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易云音樂中,有這樣一條熱評:
“到底是看了多少遍電影,才能把《Léon》翻譯成《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經典高分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1994年上映的法國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Léon(里昂)”的殺手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1997年6月,電影《Léon》在香港上映時,名字被翻譯成了 “這個殺手不太冷”。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翻譯,網友們眾說紛紜:
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是:這部電影1997年6月在香港上映,而在1994年12月的時候,張學友發(fā)布了一張名為《這個冬天不太冷》的唱片,其中還有一首同名的主打歌曲。
這首歌在1995年囊括十大中文金曲獎等香港音樂獎項,唱片中多首歌曲在香港大熱。
香港人在這首歌全城大熱的前提下,又結合這部電影的劇情,才想出了這個極具“gimmick(噱頭)”的名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陸港臺對電影名的翻譯差異”這個問題。
其實,除了《Léon》外,太多外國的電影譯名在兩岸三地都有畫風截然不同的翻譯版本,下面有一些典型的例子。
陸港臺翻譯的電影名稱對比
1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大陸譯名:肖申克的救贖
港臺譯名:刺激1995(又譯“月黑高飛”)
這部電影是1994年上映的,之所以會被叫成“刺激1995”,是因為在1994年臺灣上映了一部很賣座的影片《The Sting》(直譯為“刺激”的意思)。
為了蹭《The Sting》的熱度,《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直接被譯成了“刺激1995”,可能是想告訴觀眾:去年的“刺激”又來啦;快來看“刺激”Plus版——“刺激1995”……
2
《Zootopia》
大陸譯名:瘋狂動物城
香港譯名:優(yōu)獸大都會
臺灣譯名:動物方城市
3
《The Revenant》
大陸譯名:荒野獵人
香港譯名:復仇勇者
臺灣譯名:神鬼獵人
4
《Coco》
大陸譯名:尋夢環(huán)游記
香港譯名:玩轉極樂園
臺灣譯名:可可夜總會
5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大陸譯名:神奇動物在哪里
港臺譯名: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6
《Arrival》
大陸譯名:降臨
香港譯名:天煞異降
臺灣譯名:異星入境
…
還有很多,像是《三傻大鬧寶萊塢》,香港譯名是“作死不離3兄弟”;
阿米爾汗的另一部作品《摔跤吧爸爸》,香港譯名是“打死不離3父女”,臺灣譯名是“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直接劇透?莫名想到了“我和我的區(qū)長父親”[滑稽.jpg]);
《國王的演講》,香港譯名是“皇上無話兒”;《美女與野獸》,臺灣譯名是“神鬼人獸”;
《洛麗塔》,香港譯名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個典故不要輕易查閱[捂臉.jpg])……
這些電影名差異如此之大,很明顯,并不是翻譯者的水平差異,原因往往涉及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文化氛圍、語言環(huán)境等等方面。
大陸電影名翻譯的特點
大陸從國外引進的電影差不多都是由國內的四大電影譯制廠譯制的,電影譯名往往比較嚴肅,也比較符合嚴復先生的“達,信,雅”的要求。
其中沒有太多商業(yè)氣息的,沒有為了吸引觀眾眼球而出現一些不符合電影主題的譯名。
例如將《Waterloo Bridge》(直譯為“滑鐵盧橋”)譯為“魂斷藍橋(‘藍橋’的典故出自史記,一個悲劇愛情故事,故事結局和電影結局恰好契合)”
還有一些很膾炙人口的翻譯名,像是《亂世佳人》、《廊橋遺夢》、《她比煙花寂寞》……
香港電影名翻譯的特點
香港引進的電影,主要是由商業(yè)公司負責譯制,所以片名翻譯明顯趨于商業(yè)化。
傳統(tǒng)的、嚴格追求本意的翻譯,沒有那么容易吸引人,于是香港對于外來電影片名翻譯大多采用同化翻譯。
同化翻譯又包括了方言諧音法、換譯法等。
前面提到的《瘋狂動物城》被譯為“優(yōu)獸大都會”就是利用方言諧音法,“獸”在粵語中的諧音同“秀”,有優(yōu)秀之意。
《Ghost》被譯為“人鬼情未了”;《Lolita》被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采用的換譯法,根據劇情換掉電影片名,套上香港人更能接受的新片名。
臺灣電影名翻譯的特點
臺灣的電影名翻譯一般會選擇意譯,會對這個電影的片名進行重新包裝。
他們會使用一些抓人眼球的詞匯,雖然這些詞匯可能與電影本身沒有什么聯(lián)系。
同時,臺灣的片名翻譯還特別偏愛“神魔”、“魔鬼”和“神鬼”這樣的詞匯,甚至有時與這類影片無關的也會冠以類似的字眼。
鬼怪文化在臺灣可謂是一直都很盛行,養(yǎng)蠱巫術的坊間傳聞、靈異類的綜藝節(jié)目、奇幻驅魔劇……
*來源:臺灣電影《血觀音》
電影片名在翻譯中帶上此類具有刺激色彩的語言字眼可能也是為了隨俗入流而又醒目吧。
說了這么多,道理我們也都懂,但是港臺翻譯的這些電影名中,有沒有讓你感覺不能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