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了12年,至今這部電影,還被人津津樂道。
那就是《讓子彈飛》。
在12年里,豆瓣上有100萬人為《讓子彈飛》打出了8.9的高分。
這部電影借古諷今,從很多細節中都充滿了象征和隱喻,但是充滿了娛樂性,節奏干凈利落,毫無拖沓感,是一部讓觀眾們看了覺得爽度爆表的電影。
在此之前,姜文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
而這部電影,站著把錢賺了的姜文,告訴了我們,什么他媽的叫驚喜。
周潤發和葛優被騙來
《讓子彈飛》改編自小說《盜官記》。
給姜文寫電影劇本的通常不是一個編劇,而是一個天團的編劇。
這次給姜文寫劇本的是6位編劇,故事打磨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
來來回回改了十多稿,故事線寫了足足五塊大黑板。
電影有過很多名字,叫過《火燒云》,也叫過《何處不銷魂》,最后定稿《讓子彈飛》。
姜文有個習慣,在劇本才完成一半的時候就開始找演員了,完成三分之二的時候就可以開機了。
其余的都是現場改,即興發揮。
做劇本的時候,姜文就想好要請周潤發和葛優兩位大咖出演了。
但是姜文知道,自己找周潤發,葛優出演,人家肯定是要看劇本,得知道要演什么角色。
但是劇本還沒完成,沒辦法給演員看,但是姜文會寫信。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他親自給周潤發寫了封文采斐然、情真意切的邀請信。
在信里面,姜文對發哥是各種贊美之詞,并且說黃四郎這個人物之妙,驚古爍今。
為了能邀請到周潤發,姜文知道光靠贊美發哥還不夠,他還耍了個小聰明,在信里還提到了葛優也將參演。
自己,葛優,加上周潤發,這妥妥的大陣容呀。
并且信在2010年2月14日發給了發哥。
在情人節收到姜文的信,發哥的第一個反應是哭了,原因第一是看不懂,第二,情人節收到姜文的信,發哥心里有點害怕,以為姜文對他有什么企圖呢。
得知有葛優加盟,雖然沒有劇本,發哥還是答應了姜文。
內地喜劇大佬葛優,發哥惺惺相惜,非常喜歡葛優的幽默。
與此同時,姜文也寫封了信給葛優,故技重施,除了贊美之外,說周潤發也將參演。
于是,在沒看到劇本,不知道要拍什么內容的情況下,兩位影帝就已經同意出演電影了。
進了劇組,看了劇本之后,黃四郎的霸氣外露,讓葛優動心,萌生了想要出演黃四郎的想法。
后來,姜文和葛優說,你要是出演黃四郎呢,誰演馬邦德呢。總不能讓周潤發演師爺吧。
葛優想想了,讓周潤發演馬邦德,的確不合適,自己呀還得聽導演的。
周潤發擰巴半個月
周潤發是出了名的敬業,有非常嚴謹的工作習慣。
為了能說好臺詞,在開拍之前,他專門找了一個語言老師,按照劇本教他說普通話。
直到能把整個劇本里他的臺詞一字不差背下來。
結果一進組,到拍攝的時候,周潤發發現臺詞和劇本上的根本不一樣,很多臺詞都是姜文即興發揮的。
角色的臺詞都是當天研究出來的,第二天現場背現場拍。
而每拍攝一次,姜文都會給他拿了新的臺詞過來,一次兩次還能接受。
次數多了,周潤發簡直要被姜文折磨得快瘋了,好幾次都差點和姜文吵了起來。
葛優曾經說過:“在別人那叫劇本,在我們這叫劇紙。”
言外之意,可以隨時修改,隨時作廢。
拍攝了進行了半個月,發哥也不擰巴了,不僅能適應姜文的節奏,而且還和姜文一樣,也自己改臺詞了。
鴻門宴那場戲,發哥說了一句:“師爺高、縣長硬。”
然后姜文和葛優同時接了句:“黃老爺又高又硬。”
這句臺詞就是發哥本人即興發揮的。
還有一場戲,發哥改了三個版本。
一開始,發哥滿臉堆笑地說:“現在請剿匪回家的馬縣長為我們講幾句話。”
隨后一次拍攝時,發哥改成“現在有請凱旋回來的馬縣長為我們講幾句話!”
但顯然還是覺得不滿意,最后一次拍攝時,臺詞又改成“現在有請馬縣長、凱旋回來的馬縣長為大家講幾句話!”
