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我們好聲音2022》的收官,會令大眾一年之內不會再看到新的“導師盲選”、“搶人大戰”等“好聲音”經典場景的出現。
但時隔僅僅一天,浙江衛視就給大家帶來了驚喜:《我們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特別”上演了。
在今年,《我們好聲音》節目似乎遭遇了開播以來最大的“瓶頸”,不少網友紛紛以吐槽、質疑甚至批評的聲音表達了對“我們好聲音”的不滿。
4.2分的豆瓣評分,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好聲音2022》蓋棺定論。
然而《我們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的播出,在“好聲音”與越劇達成“共識”與共贏的同時,也凸顯出節目組開闊的眼光與靈活的思維。
以好聲音為形式
學員、導師、模式仿佛是使《我們好聲音》馳騁于內娛領域的“三駕馬車”。
對于《我們好聲音》來說,每季都會迎來新的學員,每季也都會有導師的更替,但只有模式,成為該節目的內核,基本保持不變。
而“導師轉身”、“搶人大戰”、“學員對戰”又為“我們好聲音”的進行模式打好了極具特色的框架。
那么,通過這個框架的移植與嫁接,會否讓另一檔以其為“骨干”的綜藝節目更好的發展?
而這樣的框架又能否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呢?
《我們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以越劇藝術為內容
流行與藝術在平民舞臺上的結合,其實已經不止一回。
但流行音樂節目的模式與戲曲藝術的內容的結合,《我們好聲音》越劇特別季應該是電視領域的開先河之作。
它并不同于《我們的歌4》中蕭敬騰與張淇以京劇開腔的《武家坡2021》,前者是一個篇章,后者則僅是一出戲。
前者以越劇藝術為目的與核心,后者則僅以京劇藝術為手段和“包裝”。
《我們好聲音》越劇特別季,這一名稱背后,《我們好聲音》并非“主語”,越劇特別季才是中心。
當人們把電視打開,浙江衛視的圖標下,熟悉的四張轉椅呈現在大眾眼前時,熟悉的氛圍立即襲來。
但當轉椅轉開,茅威濤、方亞芬、陶慧敏、鄭云龍四位導師中的三位以古裝亮相時,人們又會為這樣的裝扮所疑惑。
于是,新潮與傳統,流行與古典便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張力。
這樣的張力,足以讓好聲音的粉絲與越劇藝術的觀眾形成各自領域的勢力擴展,從而讓越劇藝術更具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