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還有誰比“阿瑟”更火嗎?
全網齊齊“審判阿瑟”,從顏值,舊梗,到頂流標配考古潮,一時屠榜熱搜。
喜提詞條:阿瑟終于要火了。
還不知道阿瑟是誰?
本人親自認領。
哈哈哈哈有中二少年那味了。
這波“阿瑟文學”的復興,是因為他和張婧儀的新劇《點燃我,溫暖你》開播。
戲里的阿瑟可不是乖乖的笨蛋帥哥。
而是染著一頭金發,十分張揚的校園壞小子,李峋。
而張婧儀則是行為規矩的好學生,乖乖女朱韻。
審判完新劇的我,又一次對這類壞小子X乖乖女CP上頭了。
壞小子愛上乖乖女,真是青春愛情片永遠有效的設定。
《那些年》的柯景騰和沈佳宜,《我的少女時代》的徐太宇和林真心,還有《誰的青春不迷茫》的高翔和林天嬌,都別有一番令人上頭的嗑法。
反倒是最近幾年的現代言情市場,好久沒看到這類故事了。
今天正好借這部劇聊聊。
壞小子和乖乖女,到底好嗑在哪?
偶像劇里的壞小子,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無惡不作。
而是敢于沖破規則、標準的叛逆。
他們要不是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差生”。
《我的少女時代》
要不就是我行我素,全然不顧他人看法的拽王。
陳飛宇飾演的李峋,屬于后者。
他是高考狀元,計算機天才,妥妥的學霸。
但因身世悲慘,在學校里是高傲冷漠,特立獨行的“怪人”。
拋開阿瑟濾鏡,陳飛宇的長相氣質演“壞小子”,其實也算有先天優勢。
平時習慣性的歪嘴笑,夠拽夠BKing。
更何況劇中的李峋,也不是那種打架胡鬧的社會小混混。
李峋的壞,是八分恃才傲物的拽,加上兩分愛捉弄人的頑皮。
老師讓他自我介紹,他惜字如金,簡單兩句話卻拽上天,一點不帶謙虛的。
我叫李峋,是今年的高考第一
也就只有真正自信爆棚的人,才敢拿成績當名片吧。
同學以相互取長補短為由,邀請他加入學習興趣小組,結果被李峋笑著婉拒。
別誤會,拽哥的婉,其實是拐著彎自夸。
我,有短嗎?
說他壞,是因為他干的事確實挺損的。
正如青春期所有壞小子的神奇腦回路,喜歡一個女孩的表現,就是惡作劇。
而常被李峋捉弄的,就是女主朱韻(張婧儀 飾)這個大冤種。
班干部競選會上,李峋趁她盯著自己寫代碼走神,騙她站起來自我介紹,結果害她當場惹了笑話。
– 生活委員就相當于沙僧,豬八戒……
– 李峋:老師讓你自我介紹
– 朱韻:大家好,我叫朱韻……
朱韻在象牙塔里被呵護著長大,從小品學兼優。
但不同于多數單純又怯懦的乖乖女。
她自尊心超強,從不輕易服軟。
她和李峋都是計算機系的學生,受當班長的室友所托,她去說服李峋上早自習,不想卻被對方用一個游戲軟件糊弄了一番。
一下就激起了她的好勝心,點燈熬夜k書,做了滿滿的筆記,就為了破解那個游戲軟件,為自己爭口氣。
就算宿舍熄燈也難不倒她,還能從水房拉來網線繼續研究。