三改臺詞,經過一番推敲,發哥將城府很深的黃四郎的“忍辱”表現得相當到位。
姜文還給周潤發找來了一個“贗品”。
周潤發在戲中一人分飾二角,黃四郎和楊萬樓。
但是楊萬樓并不是由周潤發本人出演,而是由酷似周潤發的替身文祥出演的。
當文祥穿上西裝走到周潤發經紀人身邊的時候,經紀人還給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完全沒有認出這不是發哥,文祥也成十年內扇發哥的第一人。
父親,妻子,弟弟齊上陣
被姜文忽悠來的,可不止是葛優和周潤發。
扮演“假麻匪”的胡軍,也是姜文忽悠來的。
他打電話給胡軍說,“我給你準備了一個巨NB的角色,專門給你留的”。
胡軍當時正在和周韻拍攝《金婚風雨情》,沒有時間。
姜文就和胡軍說,跟你演對手戲的周韻已經被我借回來了,你一個人也拍不了,還不如過來幫我客串一下呢,再說這個角色是特意為你準備的,可牛掰了。
胡軍一聽,有道理呀,就這么答應姜文了。
胡軍是答應了,但是姜文得和導演鄭曉龍溝通胡軍的時間。
于是姜文就和《金婚風雨情》的導演鄭曉龍借人。
鄭曉龍也很聰明,借我的人可以用,那你也得借我用用。
條件就是姜文在《金婚風雨情》里面客串了一個角色,這樣鄭曉龍才同意給胡軍幾天的時間去拍攝《讓子彈飛》。
等胡軍一進劇組就發覺不對勁兒了,首先是給他的試妝,一把大胡子,滿臉假麻子,一點也不牛掰呀。
事后有人調侃胡軍:“肯定是你在劇里和周韻走得太近,姜文‘整’你呢。”
電影里面武舉人這個角色是最早敲定的是孫紅雷。
姜文看中了孫紅雷在《征服》里面的劉華強的形象。
但是孫紅雷沒有檔期,于是姜文就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姜武。
姜文的弟弟姜武
那個時候,姜武剛拍完別的戲,正在在家看電視,這個時候手機響了,姜武一看是姜文給姜武發一條短信,“嘛呢?”
姜武回,“家呢。”
姜文又發一條,“胡子還在嗎?”
當時,姜武剛刮完胡子。
姜武一想,這是有事,趕緊回,“在。”
過了一天,姜文又發了一條,“給我演一個角色”。
姜武回,“妥。”
擔心怕沒有胡子露了餡,姜武就和姜文說,我在家琢磨一下這個角色怎么演,然后咱們見面聊。
等胡子長得差不多的時候,才去見姜文。
姜文和姜武
進了劇組之后,因為由于姜文、姜武兄弟長得特別相像。
姜文的建議是,要讓觀眾看不出來他們兩個人是兄弟,要讓兩個人要辨識度。
于是,整整一天,姜武都坐在鏡子面前,被造型師貼各種各樣夸張的胡子、假發,但效果都不讓人滿意。
最后還是姜武自己半夜在家里想出妙招,把頭發留長燙卷,弄成爆炸頭。
這讓包括導演姜文在內的所有人眼前一亮。
姜武最終以“銀須卷發”的“獅子王”造型出現。
除了老婆周韻,弟弟姜武,在劇中抱著槍打麻將喊“胡了”的,正是姜文的父親。
搓麻將的老漢—姜文的父親
陳坤用激將法獲得角色
陳坤之前一直走偶像路線,很像改變自己的戲路。
得知姜文要拍《讓子彈飛》,而且是大咖云集,陳坤就下定決心一定弄個角色來演員。
在一次酒會上,陳坤看見姜文也在,就走到姜文面前,用激將法問:“您敢用我這樣偶像型的演員么?片子里面有我能演的角色嗎?”
一下子給姜文也整懵了,于是就回答道:“有適合的啊。”
就這樣,陳坤演了《讓子彈飛》中的反派胡萬,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反派,而且還是零片酬出演!
電影中胡萬的形象就是一個仗勢欺人的惡奴,一臉痞氣,氣焰很是囂張。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陳坤一改平常帥氣的形象,,把胡萬當成真實的自己來演,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觀眾們好評如潮。
而搞定廖凡,姜文就用了五句話。
姜文問廖凡在干嗎?
廖凡說,休息。
他接著問,為什么不拍戲?
