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安家》里,奚美娟攜手徐才根,出演了劇中的一對老夫妻,詮釋了何為“生同衾,死相隨”的愛情。
兩位老人一輩子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生命的最后時刻也還在為對方打算。她想賣房給他治病,他則打算用這筆錢安排好她的晚年生活;
宋爺爺離世后,江奶奶也被抽走了靈魂,在料理完后事沒多久,就跟著宋爺爺離開了人世。
生而同衾,死后相隨,這樣深沉的愛情,讓不少觀眾為之動容,流淚。
然而,現實生活中奚美娟的愛情,卻并沒有戲里這般的圓滿和感人。
39歲的她冒險生下了兒子,不承想還在月子里,丈夫周野芒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離婚。周野芒也是一名演員,曾飾演了98版《水滸傳》里的林沖。
“我們離婚吧”——短短5個字,在承受著生產之痛的奚美娟心上,又撕開了一道血淋淋的傷口。
世界上能有多少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遭遇?
又能有多少人,可以安然地走出來被傷害的陰影呢?
但奚美娟做到了。
她獨自把孩子撫養長大,卻從不阻攔孩子和周野芒相見;離婚25年后,她和周野芒相聚在《安家》,冰釋前嫌。
她越活越灑脫,越活越淡然,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01 下鄉女知青成為上戲學生
入行40余年,奚美娟早已被觀眾所熟知,是不折不扣的老戲骨。
但事實上,她的成長環境,卻是與藝術毫不相關的普通家庭,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上海市郊區的農村。
她的父親是玩具廠的技術員,母親是紡織廠的女工。家中有5個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大。
童年清苦,搞藝術對于奚美娟來說,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大概就是語文老師主動借給她的書籍。
在書籍的滋養下,加上奶奶總是提醒“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奚美娟從小便表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沉和穩。
這種沉穩的性格,也影響了她的一生。
中學畢業后,奚美娟投身到了上山下鄉的洪流中,插隊到農村。那時,她才18歲,但因為性子沉穩,學歷又較高,插隊沒多久便被生產隊推薦到縣里,參加了“土記者”的學習班。
剛有點“土記者”的樣子,生產隊又突然把她叫了回去。
她不知道的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機會,就在前方候著。
當時,上海戲劇學院按照規定,面向農村招生,生產隊決定讓她去參加招生考試。
奚美娟連戲劇、小品都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地報了名,又稀里糊涂地闖進了“決賽圈”。
幸運的是,最后一輪考試時,她拿到的題目是《扛著鋤頭回家》。這對于在農村長大的她來說,并沒有難度。
她像模像樣地敲了敲鋤頭上的泥土,才把鋤頭放好,又緊接著去揚豆子、挑水、納鞋底……一刻不得閑,是農村人的真實寫照。
但主考老師突然大叫一聲:“豬圈失火了。”
被嚇了一跳的奚美娟,并沒有驚慌失措,而是立馬拎起水桶;剛跑兩步,覺得只有水桶還不夠,又轉身去拿了臉盆。
敏捷的反應,真實的表演,給主考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這樣,下鄉僅1個月的奚美娟,成為了上戲的學生。
大學4年,她如癡如醉地學習著表演的理論,常常廢寢忘食;排演也從不喊苦、不喊累。畢業后,她進入了上海人藝,也是那一屆的學生里,唯一一個被分配到這里的女生。
而在這里,她不僅收獲了事業,也遇到了順遂人生里的變故——周野芒。
02舞臺上的“明珠”和話劇新人
