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全總文工團,可能很多朋友都并不熟悉。
但從這里走出的許多大明星,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戛納電影節影帝葛優,比如飛天獎視后薩日娜,比如歌唱家陳思思等。
真可謂是群星薈萃。
那么全總文工團究竟是一家怎樣的文藝團體?又都培養了哪些藝術家和明星呢?
今天雅清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全總文工團的全稱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是全國工會系統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專業文藝團體。
其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政治部文工團。
1956年5月,由當時的第18兵團政治部文工團、重慶市工人文工團、成都市工人文工團、自貢市工人文工團等陸續合并而成。
幾十年來,全總文工團曾培養出了大量德才兼備的藝術家,更涌現出了眾多深受廣大歡迎的影視明星。
那么,他們都有誰呢?
高英培
說到高英培,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位老藝術家。
但他說過的相聲,如《皆大歡喜》、《教訓》、《大家研究》等,我想大家都一定還有印象吧?
高英培1928年出生于天津。
從小在曲藝之鄉耳濡目染,將他身上的藝術潛能給激發了出來。
1948年,高英培拜老藝人趙佩茹為師,開始學說相聲。
1954年,他和范振鈺成為一對搭檔,加入了天津市和平區曲藝團。
1979年,高英培和范振鈺一起進入全總文工團,并因相聲《前線日記》而一炮打響。
他那詼諧的語言,生動的表演,令所有觀眾樂不可支,又回味無窮。
1985年,高英培被評為“全國十大笑星”。
那時,他和范振鈺常常是只要有一塊空地,就能為觀眾表演,從不會因場地太小而提要求。
這么多年,他們下基層,走廠礦,到過太多地方為工人們演出,是真正屬于人民的相聲表演藝術家。
2002年2月14日,高英培因病去世,享年74歲。
范振鈺
范振鈺是高英培的老搭檔,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他1950年拜班德貴為師,相聲泰斗馬三立的再傳弟子。
作為捧哏,他的特點是沉穩、精準,與高英培配合得嚴絲合縫,相得益彰。
范振鈺是郭德綱一生都會感激的恩人。
當郭德綱初到北京發展的時候,就是范老先生帶著他一起演出。
當時范老先生在和平門有一套平房,還給了郭德綱一把鑰匙,倆人經常在這里進行排練。
范振鈺晚年的時候身體不好,郭德綱經常去看望。
2008年11月17日,范振鈺因心臟衰竭而去世,享年81歲。
葛優
在葛優為自己的前途愁得頭發都不剩幾根的時候,是全總文工團收留了他。
那是1979年,中學畢業就去昌平插隊的葛優,回到了北京,然后就想報考藝術院團。
可是考了一圈,都沒單位肯接收他,一是因為他性格太內向,見人就臉紅,二是因為當時舞臺上正流行像唐國強這樣高大英俊的小生演員,所以很多專業院團,都將葛優拒之門外。
這時他父親葛存壯的一個朋友告訴他,全總文工團在招演員,于是他就去了。
葛優根據自己在昌平插隊時的生活體驗,演了一個無實物小品“喂豬”,惟妙惟肖的表演當即打動了考官,將他給留了下來。
直到現在,身為“戛納影帝”的葛優都非常感謝全總文工團的知遇之恩。
盡管他進團后演的都是龍套,但若沒有全總文工團的慧眼識珠,恐怕也就沒有今天的葛優了。
后來,葛優因為主演《編輯部的故事》、《頑主》、《甲方乙方》、《大腕》等影視劇成為了國內一線大明星,但他卻也并未離開過全總文工團——因為是全總文工團培養了他。
張曉敏
1979年,和葛優同時考入全總文工團的,還有日后成為80年代影壇“小花”的張曉敏。
當時,葛優在男生中年齡最小,而張曉敏是所有考生中年紀最小的,才16歲。
他們在全總文工團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后來張曉敏出國,葛優和夫人還親自來送她。
張曉敏所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長影廠的《情天恨海》,隨后她又主演了《第三女神》、《一個女演員的夢》、《最后一個冬日》、《非常大總統》等電影,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才能。
2002年張曉敏出國,選擇在溫哥華定居,并于2010年在這里開辦一家電影學院,并成為了許多電影的拍攝基地。
蘇紅
1986年,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來自遼寧本溪歌舞團的蘇紅,以一曲《小小的我》而力壓韋唯和毛阿敏,成為了這屆“青歌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的第一名。
1987年,她便由本溪歌舞團進入到了全總文工團,成為了該團的獨唱演員。
來到北京后,蘇紅的歌唱事業得到了更快更好的發展。
她連續數次登上央視春晚,成為了全國觀眾所喜愛的紅歌星。
同時她還積極到基層廠礦為工人們進行演出,并深受好評。
“每下基層演出一次,我的心靈都會凈化一次。”她說。
如今,她不僅是國家一級演員,還曾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
談到對全總文工團的感情,蘇紅說,是團里培養了我,我愛它!
