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剪輯能夠影響電影的節奏,營造故事所需的氛圍。
正如希區柯克電影《精神病患者》中經典的“浴室殺人”情節,在這個不到一分鐘的段落中,導演選取了幾十個不同角度的鏡頭,雖然這些鏡頭當中沒有一個鏡頭顯示出刀刺傷了人物,但是因為導演高超的剪輯技巧,加速了電影的節奏,使觀眾陷入恐懼的心理當中。
成功的剪輯不僅能夠帶動電影本身的節奏,還能根據劇情的需要分割鏡頭創造時空,是電影語言的重要方式。因此,犯罪電影拍攝中,從兩方面看參與敘事的剪輯技巧,大有講究。
營造緊張氛圍的連續性剪輯
在犯罪電影當中,與犯罪情景里一方壓倒另一方的勝利不同,追逐戲表現的是不同利益集團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的激烈沖突。被追者擁有的砝碼是追逐者想要得到的東西;追逐者力氣或立場占優勢,但爭奪的核心被對方掌握。
兩者在動態平衡中相互較量的場面,在電影中往往采用交叉剪輯的手法。交叉剪輯是導演掌握的一種獨特的手段,用來在銀幕表現形體的矛盾沖突。
通過交叉剪輯中的雙方追逐,觀眾看到了在同一個場景、不同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被激化。
從格里菲斯進一步把交叉剪輯發展成熟開始,電影的追逐場面組接時常常是上一段是追逐者,下一段接被追者,把互動雙方都展示在鏡頭當中。
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采用反應的鏡頭——通常是一個旁觀者靜態的形象——插入行動的鏡頭,造成視覺的對比,從而加強了動作的效果。
在電影《追兇者也》當中有一段劇情是與主人公宋老二追查兇手有關。根據摩托車這一物證,宋老二找到了正在家推著死者摩托車的王友全。宋老二先是隱藏起來,找準時機想要抓住王友全,最終卻被村民攔下,王友全逃跑。
因為電影中采用了多視野的敘述,上述的相關劇情在電影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以宋老二的視野來講述的,在98秒的時長當中,導演28個鏡頭講述了整個追逐的場景。追逐場面第二次出現是以王友全的視野講述的。
因為王友全的視野鏡頭出現時間晚于宋老二的視野,所以導演在第二次講述時,去掉了第一次已經出現過重復的鏡頭,但是通過兩次不同的剪輯可以看出節奏感的區別。
在這次敘述當中,5個鏡頭時長都較長,追逐主要依靠畫面內人物的走位和畫面外攝影機的運動。除了時長之外,沒有產生緊張感的主要原因在于,此次剪輯偏向于王友全個人經歷,沒有宋老二的單獨鏡頭,構不成旗鼓相當對陣雙方。
消解暴力的省略式剪輯
每種類型電影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電影元素,犯罪電影中的暴力不同于其他類型電影中的“花拳繡腿”。在犯罪電影當中呈現的暴力給人一種血腥感,引起觀眾的恐怖情緒。
與昆汀·塔倫蒂諾大面積流血的暴力美學不同,中國的犯罪電影中流血只是作為人物的受傷和死亡的一種象征,流血是有節制,甚至于是少量的。
與吳宇森激烈的槍戰對打不同,大陸犯罪片是由外部沖突來展現內部沖突,暴力是一種直接有效的外化方法,所以即使有正面對打也是克制的、含蓄的。中國大陸犯罪電影在針對一些暴力性鏡頭,特別是場面當中可能存在人物的流血和死亡時,導演往往選取近景和特寫來表現當時人物的情緒,挖掘人物內心活動。
特寫鏡頭將主體從周圍環境獨立出來,通過特寫鏡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目光、神態特點,很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在一些激烈的畫面時,往往采用全景和遠景遠距離觀看人物的行為動作。全景鏡頭具有描述性、客觀性的特點,攝影機和觀眾一起去發現物體和人物。
全景鏡頭拉開觀眾與暴力的距離,降低暴力場面的沖擊性,規避了大部分殘忍的、毀滅人性的畫面出現在畫框內,配以畫外音來補充畫面缺失的不足,以此擴展畫外空間,留下空白給觀眾在自我接受范圍內自行想象。
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暴力場面既使更多觀眾能夠承受暴力畫面的沖擊,也給觀眾在視覺上的產生留白,促使其在畫外音的幫助下在腦海中填補。
總之,影片通過不同景別的選擇消解了暴力,但又保留暴力的場面,在通過電影審查的條件下,制造犯罪類型電影的視覺奇觀。