21歲的奚美娟,剛進入上海人藝,就迎來了藝術的春天。
那時,特殊時期剛剛結束,荒蕪了10年的文藝行業,百廢待興,但因為學校停了好幾年,人才斷代。
于是,當老一輩話劇人看到奚美娟這一棵好苗子,都在傾盡全力去灌溉、施肥,源源不斷地給予養分。奚美娟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動地”吸收著這些養分。
她說:“冥冥之中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非把我推到臺前不可,我來不及多想就走到了聚光燈下。”
《萬水千山》里的衛生員,《枯木逢春》中的苦妹子,《救救她》里的李曉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朱麗葉等等,由她飾演的角色,跨度之大,反差之大,令無數人為之嘆服。
她成為了話劇舞臺上的一顆明珠,熠熠生輝。
只要戲里有她出演,這戲的上座率一準高。
入行僅2年,奚美娟就獲得了上海市青年演員匯演的“優秀表演獎”;入行3年,她便被上海市首屆文藝藝術獎,評為“優秀中青年演員獎”。
著名戲劇家黃佐臨看完《救救她》,激動地在報紙上發表了文章,用來肯定和稱贊奚美娟,斷言她是一個“有著深厚潛力和廣闊前途的話劇演員。”
他還表達了對她的深切希望,“加強文學修養,這對演技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之前,黃佐臨從來沒有為一個演員寫過文章。
而伴隨掌聲而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尖銳的聲音,集中攻擊她的長相上。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不應該成為主角。
但灑脫如她,涌來的名利拒絕,中傷更是懶得搭理。
奚美娟在話劇舞臺上發光發亮之時,從小就熱愛舞臺的周野芒,終于考上了上戲。從上戲畢業后,他又被分配到了上海人藝。
原本走在兩條平行線上的兩人,命運從此開始交織在一起。
同是人藝的演員,不管是舞臺上,還是生活中,奚美娟和周野芒自然少不了接觸。這朝夕相處中,年齡相近的兩人,也很快走到了一起。
僅過了一年,他們便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下,組建了甜蜜的兩口之家。婚后不久,奚美娟便懷孕了。
對于這個準時報到的愛情結晶,奚美娟和周野芒都抱著極大的期待。
只是,他們并不知道,一個殘酷的打擊也悄悄降臨了。
03 喪子之痛后,事業上的差距越來越大
戰戰兢兢地等待了10個月,奚美娟肚子里的孩子,終于出生了,是個可愛的女兒。
然而,他們為人父母的喜悅僅僅維持了10天,女兒就因為疾病而不幸夭折了。
還沒從殘酷的打擊中走出來,兩人又相互扶持著,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對奚美娟十分欣賞的黃佐臨,籌備話劇《生命、愛情、自由》時,選擇由她來飾演殷夫的母親。
當時,深受打擊的她,一度忘記在臺上該怎么走路。還是在導演和老演員的幫助下,才恢復過來,得以成功地塑造了人物。
尤其是演到母親送走兒子時,她似乎感同身受,將內在的悲傷和不舍表現得淋漓盡致,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在這之后,黃佐臨又同時向奚美娟和周野芒遞來了橄欖枝,邀請兩人出演另一出話劇的男女主角。
這一次合作,不僅讓兩人在話劇表演上有了新的突破,拿下了中國戲劇金獅獎和梅花獎,也讓彼此的感情,在經歷打擊之后,在完成共同的事業高光之時,越發的深厚。
那幾年,除了話劇舞臺上的合作,奚美娟也跟著周野芒唱歌、配音,忙得不亦樂乎。
她曾說:“我的生活只有和他在一起才感到最放松。確實,我是非常幸福的。”
她還說:“我非常感激丈夫對我的了解,因為我太需要這種溫馨了。”
后來,周野芒轉戰影視圈,夫妻倆時常分隔兩地。但只要一有時間,周野芒就會給她寫信。
每次從收發室的老大爺手里接過信封,看到封面上的名字,她都會高興得像個孩子跳起來。
每次相聚,兩人的第一頓晚餐,都會選在環境優雅有情調的地方,細酌慢飲,訴說思念。
只是,演藝圈的愛情往往都敵不過聚少離多,也敵不過事業上越來越大的差距。
