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殷亭如突然得知自己丈夫黃穎恒去世的消息,她前往醫(yī)院,嚎啕大哭:“你怎么就這樣走了,我和兩個女兒,在美國應該怎么生活?”
當時的殷亭如面臨著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回國。”她認為:“人這一輩子老了,還是要落葉歸根。”
此前她丈夫在美國有穩(wěn)定的工作,她從來沒有回國的打算,現(xiàn)在丈夫死了,她和美國之間唯一的關系就斷了。
“第二就是留在美國生活。”但是她在美國孤兒寡母,無親無友,生活只會更難以為繼。
面對這兩個選擇,殷亭如經(jīng)過了一番激烈的內心交戰(zhàn)后,還是艱難地選擇了后一種。
一
1955年,殷亭如出生于上海市一個高級工程師家庭,家中人全都是在研究所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
小時候的殷亭如看著父親在家里的書房畫設計圖,她對工程師這份職業(yè)產(chǎn)生了好奇心,不過,她并沒有延續(xù)父輩的職業(yè)。
她的命運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
1973年,她響應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前往農(nóng)場進行勞動,在農(nóng)場的生活非常艱苦,每天都要插秧干活,磨破了她一雙細嫩的手,讓她疼得淚如雨下。
當她聽說進入宣傳隊文藝表演,可以減少勞動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前去報了名,跟著宣傳隊走街串巷。
表演了幾年舞蹈,心中也悄然埋下了一顆文藝的種子。
等社會大環(huán)境恢復之后,殷亭如重新回到了上海,由于長相美麗,她被選中和其他幾名女模特一起,參加一檔沙灘掛歷相片的拍攝。
在拍攝的時候,旁邊一個女人一個不留神,跌倒在地上,殷亭如趕緊伸出手,把她從沙坑里面拉了出來,她們都忍不住咯咯嬌笑了起來。
而這一幕,被不遠處的一位導演滕文驥看在眼里,他此次來到這里,正是為自己的新電影選角,他覺得殷亭如的舉手投足間,都跟他新片《蘇醒》的角色非常貼合。
所以,在殷亭如結束了這次沙灘掛歷的拍攝后,就接到了來自滕文驥的邀請。
殷亭如看完了滕導遞過來的本子時,心里有些激動,但是當她得知,自己的搭檔是著名演員陳沖之后,卻犯了難。
她小聲說道:“自己或許無法適應這一角色的拍攝。”
畢竟當時的她還沒有進入演藝圈,而她的搭檔又是早已在影壇大放異彩的陳沖,她感到有些自卑。
在滕文驥的極力勸說下,殷亭如還是進入了劇組。
好在,她最終還是游刃有余地完成了拍攝,并且大放異彩,有了更多拍戲的機會。
1982年,殷亭如在影視界已經(jīng)有了一些名氣,她在劇組收工的時候,和好友去黃浦區(qū)的南京路步行街逛街。
她看中了一條漂亮的毛衣,毛衣是軟糯的針織風格,設計別具特色,在毛衣的前面還描繪著三朵花的造型。
看到這條毛衣之后,愛美的殷亭如愛不釋手,將毛衣拿在手上反復地端詳,試圖買下它,這新穎的圖案,也不容易和其他人撞衫。
但是好友看到這毛衣的圖案后,卻忍不住連連搖頭,表示說:
“你看這毛衣的三條開口都在前面,花朵葉片很尖銳,像是一把尖刀一樣,直刺心胸,這根本不吉利啊!”