在《心迷宮》影片的主題主要是圍繞著人性的復雜進行討論,相對于激烈的外部沖突,激烈的內心沖突才是影片想要突出的重點內容。故而,在暴力發生的場景當中都是含蓄而克制的。
《心迷宮》當中有一場戲是大壯在買葬禮用具時,在路途中碰上了回家的陳自力。陳自力在大壯的車上睡著之后,大壯便起了殺心。電影用近景和特寫鏡頭表現了大壯在做出殺人決定時的猶豫,在車門前拿出的手鐲時的徘徊。
他之后在地上撿起的石塊時,分成了兩個特寫鏡頭,一個鏡頭是石塊,另一個鏡頭是大壯,石塊即將要成為殺人的兇器,大壯即將成為兇手,暴力場面的兩種元素都已具備。
觀眾或許已經在預測兇手手持兇器行兇的場面,而石頭作為一種鈍器,如果參與到暴力行為當中,場面將會比利器看起來更加的殘忍和血腥。
為了消解暴力,導演在人物舉起石頭想要砸下去行兇時,景別從特寫換到了全景,使觀眾從遠處來看行兇場面,“我們”突然從參與者變成了旁觀者,有效緩解了暴力場景帶來的沖擊。
《心迷宮》肖宗耀失手將白虎推倒在地,白虎倒在地上的死去,畫面在展現這一段的故事進程時,先是拍了肖宗耀和黃歡的近景,然后是一個遠景展現肖宗耀和黃歡看到白虎死去的畫面。
一個人倒在地上致死的最大可能性就是腦袋磕到了石頭上面,這將是一個血腥的場面。
為了觀眾能夠接受人物突然的死亡和血腥的場面,導演用近景讓觀眾看清了黃歡和肖宗耀的臉部表情,再以遠景拍攝兩人呆滯地看向白虎的方向來交代整件事情,讓觀眾在猜測發生了什么樣的轉折之后,避免直接看到刺激性場面,而代替以遠觀者的視野來接受這件事情。
在一些把暴力場面作為重要的敘事環節的電影當中,暴力仍然是含而不露的。
《嫌疑人X的獻身》中,有一段唐川講述了石泓在橋下殺死流浪漢的情節。在石泓砸流浪漢的臉時,先是選取的近景,石泓舉起了手中的錘子,然后利用推鏡頭逐漸向石泓的面部推進。
在整個畫面中并沒有出現受害者的臉,只能從石泓揮動錘子的動作判斷出他現在正在行兇。
導演選取近景,規避了受害者要接受重擊的臉出現在畫框內,削弱了血腥場面帶給人的不適,但這不影響畫面的表意功能,觀眾能夠通過錘子重擊的聲音把畫框中未展示的部分補充完整。
《白日焰火》中梁志軍在拐角處殺死警察王隊的情節,這里地處窄胡同的拐角處,整個寬度一米左右,中景就能夠包含人物以及周圍的環境。在梁志軍第二次把王隊用冰鞋擊倒之后,鏡頭沒有改變,以一個固定鏡頭拍攝,但是人物在畫框內部運動,攝像機從能夠拍攝人物的膝蓋以上的畫面,變成了梁志軍起身時能夠拍攝到肩膀以上。
以梁志軍作為參考系,畫面成為了近景,正在受到傷害的王隊倒在了畫框之外,只能夠聽見冰刀殺害他的聲音。從畫面中濺出的血可以想象到,行兇場景是一幅充滿暴力的畫面,所以行兇場景在畫框之外,影片以畫外音的方式來擴展畫面。
《暴雪將至》當中,余國偉在雨中把宋軍帶到連環殺人犯拋尸的草垛旁邊,從余國偉第一次用鐵棒打宋軍的鏡頭進入余國偉正式行兇的場面。在這個暴力情節當中沒有直接表現余國偉擊打宋軍,導演有意將擊打的一組動作分為:余國偉舉起鐵棒;宋軍受到重擊大聲喊叫,稍稍降低了暴力的程度。
但即使如此,因為余國偉行兇時間較長,并且出現了宋軍滿臉是血的鏡頭,近景和特寫較多,觀眾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所以在其中插入了遠景鏡頭。
這個長達1分56秒的暴打直至宋軍死亡的情節,中間穿插了7個遠景鏡頭,其中包括2個遠景鏡頭的內容是兩個路人看到余國偉正在行兇,提醒觀眾“我們”只是旁觀,并非是參與者。
《南方車站的聚會》電影中有關人物沖突場景的處理是不同的。在講述貓眼貓耳兩兄弟不滿于周澤農占據有利的偷車地區,雙方發生了沖突的故事情節中,加入了表現主義的技巧,畫面剪輯在一起營造出了緊張的氛圍。
沖突是從黃毛朝貓耳開了一槍開始的,全景中雙方廝打在一起。畫面接著拍攝的是打斗雙方領導者目前的狀態:中景畫面的周澤農還未從這一突轉的場景中反應過來,觀望兩隊人的打斗;全景中貓眼捂住貓耳流血的傷口。
場景又變成了近景的打斗,看不清楚具體人物,只是眾人扭打在一起的畫面,跟著兩組觀望打斗的中景。這一部分的鏡頭時間相對較長,內容傾向于敘事。接下來的這一部分,導演剪輯了8組特寫鏡頭,畫面主要是打斗的具體情況。這幾組特寫鏡頭中,敘事變得慢了下來,他們的主體功能在于表現。
影片把打斗中變形的人臉、怪異的造型、人不同尋常的站位剪輯在一起,采用表現主義的風格將場面的血腥暴力表達出來,既突顯出打斗場面的混亂激烈,又削弱了暴力畫面的沖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