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萬茜做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央視綜合頻道中國國家話劇院聯合打造的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戲劇藝術形式,與撒貝寧共同開展時空對話,講述《漢書》背后的故事。節目里,萬茜一人演繹中國第一位參與修撰正史的女史家班昭的青年、中年、老年三個人生階段,三種扮相各有特點又彼此補充,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班昭這位歷史人物的傳奇人生。
對于一人分飾三個年齡階段,萬茜感慨“表演難度很大”,但“希望通過這次演繹,讓大家更多地了解《漢書》,回顧歷史,銘記歷史,習古而鑒今”。
由一個演員演完一個角色的一生是何種體驗?觀看萬茜發布的抖音,我們可以略知一二。視頻中,萬茜隨音樂轉身或揮舞衣袖,每次動作完成后都會轉變一次身份。僅僅用了十幾秒時間,萬茜就把班昭在青年、中年、老年三個人生階段的神韻演出了不同層次。
視頻里,青年班昭從神情到姿態都最為活潑,她輕松昂首笑著,透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信;中年班昭繼承父兄遺愿續寫《漢書》,她微微頷首,身份和人生際遇的多重改變使她愈發沉穩;老年班昭失去了亮麗的容顏,她正立行禮,卻獨有一份經歲月捶打后的大家風范。三個造型從妝容、眼神、儀態都拿捏到位,細節滿滿,讓人印象深刻。
讓同一個人演繹這么大的年齡跨度是很難的,但通過萬茜細膩的表演,觀眾感受到了不同時期班昭的變化。
將不同時期的班昭演繹傳神,需要演員對角色充分共情。在節目正片中有一段古今對望視頻,我們多少能感受到萬茜對班昭這一歷史人物的理解。
視頻的開頭,伴隨蕩氣回腸的古風音樂,萬茜穿著白襯衫,走過卷卷古書,回溯遙遠的歷史時光。
當萬茜路過一面鏡子時,青年班昭也正從鏡子的另一面款款走來,后者披著青綠色漢服,側身凝眸。兩人對視的一瞬,萬茜驚訝中帶著喜悅,青年班昭嘴角微微上揚,隨后立身正對萬茜。班昭柔柔地笑著,眼里閃爍著光芒,正是彼時著書的熱情。萬茜仿佛也讀懂了青年班昭的心愿,她以笑容回敬,眼中充滿了鼓勵與肯定。
萬茜繼續走向第二面鏡子,里面出現老年班昭的身影。老年班昭褪去了年輕時飛揚的神采,多的是經歲月洗禮后的平靜。她的眼里藏著一股內斂的力量,讓人感到莊重而不可侵犯。兩人對視后,相互行禮,隨后,萬茜就化為了班昭。
正是理解了班昭一生不同的心境轉變,萬茜才能在節目中將班昭老中青三代形象詮釋到位。而通過萬茜對班昭層次豐富的演繹,許多觀眾也開始走進這一歷史人物的內心,感受中國歷代史學家代代傳承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而向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大家致敬。
三代班昭的出演讓人感受到萬茜的角色塑造能力,其實她在這方面一直有口皆碑。如在影片
《你好,瘋子!》中,萬茜飾演身文藝青年安希。在一段五分多鐘的長鏡頭里,萬茜僅憑一個人的獨白,挑戰七重人格上身,可圈可點的演技,也讓她獲得第二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項。
在電視劇《第十二秒》中,萬茜再次一人挑戰多角,分別飾演性格迥然相異的雙胞胎姐妹花。一個溫柔賢淑,一個霸氣狠辣,配合懸疑的劇情,讓人看劇大呼過癮。
不管是飾演同一人物的不同人生階段,還是飾演同一作品中性格迥異的不同人物,都非常依賴演員對角色的把控能力。萬茜一人演完班昭的青中老年、在影視劇中一人分飾多角,都體現了她在演技上的靈活度以及對作品和角色的全面理解。
看一個演員在同一部作品中演出不同的狀態,對觀眾來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同時,這樣靈活可塑的演員,也是備受觀眾喜愛的。希望未來能看到萬茜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