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某醫院的病房里,一名女子斬釘截鐵地面對眾人說道:“如果你們再勸我放棄孩子,我馬上就從樓上跳下去。”
這名女子名為張麗君,時年26歲,彼時,在她身上,有著兩個身份,第一個身份是已經懷胎數月的準媽媽,第二個身份,則是一名胰腺癌晚期的重病患者。
在面臨生與死的情況下,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后者,置死地而后生,只為生下肚子里的孩子。
“我已經活了二十六年的時間,而我的孩子,連一天都沒有見過這個世界。”
孩子順利出生,但張麗君也錯失最佳的治療時間,2016年11月,在孩子未滿一周歲時,遺憾離世。
這個犧牲自我、無私奉獻的母愛故事,被一檔觀察紀實類節目所記錄,一經播出,在網絡上得到了很大的反響,讓許多人都為之潸然淚下。
但,僅僅4年后,有網友爆料,張麗君的丈夫就選擇了再婚,甚至還將張麗君犧牲自己生下來的孩子過繼給了親戚。
此事一發,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置信,很多網友對張麗君的丈夫進行了口誅筆伐。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嗎?
張麗君下定決心生下孩子時,又有著怎么樣的故事呢?
張麗君與韓詩俊的婚紗照
悲從喜來
2015年10月,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里,發生了一個驚天噩耗,由此,開始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主人公,正是我們前面說到的張麗君。
2015年5月,新婚剛剛一年的張麗君和丈夫韓詩俊帶給全家一個好消息——張麗君懷孕了。
聽到這個消息,一家人都很高興,婆婆公公每天噓寒問暖,老公韓詩俊承擔起了家里的全部工作,所有人都在期盼著家庭新成員的誕生。
對于張麗君來說,那是一段短暫的但又幸福的日子,她像所有的母親一樣,對于這個尚未到來的生命準備好了所有的布置,買嬰兒用品,買嬰兒衣服,挑選嬰兒床,她沉浸在即將成為一個母親的幸福當中。
從懷孕開始,她從未落下哪怕一次可以見證孩子成長的時刻,定時去產檢,在b超圖前流連忘返,傾聽孩子強有力的動作:“想到自己馬上就要成為一個母親,讓我覺得很幸福。”
但,意外與打擊總是來得毫無預兆。
2015年10月份,再次進行產檢的張麗君,突然被醫生告知,自己的胰腺部位有著很大一塊陰影。
B超無法準確判斷出為何產生,建議張麗君去胰腺外科,對身體做一個詳細的檢查。
當時,張麗君身體上沒有出現什么不適,所以對檢查結果并不擔心,但等檢查結果報告出來后,張麗君只覺天像關燈一樣暗了下來——胰腺癌。
張麗君記得,拿到檢查結果報告后,她雙腳發抖,身體無力,連站都站不穩。
然而,實際情況還要更嚴重,醫生向這一對即將成為父母的年輕夫婦表示:“胰腺癌已經到達晚期,腫瘤的情況和面積也較為特殊,應當馬上進行手術。”
胰腺癌,在所有的癌癥種類當中,被人稱之為“癌癥之王”,因為此病具有很長時間的潛伏期,早期若不仔細檢查,很難被檢測出來。
但一旦被發現確診,就有極大概率是胰腺癌晚期。
而胰腺癌又是治愈率最低的癌癥之一,完全可以說,一旦被確診胰腺癌晚期,那么一個人就已經宣布了“慢性死亡”,對于家庭,也有著致命性的打擊。
短短三句話,卻是如此殘酷,讓這一對剛剛開始新婚生活的夫婦面臨著人生最嚴峻的挑戰。
但兩人還未從巨大的震驚與悲痛中緩過來時,醫生又宣布了一個讓人崩潰的消息:“若要進行手術,根據您體內的腫瘤來看,需要對孩子進行取舍,請盡量不要耽誤太久的時間。”