但乖乖女聽話的背后,大多有著一個被安排,被操控的人生。
朱韻從小被媽媽安排好了一切,連在大學里當不當課代表這樣的小事,都要征得媽媽的同意。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因為習慣被安排,內心的聲音都被抑制住了,對未來也充滿迷茫,沒有方向。
就像今天熱搜上提到的,張婧儀氣質清純,五官偏鈍,但臉部骨量充足,很有力量感。
飾演純良正義,骨子里倔強的乖乖女很有說服力。
雖然朱韻長著一張沒有攻擊性的臉。
可一旦被冒犯,卻絕不輕易退縮。
當她得知自己和同學們的項目成果被師兄師姐輕易頂替時,質問的眼神毫不膽怯。
把“不好惹”寫在了臉上。
一個是拽里拽氣、不拘一格的傲嬌壞小子。
一個是聽話爭氣,但內心迷茫的乖乖女。
兩人都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所不具備的特質,骨子里卻是同一種人。
自然會相互吸引,擦出火花。
壞小子和乖乖女CP,好嗑就好嗑在“我希望擁有的,你恰好就是”這一點上。
乖乖女和壞小子,兩人之間的情感張力更強,也更有趣。
如果換成和氣場更接近的暖男組CP,就會無趣得多。
比如朱韻和男二田修竹(馬可 飾)。
田修竹同樣癡戀朱韻。
他的殺手锏是體貼入微,是個連散步都能考慮到你穿高跟鞋不方便的大暖男,能給你提供滿滿的安全感和情緒價值。
這當然也是能吸引無數人的好男友品質。
可對內心沒有方向,希望沖破壓抑的朱韻來說,安全感和關懷,和父母對她的庇護沒什么兩樣,并不能帶給她真正缺失的力量。
乖乖女和壞小子則恰恰相反。
一個是規則守護者,一個偏不受規則束縛。
乍一看,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可碰一塊兒,便是一對妥妥的歡喜冤家。
“命韻峋環”日常相處,用倆字足以概括:
幼稚。
就是諸如,上課因為腳的位置越界,一言不合就互踹的小學生行為。
朱韻陰差陽錯吃了李峋剛打的飯。
但李峋偏不直接戳穿。
而是默默坐在對面盯著她,陰陽怪氣地問她好不好吃,只等真相揭穿,笑看朱韻出糗。
是校園愛情才會有的尷尬場景了。
但青春期就是這樣,一對互看不順眼,相互“斗法”的男女,會在這種你來我往的拉扯中,越來越拉近距離。
李峋和朱韻,一方以惡作劇之名進攻,一方防守。
青春期男孩女孩常有的口是心非,使得這糖半分假半分真,虛虛實實,羞澀又純真。
而會拍的劇,也很懂得借歡喜冤家的殼,把糖點藏在笑點里。
舉個例子。
李峋向學校申請了一個項目實踐基地,想邀請朱韻加入。
前一天,李峋難得溫柔開口邀請,當晚朱韻還因此興奮得輾轉難眠。
到了第二天,才發現又掉進了李峋的套路。
說好的早上七點到,結果壓根就沒規定時間,只有自己早到了。
你以為只是又一次單純的惡作劇?
才不。
這是“峋峋善誘”的撩人套路。
他故意約早了時間,是為了制造和朱韻獨處的機會。
一個在基地熬通宵,一個早早就來,這不就遇上了嗎?
