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已經辦了五季,這個上星綜藝之所以能火,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能把尷尬寫成段子,既能吐槽他人,又能反諷自己,給大家重壓的生活帶來一絲快樂。
不過,這一季的反響平平,評分也是一再下滑,曾經一度跌到了5分以下,也是這個節目舉辦以來的歷史最低分,目前勉強維持在5分左右,不跌就已經萬幸。
主要原因有兩個:
領笑員沒請對口
這一季領笑員可以說是五季里最差的,周迅和那英雖然在自己的領域里無可挑剔,但是真的不適合這個節目。
特別是周迅,連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表達不清,更別提什么有效輸出,看著她在臺上講脫口秀還要李誕配合的一幕,不只是自己尷尬,也算給《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開了一個不好的開頭。
后面雖然有鳳凰傳奇力挽狂瀾,但終究效果不明顯。第8期又請來劉震云,算是五季領笑員里面說話最多的一個,每位選手表演完,他都會做一番冗長的點評,先不說他的點評不好笑,反正聽了讓人昏昏欲睡。
正是劉震云的一本正經,把整個節目的氣氛搞得很低沉,雖然他北大畢業,還是知名作家,但他那一套理論,真正能聽進去的又有幾個。
看了這一季領笑員的表現,不禁讓人想起了大局觀羅永浩。羅永浩雖然話不多,但每次輸出都是高質量,而且人也風趣幽默,點評不讓人尷尬,梗一個接一個。
更重要的是羅永浩非常冷靜,不會像那英那樣左右別人拍燈,更不會像周迅那樣忘記拍燈,每次拍燈都很沉穩,非常慎重。
沒有羅永浩,領笑員的水平真是一個不如一個,也難怪評分會一路下滑了。
老選手文本和輸出質量不足
眾所周知,一個節目要好看,一定要新人多,而這一季,除了毛豆是比較亮眼的新選手,其他幾乎都是老面孔,甚至還有王建國、龐博這些五季都參加的老選手,先不說他們已經山窮水盡,就算接連爆梗,觀眾也會審美疲勞。
看看王建國第8期的表現,完全僵在舞臺上不知所措,他自己也說已經江郎才盡,可能幫別人改改稿子還行,但自己真的寫不出來,創作本來就是一件耗費腦力的事情,不能怪他們輸出不給力,誰參加了四五季都一樣寫不出來。
像龐博、楊笠完全是在吃人氣紅利,單論文本和輸出,質量都遠遠不足,而且楊笠也說自己最大的困惑就是寫不出東西,好在自己是脫口秀女王,人氣足以掩蓋文本,加上這個舞臺不能沒有她,所以次次都能享受“保送”待遇。
這一季,最大的看點估計就是思文的回歸,但是千年不離“離婚梗”,也是讓觀眾覺得很無趣。
脫口秀老人提到“評分下滑”這件事,很多段子沒有打磨就搬上了舞臺,還有選手在上臺前一天,都不知道寫什么。通常是一篇文章寫了改,改了寫,難怪越來越多的脫口秀演員眼里沒了光。
雖然老選手都拿“評分下滑”這事當爆梗,但似乎也暗示著什么,是不是下一季這個節目真如他們所說不會再辦了?
一切都是未知數,如果領笑員還是與節目格格不入,那觀眾的情緒會激發到頂點,另外還是建議多去其他地方招募一些新選手,這是節目的命脈和收視率保證,老選手當然也不可缺少,但別太多,最好是新老選手各占一半比例。
還是周奇墨最聰明,參加了兩季,拿了冠軍,見好就收!老選手真的可以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