如果張麗君選擇進行手術治療,那肚子里的孩子就必然要放棄。
聽到此話,張麗君再也堅持不住,哀號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后來,在張麗君自述中,她不止一次地表示:“當時聽到醫生宣布這個消息,我很恨自己,自己為什么這么沒有用,連生下孩子的時間都沒有。”
有人說,人生在世,所有事情拆分起來,可以分成兩種,一半是喜,一半是悲,但年僅26歲的張麗君,只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就體驗到了世界上最極致的喜和悲。
她說:“從那天起,很長一段時間后,我心里的燈再也沒有亮過。”
義無反顧
確診后,家里人一直勸導張麗君,放棄孩子,保住自己,之后等到身體康復,還可以重新再要。
張麗君則始終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有時一連兩天都不出門,任憑親人們如何呼喚。
她明白,胰腺癌不同于其他的癌癥,悲觀點說,到了晚期,壓根就沒有治愈的可能。
醫生建議的手術,也僅僅是賭上生命的孤注一擲,術后的存活率低到讓人沒有希望。
張麗君的丈夫韓詩俊同樣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一面是自己尚未降生的孩子,一面是自己病榻之中的妻子,作為一個男人,他體驗到了無能為力的感覺。
在這期間,為能讓張麗君恢復心情,他辦理了長期停職,每天為張麗君準備三餐,費盡心思只為博張麗君一笑,只有等到夜晚,才會對著月亮,流下難過的眼淚。
幾天后,封閉自己的張麗君終于從房間中踏出來,家人們很振奮,認為張麗君終于下定決心,將孩子拿掉。
然而,張麗君卻做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舉動,她換好衣服,翻出之前做過的b超片子,對丈夫韓詩俊說:“今天到了做孕檢的日子。”
原來,張麗君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放棄孩子,在封閉自己的幾天里,她在想的都是如何能保住孩子。
韓詩俊發愣片刻,反應過來,抱住了張麗君,聲淚俱下地說:“比起孩子,我更不愿意失去你。”
隨后,婆婆、公公、媽媽、爸爸等全家親戚都來勸她,現在將孩子引產,等到身體康復,再生也不遲。
張麗君的媽媽表示:“如果要生,她的身體沒辦法再承受手術,會很危險,沒有哪個小孩愿意一出生就沒了媽媽。”
但在張麗君的想法里,她認為,這樣對待一個孩子太過殘忍,一個新生命,卻不能看這個世界一眼,對她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很快,勸導成為了爭吵,最后,情緒崩潰的張麗君義正辭嚴地表示,如果家人執意讓她引產打掉孩子,那么她寧愿從樓上跳下去,和孩子一起死去。
聽到這句話后,家人們不敢多言,而是背地里找到張麗君的丈夫韓詩俊,想讓他再度勸勸張麗君。
當天晚上,韓詩俊站在陽臺上,回想起過去和張麗君種種美好,潸然淚下。
一直以來,張麗君在他眼里,都是一個很軟弱很善良的女孩,在家里,她會撒嬌,她會抱怨,會躺在他的懷里睡覺,像個小朋友一樣;在社會里,她對人誠懇,溫和有禮,還很感性。
但這一次,在明知自己不剩下多少時間時,她卻一改之前的軟弱,態度變得堅定,把孩子生下來的愿望甚至比留住自己的生命還要迫切。
這應該是她唯一的心愿吧。
如果這樣張麗君會快樂,那他應該支持。
想到這里,韓詩俊敲開張麗君的房門,張麗君背對著她,身形是如此地瘦削,韓詩俊心疼地說:“麗君。”
張麗君的語氣則很冷淡:“如果你要說孩子的事情,就請你出去吧。”
韓詩俊眼淚流了下來,他抽了抽鼻子,長呼一口氣,聲音放大幾個分貝:“我聽你的,咱們生下來!”
