王朝1566》里蠻橫霸道的小閣老嚴世蕃;
《人間正道是滄桑》里睿智狡猾的董建昌;
《大清鹽商》里堅毅果敢的阿克占;
《血色湘西》里護崽心切的麻大拐;
《孔子春秋》里斗雞投壺好攝政的孫意如……
張志堅的演技的確大大地被大眾忽略了許多年。
在《人民的名義》成為現象級的大爆劇,達康書記成為大街小巷熱議的焦點時,儒雅狠厲深沉的高育良反而被忽略了。
不過,退一萬步講,這個角色確實讓他在62歲那年嘗到了一夜成名的滋味。
不然,以他佛性又難搞、讓人不敢恭維的性子,實在是難以出頭。
拍完一部戲后,導演跟他說:
“下一部你就得演武打戲了,你要不練的話就演不了?!?/p>
一般人巴不得連連稱是,他卻好,甩了一句話:
“那我就辭了不演?!?/p>
這般任性,對于了解張志堅的人來說,實在太過于常見。
別人在這個年紀早晉升為國家一級演員了,而就任于江蘇人藝的他就因此一直保持著“國家三級演員”的職稱。
20歲就開始演戲,張志堅直到50歲才“正式出道”。
這三十多年來一直在進行話劇表演,從未涉及到演藝圈。
為什么他能這么任性呢?
因為張志堅不缺錢:
“我演戲就是為了玩兒,高育良的紅如果讓我覺得演戲不好玩了,我會恨他?!?/p>
這種游離于世俗之外的坦蕩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的確理想主義,從小時候就開始。
標準的紅二代,生活無憂。
即使后來因為局勢的動蕩被迫下放到農村干農活,他也能隨遇而安:
“我們那代人就是這么過來的,農村生活充滿新鮮感,單純而快樂。”
那個年代的理想主義和浪漫的確與現在不一樣,曾經的他一直心心念念想演的就是書生。
滿腹經綸,飽讀詩書,儒雅斯文。
年輕的時候的文藝情懷,促使他走上了表演的道路,但也讓他劃水了近三十年。
考上劇團的他,也是在跑龍套,演一些邊邊角角的角色,畢竟得論資排輩。
這個年代的體制內尚且如此,更何況當時了。
當時他的抱負是,一年能拍一部電視劇,最理想的還能拍一部電影。
一直以來,張志堅挑戲都十分嚴苛。
劇本好、角色好、團隊好,缺一不可,一般的就不接,不喜歡的也不接。
很少挑現代戲,不喜歡婆婆媽媽的,不喜歡家長里短的。
那可供選擇的角色就少之又少。
前半生,他平均大概一年也就一部戲,甚至有時一整年都不接戲。
“干嘛把自己弄得很累?!?/p>
這是他的托辭。
還不是好角色實在太少。
非黑即白的角色他不屑一顧,他偏愛內心復雜的、能展現人性,不希望觀眾能一眼看透的角色。
這是他的樂趣。
在南京蹉跎了好多年,40歲的時候,他又任性地北上了北京。
都說夫唱婦隨,張志堅卻是“妻唱夫隨”。
妻子轉業上北京,他二話不說立馬跟著。
對劇本諸多挑剔的張志堅,在媳婦面前也是妥妥的妻管嚴。
離開了舒適區的他過了一段大齡北漂的日子。
沒有固定收入,住地下室,到處找活兒干,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也是舉步維艱。
但即使這樣了,他對角色依舊很是吹毛求疵。
如果一個功成名就的老演員這樣做無可厚非,但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張志堅著實顯得有些“眼高手低”。
維持自己內心的“狂傲”也很不容易。
演員這個職業實在浮躁,都說要耐得住寂寞,但知易行難,又談何容易。
在他死磕的這段時間里,還好有媳婦的理解。
她常常跟他說的一句話就是:
“做人啊,就保持平常心就好?!?/p>
就這么等著,他得到了出演《大明王朝1566》里的小閣老的機會。
聰明絕頂、囂張跋扈,十分有魅力。
不緊不慢的,張志堅一直保持著他的節奏。
在他看來,演員不能快,快了就完了。
對小鮮肉、流量演員之流,他用四個字評價:
“曇花一現”。
演員最終拼的是腦子,是思想,不是流量。
在一場采訪里,他對這種胡鬧的行為大批特批:
“那些小鮮肉被市場捧得暈頭轉向,商演一個接一個,有時間看書嗎?”