陳思思
國家一級演員陳思思,也是大家非常喜愛的一位女高音歌唱家。
她曾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金鷹獎等獎項。
她嗓音甜美,形象端莊大方,所演唱的《不忘初心》、《我的祖國我的家》等歌曲都深受歌迷喜愛。
她也曾是全總文工團的一員。
鄭詠
鄭詠是全總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她曾在維爾維埃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得最高大獎,被譽為中國三大美聲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她那如絲綢般華麗的嗓音,以及她那大氣沉穩的臺風,都為觀眾所津津樂道。
她所演唱的《為祖國干杯》、《我愛你中國》等歌曲,更是受到廣大歌迷的一致好評。
薩日娜
熒幕上的“母親專業戶”薩日娜,也是全總文工團中的一員。
她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1995年因出演電視劇《牛玉琴的樹》而開啟自己的演藝之路,之后陸續主演了《滿天星》、《母親是條河》、《大染坊》、《闖關東》、《小姨多鶴》等一系列熱播劇,所塑造的眾多母親形象生動鮮活,是大家最為喜愛的老戲骨之一。
如今她仍然活躍在影視鏡頭前,不久前在電視劇《人世間》中所扮演的周母一角,傳神的表演,不知打動了多少觀眾的心。
曾黎
天生麗質的曾黎和章子怡、秦海璐、劉燁等同為中戲96班的同學。
她2000年畢業后,成為全總文工團的一員,并擔任了晚會主持人的角色。
同時她還參演了大量影視劇,如《男才女貌》、《好想好想談戀愛》、《神舟》、《藍色檔案》、《蝦球傳》、《人到四十》、《妯娌的三國時代》、《家宴》、《青云志》、《射雕英雄傳》、《倚天屠龍記》、《在遠方》等。
如今她也開始扮演“婆婆媽媽”之類的角色,如在電視劇《七月與安生》中出演了安生母親一角。
她雖不愛炒作,但片約不斷。
在全總文工團工作期間,她也曾隨單位到過很多地方為基層職工演出,并且表現出了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
博林
博林原名叫尹博林,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他1984年考入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1989年進入全總文工團。
他原本學的是音樂,后來半路出家說起了相聲。
1993年,他收剛進團的舞蹈演員洛桑為徒,并且兩人搭檔,創作演出了《洛桑學相聲》、《洛桑學音樂》、《洛桑學唱歌》、《洛桑學跳舞》等一系列相聲節目,通過央視《曲苑雜壇》節目播出后,引起巨大反響,他和洛桑也因此走紅。
博林多才多藝,不僅能說相聲,而且還出過單曲,拍過電視,還演過話劇,總之是個閑不住的人。他也早已是國家一級演員了。
洛桑
洛桑·尼瑪非常具有表演天賦和才華,尤其擅長模仿和口技表演。
他13歲就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18歲畢業時進入全總文工團成為舞蹈演員,并在這里認識了自己的老師博林。
他天資聰慧,再加上勤奮好學,所以在和博林合作說相聲時,很快就漸入佳境。
1993年,他因在《曲苑雜壇》中的出色表現而一炮而紅,成為當年最紅的笑星之一。
只是他剛紅沒多久,便因遭遇車禍不治身亡,年僅27歲。
除了上述這些明星和藝術家之外,全總文工團還匯聚了著名導演婁迺鳴、國家一級演員尚大慶、以及晃圈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金琳琳等一大批知名演職人員,真可謂是人才濟濟,星光璀璨啊。
如今,全總文工團仍在為全國的廣大職工進行服務。
我想這應該是全國工人兄弟最常見到的一個文藝團體了。
在這里,我們祝福所有演職人員取得更大的成績。
親愛的朋友們,說到全總文工團,各位還熟悉嗎?看過他們的演出嗎?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互動吧。
文/DJ雅清編輯部:小靜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