廖凡告訴他,沒好戲。
姜文便讓他跟著自己拍。
廖凡想看劇本,姜文說劇本還在改,轉而問他會不會騎馬。
廖凡回答,不會。
姜文便敲定,“明天去騎馬吧。”就這樣,事成了。、
于是廖凡和邵兵,就開始了每天雷打不動地開始了上午騎馬、下午健身的“地獄訓練教程”。
兩個月之后,電影一開機,廖凡緊致堅實的肌肉群羨煞旁人。
這也有了葛優那句,“我見過土匪,但是沒見過練塊的土匪。”
和制片人鬧掰
在電影中有一個重頭戲,周潤發、葛優、姜文三大影帝飆戲的鴻門宴。
得知姜文、葛優、周潤發三大影帝史無前例合作時,有好幾家百年老字號的白酒品牌,嗅到了商機。
如果在里頭植入自家廣告,那得帶來多少曝光啊!當時制片人馬珂的電話,都被要求廣告植入的電話打爆了。
有的品牌開出1000萬廣告費,只求能電影中植入酒的廣告。
有的甚至降低要求,不需要獨家,每個大哥喝一個牌子也行。
馬珂有點兒動心,他跟姜文提到了植入廣告的想法。
姜文不同意,理由很簡單:三大哥聊天正起勁,上來一酒瓶,甭管二鍋頭還是茅臺,觀眾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還怎么入戲?”
馬珂非常不理解,對著他說道:那都是實打實的錢啊。這場戲廣告出現幾秒鐘就能掙1000萬,這種事不答應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姜文考慮的是電影質量。
為此,很少跟人紅臉的馬珂跟姜文吵了一架,當時他氣得不想接姜文電話。
最后馬珂大病了一場,兩個人幾乎一個月沒說話,都靠媳婦兒遞話。
像姜文這樣“死板”的導演,他還真沒有見過。
當年,馮小剛的《私人訂制》,植入了19個廣告,平均5分鐘就有一個廣告。這就是姜文堅持的“站著也要把錢掙了”的含義。
所以最后呈現的就是,就是《讓子彈飛》里面的名場面。
姜文為了拍好這經典的一幕,拍了35遍,耗時一個星期。
這場葛優,姜文,周潤發“鴻門宴”的戲一共有8分鐘。
一張圓桌周圍坐著三個影帝,旁邊有三臺攝像機,360度旋轉拍攝,就是為了捕捉到每個影帝的每個細微動作!
耗費的膠片達到了十萬尺,這基本上是一部小型電影所需要的膠片了。
圖片來源微博李羽可
正是因為姜文的堅持,才成就了《讓子彈飛》經典的一幕。
讓所有觀眾都大笑,最后還自發地鼓掌。
在《圓桌派》上姜文談到自己拍電影,沒有預算。
他把拍電影比喻成請觀眾吃飯,既然是請別人吃飯,就得舍得花錢,不能覺得這個貴,那個也貴,得對得起觀眾。
不能糊弄觀眾。
因為馬珂長得胖乎乎,姜文也沒有放過他,讓他在電影里面客串了8歲的兒子。
給投資人發紅包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進軍賀歲檔,與多部大片一起廝殺。
《讓子彈飛》上映11天票房破4億,當時能達到這一成績的只有《阿凡達》。
最后,電影收獲6.7億元的票房,并且也收獲了8.9的高分評價。
在姜文拍攝《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香港英皇的老板楊受成就投資了。
事先姜文也提醒過楊受成,這個不是一個商業片,可能不賺錢。
楊受成說,“哎,我是個要臉的人”。
結果,果然該影片投資2500萬,但是票房不到1000萬。
《讓子彈飛》籌備之初,劇本都沒看的楊受成又來投資。
原因很簡單,因為有葛優和周潤發。
這次,不僅把上次賠的錢賺回來,還賺了很多。
楊受成非常高興,于是想要給姜文發個紅包。
姜文卻不高興:“你是投資人啊!怎么還反過來給我發紅包?”
姜文也是要臉的人,最后他對楊受成說:“大哥,沒人給我過紅包。”
于是,姜文請來了很多人一起吃飯。
在酒桌上,姜文和楊受成說,我不想要別人給我的紅包,我不好意思。如果說,非要表示一下不可,這樣我給您發個紅包。因為你牛,你有眼光,你要投這片。
于是,姜文反過來給投資人發了八百萬紅包。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姜文的翻身戰,因為他不僅導出一部好電影,還賺了不少錢,并且打破了以往票房毒藥的壞名聲。
經典臺詞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所囊括的元素太多,戰爭、人性、哲學、社會現實乃至歷史事件。
電影里面隱喻了當時政權的腐敗,對黑惡勢力、官商勾結的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收獲。
電影中臺詞的妙處,能最精煉、最有力量、最有幽默感的表現角色。
經典的臺詞就像好酒一樣,經得起回味,越回味越有深意。
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
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我就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你給我他媽的翻譯一下,到底什么他媽的叫驚喜!
姜文的作品不多,從1994年《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邪不壓正》,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面僅有六部作品。
《讓子彈飛》電影的開頭,張麻子對著白馬開了一槍,這槍瞄準繩結,打中卻不打斷。
姜文獨特的個性和創作才華,讓很多人感覺姜文的電影看不懂。
姜文曾經說過,立竿見影的答案都是廉價的。
讓子彈飛一會兒,慢慢的,你會懂。
你還記得哪些經典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