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做音樂制作10多年,聽古典也有些年頭,應該說我是超雜食的,甚至不怎么喜歡聽的實驗性的也會認真聽。對于古典,我還是喜歡聽巴洛克時期的。那個時期復調用的相對更有意思。沒有后期浪漫主義和印象注意的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雖然嘛那種也很牛逼,不過個人口味,沒辦法。和聲也沒有那么套路化,比較想怎么跑就怎么跑,然后高疊聲部部分給他解決過去。
特有意思。后面的內容也許是體系更加完善或者說手法更加多元化,旋律化也明顯了。東西聽起來就更加具象化。沒有巴洛克時期前后的那么抽象。不過我更喜歡抽象的。我認為完美拉好一首樂曲首先建立在解決技術層面,這也是最基本的,其次可以嘗試唱譜,或者聽音頻,查閱資料看看能否對樂曲的理解更上一個層次。
而不是單單的旋律,此外還要注意伴奏聲部,畢竟拉琴很多時候是單旋律,但是和聲的變化來自于縱向的配合,然后根據樂句和聲、旋律走向,決定使用什么樣的演奏法來表達出你內心想要的音色,來滿足情感的需求。但是感性方面不要太過頭,頭腦要保持清醒,不要一腔熱血,要更多結合理性的思考,例如很重要的演奏法,耳朵要隨時聆聽音色,并作出調整。最好!心里能夠裝下伴奏聲部,問題來了,我們就要特別熟悉樂譜。這一點相當重要!
作為民樂演奏從業者,我從器樂音樂會角度聊一下。1.好的選曲。這是一臺音樂會的靈魂,選曲要涉及傳統曲目,現代曲目,技巧展示類曲目,演奏形式也要多樣,獨奏,重奏,協奏,樂隊伴奏等。2.音樂廳的選擇。要選擇專業的音樂廳,這樣才能還原樂器本身的音色跟聲場。3.舞臺監督,要有專人負責舞臺以及后臺的瑣碎事宜,對候場時間,擺臺撤臺的節奏要熟悉,提前走臺,調適演出環節,確保演出時萬無一失。
4.宣傳。提前做好音樂會宣傳工作,包括網絡宣傳,售票等。5.服裝化妝。音樂會雖然以音樂為主,對服裝化妝也有要求,要得體適宜,符合選曲。1.要確定誰負責舉辦組織這場音樂會,分好工,做好流程,預算。2.選好音樂會的主題,不要想唱什么就唱什么,一定要結合當下的環境、日期、節日、特殊意義等選定一個讓人印象深刻不落俗套的主題。3.時間,地點的確定,場地的布置。
4.確定表演人員,如果只有歌手本人或者樂隊本身的話,就安排好表演曲目的順序;如果多位表演者要安排好出場順序和演唱的歌曲。5.選擇一個好的主持人,要口才好,能帶動氣氛。6.如果歌手或者樂隊名氣不是太大的話,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邀請業界前輩、知名人士作為表演嘉賓。7.做好宣傳,保證到場觀眾的數量。8.做好服務,讓觀眾得到好的服務,極致音樂的享受,最好做些讓觀眾有參與感的小環節。9.結束時,做好后續服務,如紀念品、散場秩序等,讓觀眾變為粉絲,為你宣傳。10.建立現場微信群,這些都是你之后舉辦音樂會或者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