完成話劇《簡愛》,奚美娟順應時代的發展,順其自然地轉戰影視圈。
其實在這之前,不少影視導演曾向她發出過邀請,但一試鏡頭,發現她不夠上鏡,也就不了了之了。
奚美娟同樣拒絕過電影《假女真情》的邀約,導演武珍年卻說:不上鏡,那是攝影拍得不好,不是她的問題。
正如武珍年導演所說,奚美娟不僅十分上鏡,還一鳴驚人,一舉拿下了金雞獎的“最佳女主角”。
在周野芒還在“按部就班”地,接演電影、電視劇之時,
奚美娟則已經在電影圈,一飛沖天了。
04 月子里“被離婚”,她異乎尋常的冷靜
用“金雞”敲開電影圈的大門后,不過一年,奚美娟又一連斬獲了包括華表獎,表演藝術學會獎在內的,4個“最佳女主角獎”。
而這個時候,周野芒的事業卻是不溫不火。
在電影《蔣筑英》里,她飾演了蔣筑英的妻子路長琴,一個在丈夫突然去世,從此拉扯兩個孩子,支撐起整個家庭的偉大女人。
除此之外,她還要忍受,恩愛的夫妻突然天人永隔的痛苦,卻也只能把蔣筑英的照片收了起來,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
奚美娟任由這種深藏于心的悲痛,慢慢地“侵蝕”著自己。
拍完《蔣筑英》后,奚美娟又拖著病體,拍攝了電影《一個醫生的故事》。這個故事,講是名叫趙雪芳的女醫生,是如何為山區的人民,奉獻自己的一切的。
拍攝時,那里的人一度以為她就是趙雪芳,激動得握著她的手,淚眼婆娑。
那年元旦,她在晉西北的漫天風雪中,若有所思。
女人,也有不一樣的活法。
從晉西北回來后,奚美娟懷孕了。
時隔9年,她終于又要當母親了。只是,39歲的年齡,也許會讓她比常人要辛苦得多。
沉浸在期待和擔憂的復雜情緒中,奚美娟并沒有注意到,周野芒開始變得異常和疏離。
直到周野芒在她生下兒子,開始坐月子的時候,提出了離婚,她才反應過來。
可惜,為時已晚。
但奚美娟的沉和穩,依然異乎尋常。她同意了離婚,但前提是兒子跟她姓。
離婚后,孩子和事業占據了所有時間,她根本想不起來去思考:11年的婚姻,為什么會突然失敗。
而周野芒,匆匆和女演員王之夏結了婚。
面對外界的議猜測,奚美娟只解釋:自己想要一個很好的愛人。人品要好,也要懂得愛。不懂得,或者不會愛是不行的。
解釋后,她便跳出了這段是非恩怨,照顧兒子,忙碌事業。
從《王貴與安娜》到《辣媽正傳》、從《山楂樹之戀》到《媽媽!》,從《功勛》到《突圍》等等,入目三木的演技,讓無數觀眾為她所驚嘆。
從“金獅獎”到“金雞獎”,從“金鷹獎”到“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等等,奚美娟收獲了豐碩的獎項。
每一個,她都當之無愧。
和她相比,周野芒也算是觀眾熟悉的演員,能叫得出來的角色,卻是屈指可數。
結語:
事業風生水起的同時,奚美娟也時刻履行著母親的責任。
不管多忙,她都會抽出足夠的時間,和兒子奚男聊聊學習,說說趣事;
不管多遠,她都會在兒童節和兒子生日之前,趕回家,和他一起慶祝,拍照。
只要沒有拍戲,母子倆就會去旅游,在旅游中促進母子之間的了解和感情。。
奚美娟給了奚男足夠的母愛,也從不阻擋他去周野芒那里,享受父愛。周野芒和王之夏結婚后,并沒有生孩子。
在充足愛意的滋養下,奚男逐漸長成了陽光開朗的大男孩,并遠赴國外留學,開始體驗自己的人生。
而在當了27年的母親后,奚美娟終于有機會,做回了“孩子”。
2022年9月,她在電影《媽媽!》里,因為阿爾茲海默病而回到了“孩子”的狀態。
她“可以”闖禍,淋雨,鬧著要吃冰淇淋,鬧著要找媽媽;她“可以”躺在媽媽吳彥姝的懷里,由媽媽喂飯,由媽媽照顧……
這種被動的“可以”,卻最是催人淚下。
在被她們的演技所折服時,當許多觀眾見到紅毯上67歲的奚美娟,又不由得感嘆:自然老去也可以很美,很有氣質。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曾經嘗過的苦,也成就了奚美娟的淡然如菊。
她嘗過失去幼女的肝腸寸斷;
她嘗過醇厚的愛情,突然變為無味的糾結和不解;
她嘗過獨自一人的無助和孤獨,嘗過相聚的歡愉和離別的淚水;
當咬著牙一一渡過了,她便也學會了寬容和善待他人,變得越發大氣,灑脫。
歲月從不敗美人,
磨難,也能讓雕刻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