而殷亭如當時卻不以為然,她心想,好友此言只是多慮,只是說明她太迷信。
于是,殷亭如嘲笑了好友的迷信,并且把這條毛衣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并且?guī)е黄疬M了片場,拍了一組雜志的新封面照。
當時的殷亭如并沒有想過,好友那一番虛虛實實的話語,竟然會一語成讖。
1984年,殷亭如進入了《鄉(xiāng)思1985》劇組,當時和她搭檔的是演員張國立。
張國立高大英俊又帥氣,一見到他,殷亭如就不由地羞紅了臉。
張國立說殷亭如短發(fā)更好看,更有精神氣兒,聽了他的話語,殷亭如果真去理發(fā)店剪了短發(fā)。
一年之后,殷亭如心里面萌生了一個嶄新的念頭。
她想前往美國去進行留學深造。
在國內,她的事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瓶頸期,她想要更上一層樓,就只能夠到外尋求突破。
不只是因為事業(yè)停滯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殷亭如已經(jīng)看淡了舞臺和娛樂圈的勾心斗角。
索性想出門逍遙地游玩一遭,逃避在國內娛樂圈的風波。
殷亭如先是申請到了紐約州立大學的電影專業(yè)進行學習,在理論知識得到了鞏固之后,殷亭如又進入到俄亥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在校期間,她也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
恰逢有一部香港電影《大明星》前來美國進行拍攝,給用遞來了拍攝邀約,殷亭如很快就點頭答應,參與了這部作品。
電影中的殷亭如飾演一個女學生,在逆光下美得不可方物。
出演完這部作品后,殷亭如就在中國的影視圈中半隱退了,返回學校繼續(xù)學習。
二
在美國,殷亭如遇到了一個叫做黃穎恒的工程師。
當殷亭如在派對上看到他的時候,他穿著一身灰色西裝,脖頸上系著一根紅領帶,頭發(fā)理成寸頭,一看就是一個斯文儒雅,值得信賴的男人。
看到他的瞬間,殷亭如想到自己身為工程師的父親,心里對他有了好感。
彼時的黃穎恒也被她美麗的面容吸引。
當時的殷亭如穿著十分樸素,素面朝天,穿著一條從小商店買來的毛衣,把頭發(fā)扎成馬尾辮披散下來,但是這仍然不能夠掩蓋她的美貌。
黃穎恒忍不住心思浮動,看她的眼神里面多了一絲深情和驚艷。
1987年,殷亭如和黃穎恒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殷亭如閉著眼睛、仰起頭,親密地吻著黃穎恒。
她并沒有感受到,在自己新婚的典禮上,還有一道不懷好意的目光在注視著他們,婚姻的陰霾如影隨形。
那道目光,卻是一道死亡的陰影。
婚后的殷亭如和黃穎恒在美國西雅圖海岸定居,西雅圖氣候濕潤,風景秀麗迷人,殷亭如逐漸成長為一名教師,教授外國學生中文,偏離了自己原本的職業(yè)。
不僅如此,她還和黃穎恒生下了兩個女兒,分別取名為黃斯蒂芬妮和黃達莉亞。
兩個女兒在殷亭如的照顧下,成長得很乖巧,殷亭如開始花費更多時間考慮女兒的教育。
平常偶爾出門逛街,為女兒和丈夫挑選合適的服飾,過起了平靜的小日子。
然而這樣美好的生活突然戛然而止。
那一天,殷亭如突然得知了一個消息,她的丈夫因為突發(fā)疾病,住進了醫(yī)院。
得知這個消息之后,殷亭如一時慌亂之下,向幾個學生的家長發(fā)出通知,要暫停當天的學習。
并且迅速根據(jù)電話接線員提供給她的地址,迅速趕往醫(yī)院。
剛到醫(yī)院的時候,她失魂落魄地接到醫(yī)院要求去太平間認尸的消息,看著最愛的丈夫變成了一張冰冷的臉龐,殷亭如不由地淚如雨下。
在痛苦地思索半天后,殷亭如喃喃自語道:“僅憑我也可以在美國生活下去的。”
