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本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恢復了更新,但是這一期作品的質量卻是一言難盡。
賽程進入到了“有你沒我PK賽”,顧名思義就是喜劇小隊的1V1廝殺。但是感覺選手們似乎是不出所料進入了瓶頸期,一共才三組對手,結果有兩個節目直接就被蒙太奇了,上下集片長加起來才兩個小時。節目組寧愿刪減也不愿放完整內容,從側面也反映了這幾個作品的質量可能真的堪憂。
這幾乎是喜劇綜藝的固定起伏模式了,最好看的往往是初賽海選,而不是最后的決賽,所謂的“漸入佳境”在喜劇綜藝里幾乎是不存在的。歸根結底,選手們摩拳擦掌準備了一年,總能夠攢出一兩個拿的出手,經得住市場考驗的節目。
但隨著節目越往后,創作的時間越極限,能刨出來的活必然就只可能是流水線產品,走不進觀眾心里就太正常了。就像這期節目里的幾個作品,無論是《財神來敲我家門》還是《飯局往事》,熱鬧歸熱鬧,但總有種被人硬撓胳肢窩的感覺。
就像《飯局往事》這個作品,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去年的《偶像服務生》,同樣是拿所謂的飯圈文化開涮。雖然三位開頭塑造人物的功力夠扎實,但硬尬打榜刷超話這樣飯圈梗,怎么都不搭。看起來更像是拿網絡段子拼湊了一段,最后硬上了個追憶青春的情懷梗。
個人覺得這期節目里,唯獨李逗逗的《一個聚會》能算的上合格作品。其實李逗逗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里算是自成一派,她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屬于單人喜劇的表演形式,一個人撐起全場表演。這就要求極為豐富的臺詞量、難度極高的獨角戲表演以及極強的信念感。
《一個聚會》聚焦的就是“社恐”這個頗有社會共鳴的話題,她一個人就是把社恐人的內心給演活了。很多網友說這個節目是在“演我”,說明李逗逗的選題確實擊中了觀眾。而讓我觸動的是結局處,好友娜娜對于她的關愛與包容,以及陌生朋友對她的善意。這種上價值來得自然而不突兀,也在鼓勵更多的“社恐”人勇敢跨出一步,共同感受人們的善意與美好。
其實這種極限創作的痛苦不知道干崩了多少人,有次賈玲采訪時說參加歡樂喜劇人的日子無法回望,許多大師級別的喜劇人都干崩了,更別說這些后生晚輩了。歸根結底,這種壓縮時間的創作模式就不符合喜劇創作規律。喜劇作品就是要不斷磨,拿到舞臺上不斷試,根據觀眾反映不斷改,才能打磨出真正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