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痛苦與快樂交織的歲月里,作為一名新聞人,我走過10年路程,”這句話出自白巖松的一本書《痛并快樂著》。該書是白巖松對自己十年新聞人的點點滴滴的回顧。作為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一直給人的形象是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然而,就是這么一位為民請命的主持人,卻遭到了王朔犀利的評價“自以為的真誠,不過是骨子里的做作,沒有過人見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主持生涯
白巖松,1968年出生,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畢業生。1993年,白巖松參與創辦了《東方時空》的節目,不久又推出了它的子欄目——《東方之子》。1997年,身為央視主持人的他相繼主持了香港回歸、三峽大壩截流等欄目,兩年后,又參與國慶五十周年慶典的轉播工作。
之后的他主持了《新聞周刊》、《感動中國》、《焦點訪談》等節目,以其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的喜愛。
除了主持節目,白巖松還多次出版書籍。2001年,他出版了《痛并快樂著》,該書是他從大學時代到而立之年的自傳。之后的幾年里,他又相繼出版了《巖松看臺灣》等一系列書籍。2010年,白巖松出版了他的最新隨筆集《幸福了嗎》,該書一經發售,創下50萬冊銷售佳績。
2015年,白巖松所撰的長篇自傳集《白說》正式發售,該書不僅是白巖松對自己人生的感悟,更是他對作為新聞人的敏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漫長的主持生涯,讓他獲獎無數。1997年,白巖松獲得了第3屆中國金話筒獎“中國播音與主持大獎特等獎。2000年,成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隨后,他更是獲得了一系列央視主持大獎,可以說他的主持生涯一直都是伴隨著鮮花和掌聲,獎項與名譽。
觀眾對他的評價是樸實無華、一身正氣;剛正不阿、為民請命。
王朔評價白巖松
作為呼聲這么高的一位新聞人,理應不應該會有人給予“差評”。可事與愿違,白巖松受到了國內知名作家王朔的發文點評:他自認為的真誠,是骨子里的做作。
王朔的文章還寫道,過去的他認為白巖松的樸實無華、一本正經是對那些嘩眾取寵的節目主持人的正面反駁,可如今,他早已看清,那些白巖松自認為的真誠行為,實際是他骨子里的做作的表現。
如果讀過王朔文章的人都會知道,王朔的文章,其對社會,對人生,有許多獨特的見解,比較犀利,或者可以說精辟。出身不同,決定一個人性格,這是骨子里的東西改不了的。
王朔能什么都敢說和他出身大院家庭有關系,他從小到大可能從來沒考慮過別人感受,也不需要看別人的臉子。這也就是為什么王朔能給予白巖松“一針見血”的點評了。
王朔稱白巖松的斷語和他的自信讓他難以忘記。“坐在第一排,一定,的一切言行舉止,都無時刻透露出他對自己十分的滿意,認為他能給任何事情都給予一個明確的態度和當然的解釋,當他談到自己職業的時候,像一個政府發言人。”
《痛苦并快樂著》作為白巖松的代表作之一,自然而然的少不了王朔的點評。據王朔的描述,他因為朋友的熱情推薦,才到書店買了那本書,想看看里面是不是如他朋友所說“有真東西”。然而看了百來頁,就被擱置一邊了。
白巖松在書中確實真情意切的把他的“痛”和“快樂”表現出來了,但他對民生、國事的“長篇大道”給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就像在聽新聞人講廣播詞。
對于白巖松的自夸,王朔就更不明白了,尤其是他那句“坐在第一排”,無論怎么委婉、客氣,也沒別的詞——自作多情。無論坐在第一排,還是坐在最后一排,都是稱為觀眾。除了觀看體驗差了一些,兩者之間也就沒有其它的差別了。
此外,王朔還談及了白巖松在《東方之子》中采訪余華的行為,他的眼睛始終不看余華,面對對方的認真回答他也只是微微笑作為回應。而他所問的問題更是愚蠢至極,面對他的問題,余華也只能勉為其難的做出回答。王朔始終無法相信這是一個有多年主持經驗的人的言行舉止,與其相信他是一個獨立觀點的表達者,不如相信別人對他的看法:肉喇叭。而且除了“為民請命””等社會共識,不記得他還有過什么過人見解。
網友的點評
王朔的點評引起了網友們的輿論高潮,有眾多的網友參與了點評白巖松的活動中。有網友說反感他是因為足球,他可以喜歡巴薩,可以喜歡梅西,但多次在節目中發表的言論完全體現不出一個客觀理性媒體人的基本素質,還喜歡帶節奏,言論偏激又具煽動性,而且完全沒有過人的見解。
更有甚者給出了這樣的點評:原來覺得白巖松不錯,沒想到一次看他在大學里講演,竟然毫不客氣訓斥一位教授的提問,而且怒斥前人的艱苦奮斗精神。當時我看到他這樣,才真正看清楚這人的真實面目。我覺得這人戾氣如此重,一點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終究是要遭反噬的。
對于那些說白巖松每次也只敢說一些無關痛癢的實話,對于那些更尖銳的矛盾他選擇了無視或者拐彎抹角地淡化掉 。所以在我的心目中他和別的主播無本質區別,但是人們卻給他戴上了“為民請命、正義直言”的帽子。”的人,我想說說的是白巖松已經做的挺好的了,畢竟在這個年代,為民請命也需要極大勇氣的,而他至少是無脊椎軟體里面的泥鰍。
人都具有兩面性,高光一面的背后往往隱藏著虛偽。我們不能總是站在道德高地上俯視天下,不必過于指責一個人。生活中,只有每個人都在扮演著各自的角色,社會才能形成有機的框架。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做地基,更不能都做大梁,總需要有人擔任其他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