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里從來沒有“循環”和無限重復的一天,有的只不過是主人公在生命彌留之際的幻想和虛無……
當虛無的泡沫被戳破,還是要面對現實!
《回到明天》的鮑健修正并改變了他最后一天的生活以及見到的人,可唯獨沒有改變豆豆,豆豆的結局就是一個死循環,這也預示了鮑健最后的結局。
從第一集的時候,假院長就是暗示了鮑健頭暈的原因。
可惜,真的結局遠比想象的更令人心疼,鮑健被車撞,這一切都是最后時刻人生的總結和循環往復。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小人物的執念,這個執念帶著歡笑和淚水。
鮑健在最沮喪的一天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在他大腦深處,卻更想去彌補這渾渾噩噩的一天,他也曾用這一天去享受,這是人之常情。
享受過,得到過,哭過、笑過,鮑健并沒有得過且過,他的人生完美了,是否遺憾只能留給活著的人評價了。
最后一集有“循環”漏洞嗎?
按照正常的時間邏輯,鮑蕾可以隨意重復改變循環這一天,但是在影視劇最后一集當中,鮑健卻讓豆豆以及他自己看到了“未來”所發生的事情。
預測和看到未來(第二天才會發生的事情)本來在邏輯上不符合“循環”設定,然而他卻看到了第二天才上映的電影,這一幕,似乎也預示了鮑健其實逃離的“循環”卻沒有改變命運。
換句話說,鮑健其實活到了第二天,但是死神依舊降臨在他頭上,這也就是為什么他能看見第二天上映的電影的原因吧。
豆豆用鮑健的眼睛看了電影,然后兩個人都完成了“心愿”。
喜歡上陳曉溪也是男人的小心思
鮑健就是一個比較自我的一個人,而在他最后有記憶那天,陳曉溪似乎比鮑健更任性也更令人討厭,各種收快遞的時候刁難鮑健。
就是這樣的刁難,才讓鮑健喜歡上了她,都說男人越壞女人越愛,這樣的小理論反之其實也成立。
男人有時候就那么奇怪,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反而越想得到。
不得不說陳曉溪很有初戀的感覺,無論劇情的故事多么無厘頭,似乎兩個人在一起的故事都那么合理,沒有覺得有太大的違和感,女主角的選擇無疑是整部劇的點睛之筆。
換個角度看故事的結局
如果把故事反推,鮑健穿著白襯衫躺在床上醒來,醒來后和陳曉溪沒有任何對白的相擁,這就是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情,那么這部劇十二集的劇情就是陳曉溪筆下的故事。
鮑健是一個快遞員,陳曉溪是一個小說作家,兩個人本來就是一對情侶,而在那么一個特別的一天,鮑健送快遞的時候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被刁難,丟電瓶,丟快遞以及最后被意外關在了快遞車上,這一切就發生在真實世界的鮑健身上。
那么,也就是鮑健吃了韭菜盒子,這么一天的狼狽講給了陳曉溪,陳曉溪自然就創作出來這么一個無限循環的故事,醒來的鮑健對陳曉溪其實就是一種深深的感恩,有那么一個人陪著度過最難過的一天是幸福,這世界那么大,總能遇見一個想要的你。
非常傾向于鮑健和陳曉溪就是情侶的結局設定,人們總喜歡把狼狽的一天變成夢,在夢里我們無所不能,在夢里彌補過往。
在夢里想象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次次重復著、享受著,最后畫上圓滿的句號。
《回到明天》果然瀟灑
無論鮑健循環多少天,他似乎都會比第一次要快樂。
人生短暫,唯有瀟灑走一回才不留遺憾。
網劇《回到明天》其實應該以一部電影出現,就是因為活著人的“瀟灑”,所以用網劇的形式呈現這個故事。
相對比電影,網劇的形式不但讓劇情更天馬行空更敞開一些,還能在盡量從多個角度留下更多的“瀟灑”。
如果要以電影的方式出現,勢必會減少主角的鏡頭,不舍得剪,也是《回到明天》的另外一種灑脫和希冀。
從《回到明天》當中有似乎看到了鮑健這樣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人生若能循環往復,笑對生活才是最循環最好的回饋。
人人都喜歡看喜劇,奈何太多的喜劇變成悲劇。
人人都想看圓滿的結尾,可是,大段大段的留白才是人生的真諦。
千萬別祈求能夠把后悔的那一天推倒重來太多遍,最后的結局未必所有人能夠有信心去接受。
人生就是一本書,往往我們喜歡讀它第一遍的模樣,回味再三,又會發現這其中有太多的別離心酸,遺憾的事情常有,改變的機會在整個宇宙的時間節點也只有那么一次。
你希望未來有穿越或是鎖定時間的機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