歡喜冤家往往都是嘴硬強者,明明被對方吸引,又誰都不想示弱。
越是拉扯,氛圍越曖昧。
當然,耍花招只是壞小子的樂趣,一旦明確心意,比任何人都直接。
朱韻因為原本準備的迎新節目被李峋笑話,決定講脫口秀借機暗諷他。
沒想到,李峋竟然在表演結束后,順勢上臺,當場表白。
朱韻在脫口秀里諷刺他是“染了金毛的小土狗”。
第二天,他就把頭發染回來。
在朱韻看來,這樣的舉動只是為了反擊。
但李峋卻三番兩次澄清自己不是配合她表演的嘉賓。
言下之意,我是來真的。
李峋和朱韻之間,看似是男女學生間的幼稚斗氣。
但互斗互懟,其實是在意對方。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越是掩飾,背后的情意其實越真。
如果只是歡喜冤家,打打鬧鬧。
“命韻峋環”也算不上典型的壞小子和乖乖女CP。
相互間能看到“壞”和“乖”這兩個標簽遮掩下,內心的渴望與缺失,并能給予對方所需要的,才是這類故事真正動人的地方。
李峋和朱韻一開始不對付,是因為彼此誤解。
朱韻看不慣李峋恃才傲物。
李峋則嘲笑朱韻死板。
隨著誤解解開,偏見消失。
兩人褪去防備的外殼,逐漸露出真實的自我。
朱韻被嘲死磕書本,實則是一種韌性和毅力。
而李峋帶刺的外殼,既是掩飾身世傷疤的偽裝,也是目標明確、野心勃勃的自信表現。
他雖不通情感表達,但并不意味著他沒有情感。
否則,就不會裝出一副冷漠的樣子,卻默默記下了身邊同學的名字。
而他之所以讓女主心動,是在卷學習過程中一次次釋放的善意。
有一回,朱韻寫的程序不被采用,跑去質問李峋,結果反而讓自己下不來臺。
后來拿到李峋給她的批注建議,才發現,他足足花了一下午幫她改程序。
在朱韻成長的過程中,李峋無疑是幫助最大的那個。
但李峋的給予不是強加,而是如催化劑般。
只影響,不干涉。
在專業上,李峋雖不吝賜教,但絕不是直接授人以漁。
他想讓朱韻靠自己獨立成長。
有一回,身為課代表的朱韻催李峋交作業,沒想到李峋竟然為了捉弄她,在她電腦里裝了個病毒。
還在病毒里裝了陷阱,一旦找人重裝系統就被鎖住,怎么解都解不開。
面對朱韻的解毒要求,他故意不答應。
但變著法地告訴了她解毒思路。
因為他知道,憑她的性格,一定會自己琢磨出來。
就算要幫,李峋也是寧可間接提點,“曲線救國”,絕不會直接伸手,解決一切難題。
真摯的情感,從來不是自私地掠奪,也不是一味地索取。
而是希望你好,心甘情愿的給予。
對于朱韻這樣沒有主見、自我薄弱的乖乖女來說,李峋這樣做,恰好能讓她建立起信心,看見自我。
如果說李峋對朱韻是暗戳戳的支持和引導。
那朱韻對李峋,則是一種由崇拜衍生的信任和理解。
朱韻和高見鴻(趙志偉 飾)代表項目小組參加招標會,結果因為經驗不足,匯報時當場出糗。
直到李峋迅速補救,最后才成功中標。
這一刻他們才發現,李峋瞞著他們做了全新的準備保底。
雖然本意是希望這番經歷能挫一挫高見鴻的浮躁和高心氣,讓他正視自己的能力。
但這回,以兄弟相稱的高見鴻被氣到emo。
反倒是一直跟李峋不對付的朱韻開始欣賞他,理解他的用意。
還主動縫合李峋和高見鴻的兄弟情。
由彼此互斥走向相互理解。
消除了誤解,收獲了信任,但誰也不用為誰改變。
更何況,兩人本質上都是一類人,都希望自己在專業領域能變得更強。
壞小子和乖乖女的戀愛,往往因為沖破規則,猶如飛蛾撲火,看似不太理智。
但只要剝開表層對“壞”和“乖”的偏見。
就能發現,所謂的壞,其實是對自我的堅持,對規則的不盲目遵從。
而乖乖女所渴求的,往往是一種不被控制的,自由的人生,更是一個明確的“自我”,而不是對世俗標準的盲從。
不是誰拯救了誰,而是通過彼此互補,塑造成更完整的自我。
在這層意義上,“命韻峋環”這樣勢均力敵的智性戀,早就不是那種青春荷爾蒙躁動的無腦甜。
而是上升為相互成就,更高質量的愛。
無腦甜的言情篇章早該落幕。
好在,如今總還有智性戀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