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絕對算得上是最容易被挑剔的類型片之一了。
當數不盡的經典之作已經讓觀眾對那些最司空見慣的恐怖片套路不再感到恐懼時,這一類型的突破之路就顯得越來越需要技巧了。
如今,要想在恐怖片這個類型里突圍,有兩條路。
(恐怖電影《小丑回魂》劇照)
第一條路是你能想出新的怪招,新的恐怖點,用越來越逼真的技術把氣氛值拉到最滿。
第二條路更難一點,你得能從最稀松平常的故事里,把那根平時不太會被人們注意到、但一旦講出來就總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線挖出來。
用這根故事線索將那些最經典的故事模式重新包裝一遍,勒住觀眾的脖子。
(恐怖電影《招魂》劇照)
這時候,觀眾才會猛然意識到,恐怖之物有時未必是遙遠的、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東西,它可能就在你身邊,只是你疏忽了。
越是這種日常的情節,一旦被放進一個精致的恐怖片故事里被重新講述,就越能讓你覺得毛骨悚然。
在這一點上,《珀爾》絕對算得上是今年的恐怖片佳作。
沒有鬼怪,也沒有超自然力量,甚至沒有夜戲和最經典的jump scare。
《珀爾》的恐怖效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把你最熟悉的美國小鎮式的溫情故事,來個徹底的反寫。
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住著女孩珀爾和她的父母三人,珀爾的丈夫新婚未久就參軍去了,留下年輕的姑娘幫助父母料理農場的事物。
對于這個女孩來說,人生目前最大的夢想就是盡快找辦法離開這個農場。
無論是去城里的電影院和放映員情情愛愛也好,還是和閨蜜一起去報名參加歌唱比賽也罷,抑或在回家途中對著路邊的稻草人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對于青春期的珀爾來說,逃離故土,去往更大、更充滿未知的世界簡直是在正常不過的心理訴求了。
不過對于珀爾來說,這個青春期的心愿逐漸開始變得扭曲起來。
主要是因為在這個閉塞而單一的農場環境里,少女的一腔心事完全無處訴說。
父親是早已殘疾癱瘓在輪椅上,全身只有一雙眼睛能動的植物人;母親則孤獨著經營著農場,照顧著女兒和父親,老太太甚至已經因此有些變得歇斯底里起來,總是忍不住把自己生活中的苦轉變為對女兒的無端指責與挑剔。
在周遭的生活環境里,珀爾可能只要稍微努努力,就能從放映員和閨蜜身上窺見更廣闊的生活是有多么美好,但父母農場的圍欄不僅關住了動物,也關住了少女。
一般的童話故事里,劇情的走向無非是農場女孩愛上了城里來的帥氣放映員,最終以非常瑪麗蘇式的方式被放映員解救,共同奔赴向美好的生活。
更現實一點的故事版本,則大概會類似于梅姨與伊斯特伍德的《廊橋遺夢》,人過中年,雖然依舊會被不經意間闖進生活的那個人打動芳心,有一剎那想要擺脫眼前所有的責任,所幸隨他去吧。
(《廊橋遺夢》劇照)
而冷靜下來之后,最終屬于成年人的選擇只剩下為了責任而放棄,相忘于江湖,默默在心里留下一個美夢,然后重新回到家庭的庸常里。
但很顯然,《珀爾》想說的是另一種曾無數次在普通人腦海里閃現,又最終被理智與良知掐滅的可能性。
可往往,正是因為你無數次的曾經掀起過這魔鬼般的念頭又吞沒它,才更能在內心深處理解珀爾的痛、進而被她帶著釋放這種壓抑已久的情緒。
沒有什么會比你聽了一整個童年的童話故事更能讓你感到溫情脈脈、充滿夢幻感的了。
同理,當然也沒有什么直接在你面前顛覆童話故事來得更恐怖了。
雖然頂著《X》前傳的名頭,但《珀爾》在故事性上卻相對獨立,并不妨礙觀眾跳過正傳直接看前傳。
甚至如果你先看《珀爾》,再看《X》,嘗試著一晚上關著燈按順序連刷兩部恐怖電影,你的觀影感受會更暢快淋漓,細思極恐,繼而徹夜不眠,躲在被窩里數羊,數著數著就夢見珀爾殺羊……
影片中,珀爾最初覺得,阻撓她擺脫生活現狀的人是父親,這個坐在輪椅上的老頭,和一個植物人、甚至一個死人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
珀爾想的是,父親死了,母親也許就解脫了,母親解脫了,自己也就解脫了。
順著這個念頭捋下去,珀爾覺得似乎把輪椅上的父親推進河里喂鱷魚,拆散這個家庭,然后順勢一走了之并不是一件多么需要猶豫的舉手之勞。
但冷眼旁觀一切的母親不僅制止了珀爾的行為,還看穿了珀爾的內心邪念,不僅看穿了珀爾的邪念,還對女兒施以冷嘲熱諷。
于是珀爾把對父親的怨氣轉嫁到了母親身上,兩人爭吵、廝打、母親衣服著火,珀爾情急之下一盆熱水澆了上去……
