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武俠片,胡金銓的《俠女》是不能跳過的大山。
當年,胡金銓的《龍門客棧》票房大賣,這讓他有底氣跟老東家要錢投拍他策劃許久的恢弘巨制《俠女》。
胡金銓先用一年多搭景,又在拍攝中為等蘆葦長高暫停不拍。
經常一個鏡頭從早拍到晚都不能令他滿意,導致《俠女》的拍攝周期越拉越長。
公司老板對胡金銓已經花費1500多萬,電影卻連一半還沒有拍到的情況很不滿,便瞞著胡金銓把拍好的部分剪輯上映。
結果可想而知,票房自然慘敗。
電影故事凌亂,劇情沒頭沒尾,很多觀眾看得云里霧里,即使后來胡金銓將《俠女》分為上下兩集,依舊難挽頹勢。
因為在那個時長大都是八九十分鐘的商業片的年代,《俠女》三個多小時的長度顯得格格不入,又是文藝片,帶著天然的劣勢。
《俠女》的失利令胡金銓很失意。
于是在1975年,自己出資帶著重新剪輯的國際版《俠女》參加戛納電影節。
片中的竹林一戰讓所有評委嘖嘖稱奇,一舉拿下戛納技術大獎,順利賣出海外版權,彌補了之前的虧損,成了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胡金銓也因此被當時的電影雜志評為當年的世界五大導演,成為第一個被國際上認可的具有作者性的華語電影導演。
為什么胡金銓能夠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他的《俠女》足夠優秀。
在《俠女》中,胡金銓一直以古人的視角還原古代的樣子,一人高的蘆葦,無春芽的枯樹,吱呀響的破門,掉顏色的墻皮。
以及暗淡無光澤的石獅,爬滿藤蔓的梁柱,雜草叢生的街道,荒涼破敗的庭院,小城的荒蕪盡收眼底。
角色的服裝也不盡是綾羅綢緞,華麗多樣,而是粗布麻衣居多,顏色以深色系為主。
因為不論什么時候都是窮人多,普通差役也不會有多少俸祿,這樣的衣服既耐臟又禁穿,與普通人的生活相符。
這些細節都將落后小城的面貌與眾生相描繪得栩栩如生。
而非現在的影視中的一塵不染,好似古代的每個地方都像現代大城市那樣干凈,看起來很假。
不如《俠女》中真實,電影里的場景就如置身于古代一般,“古典”二字撲面而來。
除了古樸的場景外,《俠女》中的水墨畫風也叫人驚嘆不已。
光影成了電影中的畫筆,把畫面勾勒得特別美妙絕倫,煙霧則是胡金銓的潑墨,用于營造極富氣韻的意境。
鏡頭的不同角度,人物的不同站位,其他物體擺放位置的差異,像水墨畫的點染技法一樣,讓電影的構圖變得絕美。
角色以行走帶景,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渾然天成,都將水墨畫獨有的清秀、淡雅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相融合,使影片呈現出一種詩意的美。
《俠女》中的這種繪畫性高于《龍門客棧》。
比《龍門客棧》高的還有動作設計,相較于《大醉俠》和《龍門客棧》,《俠女》的打戲上了好幾個臺階。
有了對蹦床的合理運用,《俠女》不用再像《大醉俠》那樣借助分鏡頭拍攝細節,再拼接其他鏡頭才能呈現出飛檐走壁的效果。
片中的武打場面干凈利落,動作得起、落、射、擊,角色的進逼、倒退、格擋、移步都不拖泥帶水,就連沒有武術底子的徐楓在銀幕上也耍的一手好功夫。
一部武俠片光有精彩的打戲是不夠的,讓影片立得住還得靠主題。
胡金銓用慧圓高僧這一角色來闡述他對武俠的理解,即禪意,高僧出場的每個鏡頭都禪意十足。
胡金銓采用逆光拍攝,讓鏡頭直視太陽,太陽光成了佛光普照,佛教普渡眾生,導人向善的意味盡顯。
尤其是片尾慧圓流金血后自帶佛光的戲,胡金銓足足等了七天才等到太陽到了演員身后,這才有了圓寂成佛,周身光環的經典結尾。
當然,最讓人大為震撼的當屬僅有五分鐘卻拍了25天的竹林大戰,是以上所有技巧與藝術的集大成。
如果古龍在小說中寫這場對決應該就是胡金銓拍的這樣,三言兩語將場面刻畫得細致入微又引人入勝。
首先是場面調度。
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升降,鏡頭的平拍、仰拍、俯拍、側拍,景別的近、中、全、遠景的變化,以及演員的走位。
再搭配絕妙的光影形成的丁達爾效應,與鱗次櫛比的竹林,以及胡金銓必不可少的煙霧,都讓這場戲意境非凡,每一幀畫面都是大片。
其次是動作設計。
借助蹦床把寫實派輕功的點地而起,一躍丈余的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武打部分變快,少了套招的笨拙,對打更加流暢。
在觀賞性上實現了質的飛躍,也使得之前胡金銓在武俠片中為人詬病的地方得到了補充,武術指導這一職業由此被更加重視。
徐楓竹梢俯沖而下刺死東廠一名侍衛,魯定庵在地面殺死另一個侍衛那段剪輯簡直是行云流水、嘆為觀止,至今都難有其他華語導演可以超越。
楊慧貞先借魯定庵之力一躍而起,再承接數個翻轉、跳躍、抱竹、下降的短鏡頭,之后拉一個遠景,兩名侍衛被伏,隨后立馬切一個近景,手起刀落,對手應聲倒地。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就應該是這樣。
一劍一式、變化無窮、以輕御重、以快制慢、招招進攻、一招斃敵。
胡金銓真是大師,一段五分鐘的竹林戲,讓大家看到了金庸、古龍的所有傳世元素。
后來李安的《臥虎藏龍》,徐克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張藝謀的《十面埋伏》都學了這場竹林戲,但胡金銓畢竟是高山,他們只能仰止。
頗為遺憾的是,胡金銓耗盡心血的《華工血淚史》未能完成。
1996年12月17日,好友李翰祥因病去世,1997年1月,李翰祥從美回臺參與李翰祥的追悼會事宜。
期間,他為安心投入到新片《華工血淚史》的拍攝工作中,便在醫院做了心臟導管氣球擴張,但手術失敗,胡金銓追隨了好友的腳步。
這兩位從影經歷幾乎一模一樣的華語大導演一前一后去世,是華語電影莫大的損失,更是港臺電影從此沒落的開始,現在內地電影也步了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