張麗君猛地轉過頭,詫異地看著韓詩俊,眼淚從她的瞳孔中滑落,他一個箭步撲了上去,抱著韓詩俊大哭不止。
韓詩俊溫柔地撫摸著張麗君的頭,細聲說道:“生下來。”
偉大的誕生
2015年12月,上海某醫院婦產科外,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幕。
本是婦產科的病房里,站滿了一群胰腺外科的醫生,他們來到這里,是為了一個特殊的病人——張麗君。
在得到丈夫韓詩俊的支持后,家里人也同意了把孩子生下來這個決定,隨即,張麗君便搬到了醫院。
在此期間,張麗君孕檢、體檢兩不誤,病房里的孕婦聽到張麗君的故事后,紛紛舉起大拇指,佩服地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在節目組進到醫院跟蹤拍攝期間,張麗君的胰腺癌主治醫師向記者說了很讓人感慨的一件事。
那是在張麗君確診胰腺癌的當天,醫生宣布過病情和手術計劃后,張麗君又跑到了辦公室里,問了醫生一個問題:“我的這個胰腺癌,會不會傳染給孩子。”
醫生回復:“胰腺癌不同于其他癌癥,不會傳染,寶寶不會受到影響。”
醫生說,在等到答案時,能夠明顯看到張麗君笑了一下,看起來如釋重負。
張麗君在剛剛確診的當下,第一時間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可見,張麗君對于孩子的看重有多么地深。
知道張麗君選擇生下孩子再進行手術后,醫生一方面對張麗君敬佩的同時,一方面提出擔憂,如果再拖下去,風險極大,所以孩子不可能等到足月生產,需要提前生產,權衡過后,醫生給出最晚時間——孩子七個月左右大的時候。
雖說是七個月左右,但其中也有很多的變數,如果在滿七個月時就進行剖宮產,手術過程可能會比較艱難,孩子的身體狀況也不敢保證;如果在七個月又一個星期進行剖宮產,手術情況就會樂觀很多,孩子存活率也能大大提高。
但事實是,以張麗君的身體狀況來看,應當是越早生產越好,她的身體已經不能再拖延下去。
很快,到了2015年的12月,孩子滿七個月時間,婦產科科室以及胰腺外科科室的醫生們共聚張麗君的病房,等待張麗君的決定。
在當時,張麗君已經明確感受到了身體的危機,她很猶豫,她想讓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出生,又不想讓自己的生命終結在26歲。
在持久的思想爭斗中,張麗君流著淚做出決定——即刻進行剖宮產。
“我愛我的孩子,但我不想死,我還沒有偉大到把自己的生命放棄,我才26歲。我想把孩子生下來,進行手術,能多陪伴孩子一年就多陪伴一年,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出生后就沒有媽媽。”
得到準確答復后,婦產科醫生立即著手準備,所有人對這件事都很重視,對于醫生們來說,他們接生的,并非只是一條生命,也是一個媽媽的希望。
12月3日,醫院安排張麗君進行剖宮產手術。
所有人都知道此次的手術非同小可,提前三個月出生的嬰兒,身體發育尚未全面,身患胰腺癌的張麗君,又有著許多的隱患,但除了祈禱與祝福,一切只能靠張麗君和孩子。
在全體人員的焦急等待之中,小籠包順利出生了。
而進行完手術的張麗君,睜開雙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見自己的孩子。
在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時,張麗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她微弱地在孩子的臉頰上親了一口,幸福地說:“真好。”
小籠包的健康出生,給了張麗君極大的勇氣,12月9日,在休息了六天后,她就回到了胰腺外科,信心十足地等待著手術。
但就在醫生們對張麗君進行術前檢查時,發現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改變,而這,也威脅到了張麗君的安全。
當天晚上,醫生找到韓詩俊,很長時間的沉默過后,醫生說:“結束手術吧。”
韓詩俊瞪大了雙眼,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這句話,手足無措地問醫生:“為什么?”