在本片中,編劇最體現存在感的情節點恐怕正在于這段母女爭執戲里,為了完成恐怖片的敘事主題,編劇在此處的情節設計并不高明。
他并沒有保證故事始終處在足夠真實和客觀的語境中,而是在這關鍵時刻忍不住動手幫了筆下的角色一把,為她制造了一場擺脫愧疚感的“意外”。
這種偶然及意外帶來的對至親之人的傷害,幫助珀爾推開了徹底成為惡魔的最后一道大門。
曾經美好的愿望,最終成了小女孩心頭的執念,她的一路殺殺殺,最終甚至并沒有妨礙她能夠充滿理智的坐在閨蜜面前,用五分鐘的獨白完成了對自己之前行為的懺悔,順帶為自己的進一步癲狂找到了十足的借口。
她沒有選擇讓閨蜜活著離開農場。如果說之前被殺的每個人都有意外因素,或不得已而為之,那么當珀爾一斧頭一斧頭的砸死閨蜜時,她就已經開始徹徹底底地做好享受殺戮的準備了。
值得玩味的是,珀爾雖然做了一系列可怕的事情,但依舊沒有改變編劇一開始就為之設定的那個單純的心愿:
她想等丈夫回來,一起構建一個完整的家庭——哪怕這個家庭里的父母都已是死去的尸體。
(珀爾將父母的尸體重新擺在桌邊,組成新的家庭)
如果你熟悉好萊塢的經典電影,大概對于《珀爾》這個故事中這套所謂的丈夫在外征戰,年輕的女孩在故鄉殷切等待的敘事套路不陌生。
舉個最經典的例子,1993年朱迪·福斯特主演的《似是故人來》中,丈夫杰克舍下妻子勞瑞外出參加南北戰爭。
(《似是故人來》海報)
多年后,杰克昔日好友假扮成杰克回鄉,照料勞瑞的生活。比起真杰克,假杰克不僅人品大爆發,博得村中眾人的喜愛,更是與勞瑞情投意合。
在《似是故人來》的敘事邏輯中,無論是真杰克還是假杰克,丈夫都被塑造為一個相當完美的角色,真杰克離鄉的理由是為了參軍報國這樣的宏大愿望。
回鄉的杰克則儼然又成了最合適不過的農場主,為人處世樣樣讓人如沐春風。
(《似是故人來》劇照)
且無論此人是真是假,女主角勞瑞都是一個會愛上這位丈夫,對丈夫傾心相付的客體。
而《珀爾》指出了這類故事一直以來都被忽視的維度——當丈夫離家參軍時,那個在故鄉苦等的妻子,既然是年輕而美貌的,又怎會不對這枯燥如活守寡的生活不產生一絲動搖呢。
少女天真浪漫的性格因為被周圍環境和禮教的壓抑而最終扭曲成惡魔般的暴戾,在最普通、最司空見慣的生活模式里,一個再純真的人,都有會被扭曲成魔鬼的可能,這才是本片真正想要傳達的恐怖主旨。
當整部劇都并不存在“鬼怪”這類恐怖片最依賴的超自然恐懼物時,壓力顯然就全到了女主演米亞·高斯身上。要知道,扮演一個鬼可遠不如表演一個天真的小女孩是如何變成殺人狂魔的難度高。
米亞·高斯成功地在同一張臉上呈現出了小女孩內心天真單純的一面,以及隱藏地更深的暴力而邪惡的一面,并成功地通過那段五分鐘的獨白讓觀眾相信這么一個小女孩是如何一步步地說服自己的:
當所有人都在阻止她或忽視她的夢想時,她內心對逃離農場的愿望越強烈,就越會相應地對阻擋她的人越憎恨。
(《珀爾》的女主演米婭·高斯)
《珀爾》的故事本身并不復雜,比起《X》來,這部前傳的血漿部分其實并沒有那么多,它更像是殺戮大戲開場前的一段暗黑舞臺劇,向觀眾交代大反派是如何一步步墜入深淵的。
但故事本身所設定的時代背景:上世紀初期,大流行病與世界大戰導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嚴重打破,高壓和窒息的生活環境激發起人們內心的惡念——少女最美好的青春期因為這種高壓環境而被嚴重扭曲,以至于她直接選擇將最純真的情感扭曲為暴戾。
在當下,設計如此這般的故事時代背景,其隱喻與象征意義顯然已經不言自明。
周遭的世界有無數個理由告訴你,這么做是為了你好,請你不要抵抗,不要覺得不公,請你認清現實。
可沒人關心小女孩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沒人想要真正無私而浪漫的給予她愛情或親情,也沒人真的尊重她精心準備的舞蹈……
(《珀爾》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紀初流行病肆虐的美國)
略微細思極恐一點的品味這部恐怖片的內核的話,它想表述的其實是一直以來,被反復敘述的童話故事中,那些最脆弱不堪之處——我們永遠不吝嗇于懷著最浪漫、最單純、最天真的心態為他人的人生想象一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處處滿足著世俗大眾人人認可的主流觀念,處處彰顯著我們認為一個幸福人生該有的樣子。
珀爾周圍的人,為珀爾的人生想象了一個看起來無比完美的故事結局:在農場陪著父母安安分分的工作,等丈夫從軍回來,然后和所有妻子一樣,相夫教子,在農場里繼續延續這平安的生活。
但我們似乎很少會有人真的去問珀爾——你真的喜歡這個為你而設計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