在殷亭如的心里,她國內的家人們都已經(jīng)不在了,她回家鄉(xiāng)可能會面臨異樣的目光,被人戳脊梁骨。
何況她早就過了年輕貌美的時刻,想再次進入演藝圈很困難,回到國內,會面臨更多找工作的問題,至少留在美國,她還有一份工作。
所以,她還是選擇留在了美國。
殷亭如迅速地確定好了自己未來的生活規(guī)劃:“繼續(xù)自己的教師工作,用工作賺取的收入,撫養(yǎng)兩個女兒長大。”
她此前在美國一直都在自己先生的庇護下度過,沒有進行任何生活規(guī)劃,現(xiàn)在只覺得悔不當初。
當一個女人沉浸在幸福之中,往往會一葉障目,難以感受到壓力的迫近。
直到人生逐漸走入狹窄的通道,再考慮到昨日種種,心頭便會產(chǎn)生一種懊悔的想法:
“早知道會是如此,倒不如一開始就珍惜時間,多建立自己的人脈。”
殷亭如雖然已經(jīng)對美國的語言較為熟悉,但是她卻偏偏很難跟美國當?shù)厝诉M行溝通,融入到美國的風土人情里。
她一個人操持著一個家庭,帶著兩個女兒在異國他鄉(xiāng)度日,生活得十分辛苦,過度的操心讓她早早地長出了皺紋,不復往日那么的漂亮。
好在,殷亭如的兩個女兒都在她的努力操持下,逐漸長大,變成了兩個懂事的女孩子。
三
2013年,兩個女兒為58歲的殷亭如慶祝生日,上了年紀的她已經(jīng)不愿意打扮自己,哪怕兩個女兒一直努力勸說她出去走走,她心里面還有些猶豫。
最后女兒生硬地拽著她,終于把她拽到了一家餐廳。
在餐廳里面,女兒端上了早已給她準備好的蛋糕,還給她遞上了一張生日蛋糕的祝福卡片。
看著這張卡片,殷亭如突然眼眶一片濕潤,她笑著凝望女兒:
“哪怕沒有幸運的婚姻,還是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一直陪伴在她身邊。”
殷亭如就這樣又在美國生活了十二年的時間,直到2017年6月11日,62歲的殷亭如在美國撒手人寰。
電影人程青松在網(wǎng)絡上面發(fā)布了她去世的消息。
在殷亭如離開人世之后,她最好的朋友李鳳緒聞知此事,悲慟地在網(wǎng)絡上面留下悼念的話語:
“我多么希望,你能夠變成一朵美麗的白云,在藍天上緩緩飄過,在翠綠的山巒上溫柔地拂過!”
她這一段悼詞,是引用了殷亭如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大明星》里面的話語,在李鳳緒的心目中:“她希望殷亭如并沒有死去,只是去往了另一個世界。”
從18歲到62歲,殷亭如一直都是一個至情至性的女人,她也曾是一個沉浸在愛情中的女子,為了這段愛情,她不惜一直留守美國。
她的結局讓不少人覺得唏噓:
“死在異地他鄉(xiāng),身邊無丈夫陪伴,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走入生命的終點,倒不如早日回國,在國內,她還可以享受盛名,享受電影界的追捧。”
在她的年代,跟她合作過的陳沖等女演員,至今仍然活躍在影視舞臺上,陳沖憑借著電影《誤殺》再度一飛沖天,還把自己的女兒帶入圈內,也成為了一位女演員;
林青霞更是讓自己的電影成為了不可復制的經(jīng)典,并且還獲得富商傾心相伴,在豪宅里面過著悠閑的生活。”
如若,當初的殷亭如不要選擇出國,或者是在出國之后,早日回到家鄉(xiāng),會不會也能夠像這樣活得安逸呢?
對于這個問題,殷亭如也有自己的堅持:
“她一直都留在美國,淡看美國的云卷云舒,固執(zhí)地留在自己丈夫曾經(jīng)駐足停留過的土地上,不愿回到那片給自己帶來太多虛名的土地。或許,她心里面早已有答案。”
人生終有起落,北雁終將南飛。
斯人已逝,或許她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這一世的牽絆,才能夠毫無留戀地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