此時,醫生眼中也泛起了淚花,他告訴韓詩俊,張麗君的病癥已經升級為胰腺印戒細胞癌,在過去的十年,2000位胰腺癌患者中,張麗君是唯一一個。
對于這種病癥,手術已經回天乏術,再無治愈的可能,她的生命隨時可能終結。
韓詩俊聽到這個消息,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在辦公室里放聲大哭起來。
為什么?為什么?老天到底為什么要把這種噩耗降臨在自己的家庭里,韓詩俊哭得難以抑制,他明白,他和張麗君人生的分岔路,馬上就要來臨。
活在當下
張麗君26歲這年,感受到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但是,悲卻遠遠要比喜的沖擊力更大。
在得知治愈無望后,她搬離了醫院,回到了家里,她想在最后的時間里,陪伴愛人韓詩俊以及孩子小籠包最后一段時光。
她因為化療,掉光了自己所有的頭發,韓詩俊哭著安慰她:“別擔心,以后會長出來的。”
而張麗君則哭得不能自已:“還能長回來嗎,以后還能回來嗎?”
韓詩俊恍然發現,張麗君仍然是個愛美的女孩,她才26歲。
在這期間,張麗君給小籠包錄制了18段視頻,韓詩俊答應張麗君,小籠包每年的生日,都會拿出來給孩子看。
在生命的最后時間,張麗君還有一個心愿,和丈夫韓詩俊一起去旅游。
之前,為了給張麗君治病,家里人把房子賣了,積蓄也花個精光,但為了能讓張麗君滿足心愿,韓詩俊四處湊錢,湊到了一筆旅游基金。
2016年春節過后,韓詩俊便帶著張麗君出國旅游,在旅程中,兩人迎來了兩周年紀念日。
當天,韓詩俊在燭光晚餐的映襯下,向張麗君深情告白,兩人在人群的注視中,擁抱了很久很久。
2016年8月,兩人順利回家。
三個月后,張麗君在家人的陪伴下,停止了呼吸。
老天沒能給這份幸福寫上一個圓滿的結局,但對于張麗君來說,在家人的呼喚下,她走得并不痛苦。
按理來說,到這里,故事就應該結束,但后續的發展,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2021年4月,有人突然公開攻擊韓詩俊,指出,在張麗君去世后,韓詩俊很快便將孩子過繼給了自己的堂姐,還在2017年再婚了。
此說法一經出現,網友瞬間對韓詩俊進行討伐,也對張麗君的所作所為感到惋惜。
一時間,整個網絡鋪天蓋地都是對韓詩俊的侮辱與責怪,謾罵聲不絕于耳。
很快,韓詩俊的律師發表聲明。
原來,小籠包并沒有過繼,一直由韓詩俊的父母撫養,一家四口始終住在一起。
對于結婚,確有其事,但領證時間是2020年的6月,系正當關系,沒有任何網友口中的“婚內出軌”等陰謀論。
而且,韓詩俊的現任妻子對小籠包很是喜愛,拍攝婚紗照時,也一直抱著小籠包。
可以說,整個事件,都是網友純粹臆想而出的陰謀論。
雖然已經解釋了前后因果,但仍有網友認為韓詩俊再婚一事“對不起張麗君”。
誠然,張麗君為了韓詩俊以后能夠有個伴,寧愿錯過最佳手術期也要生下孩子,然而,韓詩俊卻在多年后有了新的家庭,對不起張麗君的真摯感情。
但,在張麗君病重時,丈夫和婆家為了給其治病,義無反顧地賣掉房子,各位能說這份感情是假的嗎?
在張麗君深受病痛折磨時,韓詩俊痛哭流涕,夜不能寐,甘愿用自己換愛人的健康,這份感情不真摯嗎?
在緬懷故人的同時,我們也要做好當下。
人總要往前走,人總要從舊環境中脫離,筆者想,看到韓詩俊再次擁有了自己的幸福,小籠包能得到無微不至地關愛,張麗君也會很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