一些周圍的工作人員總會跟他說,這個非?;穑莻€非常大牌,每每聽到的張志堅暴脾氣就上來了:
“我沒問你火不火!我問你他拍過什么!”
他十分討厭宣傳,形容其為“很惡心的事情”,甚至明令禁止工作室“一篇通稿都不許發”。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東西他都不能理解。
為什么很多年輕演員連作品都沒有就開始宣傳?
為什么有些小鮮肉不認真琢磨演技,反而想著去怎么做營銷?
為什么很多戲要拍三四個月,作為主角的小鮮肉因為得趕另一個組就只來20天?
他也良苦用心地勸過一些事業剛起步卻沉迷于“積攢社會經驗”的年輕演員:
“別總想著弄這些,有時間去看書、健身,別沒戲就窩在房間打牌?!?/p>
有城府不是一件壞事,一個人太單純,確實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但是對于表演來說,滿肚子的城府反而失了真誠,也就失去了角色立住的根本。
張志堅苦就苦在沒有城府,但幸也幸在沒有城府。
急性子,愛憎分明,暴脾氣,說話直接容易得罪人。
有一次記者問他:
“劇組有什么趣事?”
這直接就觸到了他的雷區。
他十分討厭類似的俗套的問題,直接回擊:
“劇組沒有趣事!拍攝很辛苦,這個行當,不花時間勞作,你憑什么出名?”
對于“國家三級演員”這個稱謂,他的回應是:
“沒有變化,也不可能再有變化。國家幾級演員跟演技有關系嗎?”
張志堅要的不是名和利,要的是角色,要的是表演。
所以看到“高育良”這個角色,作為演員的本能讓他毅然選擇了。
張志堅可以演“李達康”的,但他偏要“高育良”。
原因是:
不好演,難度大,挑戰大。
在他的演繹下,高育良多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東西。
風度翩翩、老謀深算到渾身戾氣、虛偽腹黑,理想又世俗、多情又薄幸、浪漫又世俗、真誠又虛偽,割裂又統一。
實在讓人拍手叫絕。
他說他演高育良最大的難度在于“生活中沒有做過縣委書記”。
由此可見他實在下了功夫,實在是功力深厚。
不然也不會讓張志堅一舉成名,粉絲數從幾千飆到幾萬。
但是雖說有了名氣,張志堅依舊保持著自己緩慢的步伐。
一向以來的他都是以角色示人。
不拍戲的時候就健身、看書、看話劇、看影片,不然就是陪老婆逛街。
張志堅不是一個擅長甜言蜜語的人,也不懂得制造浪漫。
但是他聽話。
早請示晚匯報,家里的“行政大權”上交妻子。
老婆生氣了,默認:
“那就肯定是我錯了?!?/p>
還得說好話哄著。
無論拍戲還是不拍戲,他們都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丈夫聽話,妻子也很理解。
“她喜歡我塑造的角色,她特別喜歡我演戲?!?/p>
女人喜歡被哄,男人喜歡被崇拜。
這樣的婚姻怎么能不好。
67歲了,和伴侶恩愛如初,能演上自己愛的角色,實在幸福。
在健身房健身,他堅持了40年。
對于自己的年齡,張志堅很隨性。
在他看來,演員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飾演不同的角色,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怎么說呢,也許張志堅的佛系和理想主義反而是保護傘。
不然他的任性,他的耿直,他的難搞,早晚被有心人士所夸大其詞。
希望像這樣對表演抱有虔誠心態的老戲骨有朝一日能擁有穩固的市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