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士兵突擊》的熱度還在持續上升。
在這部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征兵宣傳片”大獲成功之后,導演康洪雷和編劇蘭曉龍等人,一起去云南游玩,當他們在騰沖時,無意間聽到了當地人聊起中國遠征軍的事跡。
不聽則已,聽完之后,康洪雷驚愕地呆立在當場。
中國遠征軍浴血奮戰的英勇故事,深深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于是康洪雷在心里,就產生了一定要把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拍出來的想法。
回去后沒多久,康洪雷就和編劇蘭曉龍,做出了一份初步的策劃方案。
于是,拍攝中國遠征軍的計劃,正式進入到了準備的階段,在此期間,康洪雷不僅閱讀了大量相關的書籍,還帶著創作團隊,再度來到了云南騰沖。
他們去到了松山戰役,也是中國遠征軍當年打得最艱苦戰役的主戰場。
烈士陵園中,墓碑之上總共有8000多人的名字,康洪雷看到,有老兵相互扶持著,來看望長眠于此的戰友們,據說,在騰沖這個不大的地方,每隔1.5米就埋著一個亡靈。
那一天,正好是清明節。
編劇蘭曉龍找到了一塊干凈的草坪,靜靜地躺在上面,一言不發,在他的腦海中,密密麻麻地浮現出了8000多個不同的名字,這些名字最后連成一串,發出了鏗鏘有力的嘶吼聲。
再次從騰沖回來,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拍攝,進入到了實質性的階段。
就在編劇蘭曉龍埋頭寫劇本的時候,康洪雷導演需要做的事情更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要敲定主要演員,這個不難,畢竟《士兵突擊》的原班人馬,幾乎可以全部進組。
除了王寶強。
當時的王寶強,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作為主演的《我的兄弟叫順溜》,一個是康洪雷導演的這部新劇,但看來看去,適合王寶強的角色,只有豆餅一個。
本來已經答應了康洪雷導演來《團長》客串的王寶強,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行,不過在2008年的2月24日,這部劇還是在云南騰沖正式開機。
但不到兩個月之后,意外發生了。
4月8日,這一天拍攝的戲份,是龍文章帶領炮灰團追擊日軍斥候,煙火師郭巖為了呈現出更好的效果,就試驗了一種新型的煙火,但意外發生了爆炸事件。
該事件導致三人當場受傷,郭巖則因為受傷過重離世。
僅僅12天之后,一場軍民潰退的戲份,原本劇組把拍攝地點,定在了松山的匯通橋,但因為拍攝條件不足,就挪到了火山公園。
可當大量的群眾演員經過橋邊的布景時,這里的廊橋突然坍塌,在場的48名群眾演員受傷,一時間,《團長》劇組需要付出的賠償款,高達900萬之多。
接連不斷的意外,似乎徹底擊垮了康洪雷,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閉門不出,誰來都不見。
但康洪雷終究是“鐵打的漢子”。
面對著在劇組不斷蔓延的絕望情緒,康洪雷挺身而出,以斬釘截鐵的態度,向劇組的所有人員保證,拍攝仍將繼續,直到8月3日,在歷時172天之后,《團長》終于拍攝結束。
慶幸的是,我們終于看到了這部曠世巨作。
該劇最初開分8.3,雖然已處于優秀之列,但是這樣的分數,顯然不能真實反映出《團長》的水準,13年之后,高達9.5的評分,終于為它做了最好的證明。
“這是他們的騰沖,卻是我們的禪達。”
龍文章到底是誰?
其實,導演和編劇早已給出了答案。
在簡陋的軍事法庭上遭遇審判之時,龍文章用長達二三十分鐘的時間,念出了一段長長的地名:“呼倫池、貝爾池、海拉爾和長白山,大興安、小興安、營口、安東、老哈河”。
每一個地名的背后,都是中國那些背脊凹陷的子民。
他們衣衫襤褸,他們居無定所,他們眼眶深陷,因為他們貧瘠,因為他們麻木,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虞嘯卿說:“仗打成這樣,中國軍人再無一個無辜之人”。
炮灰團,是1942年困在禪達小鎮上的一群潰兵。
孟煩了、迷龍、阿譯、不辣、克虜伯,等等等等,他們迷茫無助,不知道該不該打仗,更不知道應該為誰去打仗,他們就像是一群“活死人”。
師長虞嘯卿出現了。
他大手一揮,炮灰團成為了重組的川軍軍團的一部分,并且被空投到了緬甸參戰,但到了那里他們才發現,原來這場戰爭的勝負已分,炮灰團不過是被送上砧板上的魚肉。
一座小屋,似乎將要成為他們最終的歸宿。
此時,龍文章出現了。
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從何而來,可龍文章卻說,他要帶他們回家,從此,一段行蹤詭異,鬼魅般渡過怒江的神奇逃亡之旅,將炮灰團再度送回了禪達。
那個命運中的小鎮。
但等待他們的,不是九死一生凱旋般的歡迎,而是無休止的調查和看守,龍文章,是一個瘋子,一個在法庭上跳著招魂舞的小丑,一個搞軍需的中尉,更重要的,他是一個中國軍人。
龍文章腳下的大地,沉實而厚重,就像那個曾經輝煌,卻已經沉睡百年的古老民族。
阿譯說,他(指龍文章)有罪,可是,如果我三生有幸…
什么?
“(我是說)如果我三生有幸,也能夠犯下他所犯的那些罪行,吾也寧死啊。”
虞嘯卿給了炮灰團一批破爛的裝備,龍文章也成為了真正的川軍團長,可曾經拯救炮灰團的是他,如今帶著炮灰團走向毀滅的,還是他。
龍文章從來都不是一個具象的人。
他的嘴巴一張一合,曾經昏睡百年的四萬萬子民,挺了挺已經塌陷日久的脊梁,睜開那無神的雙眸,看向山河破碎的大地,和斑駁不堪的殘垣斷壁。
在那四萬萬人中,每一個人都不是龍文章,卻也都是龍文章。
但龍文章也確實是一個鮮活的人。
有人形容他是可以上天遁地的“妖孽”,而我也確實從未在戰爭片中看到如此尖銳凌冽的人物,他瘋癲,他清醒,他踏破山河,卻又困于小鎮禪達。
相對于站在云端之上的龍文章,小太爺孟煩了,則是根植于大地之上。
他很多時候怯懦怕死,不能帶大家走出困境。
但孟煩了卻懂龍文章,他能聽懂龍文章說的話,能懂龍文章做的事,可他卻永遠也替代不了龍文章,這就是事實,鐵一般不容更改的事實。
龍文章曾經說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我卻說: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