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傳承至今已經二百多年歷史了,二百多年時間京劇界出現了許多的名家和名角兒,也創排出了許多的優秀劇目,并且也出現了許多的流派。
其實京劇藝術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只要是有好的創新那都是應該提倡的。
李和曾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老生,宗高派,其師承京劇大師高慶奎、周信芳,要知道這二位可都是大師級人物。
而李和曾老師是從這二位大師的藝術中汲取營養,他的老生藝術是以高慶奎大師的高派藝術為基礎,并且融合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在表演上他又有周信芳大師的影子。
我們看李和曾先生的高派是在高亢中有一種凄涼寂寥之感的,像我們熟悉的《哭秦庭》、《逍遙津》等等都是十分明顯的。
而除此之外,我們看李和曾先生的表演之中是經常會墊字,這種墊字是與其表演是毫無違和感的。
趙燕俠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旦角趙派創始人,其是燕鳴社創始人,也是北京京劇院的五大頭牌之一。
趙燕俠老師最初跟隨京劇大師荀慧生學藝,后來又在荀派的基礎上融合了自己的特色,所以出現了京劇趙派。
而我們看趙老師的一些劇目的唱段那都是十分魔性的,但是雖然魔性卻是十分吸引人。趙燕俠老師在表演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墊字,這些不是刻意為之的,所以聽起了也是沒有什么違和感的。
所以說,這二位老師的一些表演都是從藝術的角度出發的,并且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但是墊字不是隨意而為的,如果是刻意的為了墊字而墊字,那么這只能是失敗。
郭德綱相聲演員,其曾經受教于楊志剛、侯耀文、金文聲等曲藝藝人,后來又拜在了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趙麟童先生門下。
郭德綱先生的京劇其實并不規矩,而他在表演之時也是喜歡墊字,但是這個墊字就明顯的有些刻意了,讓人聽起來并不像是京劇,似乎更像是河北梆子甚至于一些山東的民間小調。
許翠京劇演員,工旦角,宗荀派,其曾經受教于京劇名家孫毓敏,她的代表作品有《馮婉貞》、《紅娘》、《金玉奴》、《杜十娘》、《玉堂春》、《玉簪記》、《紅樓二尤》、《霍小玉》、《荀灌娘》、《勘玉釧》、《白蛇傳》等等。
京劇演員許翠曾經復排過京劇名家趙燕俠版本的《蘆蕩火種》,她飾演的“阿慶嫂”確實走的是趙燕俠老師的路子,她的墊字都和趙老師一模一樣,但是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十分刻意。因為她的演繹沒有趙老師的那種韻味,也沒有趙老師那種勁頭,所以演繹出來也是失敗的。
所以說,有一些京劇名家的表演是有其特殊性的,而不是誰都能夠演繹的,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要不然他們怎么是角兒呢?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