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
今年的一部高分戰爭片,在10月的尾巴在Netflix上線了。
《西線無戰事》。
海外網站清一色高分,無論是專業影評人,還是觀眾都不吝嗇對這部電影的贊美和喜愛,IMDB8分,爛番茄新鮮度94%,觀眾爆米花指數92%,MTC專業評分75,觀眾評分8.4。
國內豆瓣8.8開分,直接沖上一周口碑電影榜。
這個片名是不是很眼熟?
沒錯,這是第三個版本的《西線無戰事》了,第一個版本是1930年的電影,第二個版本是1979年的電視電影,前兩部是英美拍攝,最新這部則是德國拍攝的。
如果說今年一定要推薦一部戰爭片,這部一戰題材的電影《西線無戰事》值得強烈推薦,不僅經典,更是講透了戰爭和人性,它比很多人喜歡的《血戰鋼鋸嶺》還殘酷,也都讓人看完心情復雜,不禁陷入沉思。
最好的戰爭片,永遠在講反戰,《西線無戰事》便是經典的反戰電影,90年后再被翻拍,反諷著戰爭的殘酷和荒謬。
它改編自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撰寫的同名經典小說,講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腔熱血的德國青年保羅·鮑曼懷著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戰之中,然而當保羅和他的同學們經過訓練后,被派往西線參戰時,目睹的卻是殘酷的饑餓、血腥和死亡……
三個版本的影視作品,都是高分口碑之作,反復證明了這個故事對戰爭和人性深刻地描摹和呈現。
最新這部電影《西線無戰事》的導演是德國人愛德華·貝爾格,可能這個名字很多人不熟悉,他是非常成熟的導演,之前的高分代表作有本尼主演的劇集《梅爾羅斯》,以及“絕命毒師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主演的劇集《法官大人》。
他的作品非常有質感,而這部新版的《西線無戰事》,很多觀眾也都提到一個詞:質感。
讓人感到壓抑的灰黑色調,宛若直接置身戰場之中的殘酷,是透過屏幕都要溢出來的絕望。
那些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走上了戰場,又這樣如草芥般逝去。
一個士兵上一秒看到戰友在呼救,下一秒就看到對方身體殘缺地倒下,然而來不及感傷,自己也隨即面對死亡的突如其來。
是的,在戰場上,每個人都只能面對恐懼,受傷,絕望,死亡。
死去的士兵被扒掉衣服,送往軍隊后勤部門,衣服被翻新后再送給下一批新士兵穿上,但原先死掉士兵的名字,卻因為后勤部的失誤,保留在了衣服上,被分給了新的士兵。
保羅,便這樣拿到了還保留著死去士兵名字的衣服,當他詢問原因時,軍官卻隨便找了個理由敷衍了過去,說原先名字上的人穿著不合適,便把名字標簽摘掉扔了。
一個士兵就這樣死掉,原先的衣服又這樣被抹去了名字,而再次領到這件衣服的新士兵,又穿著這件衣服走上了戰場。
因為對戰爭缺乏真正的認識,最初的男主角保羅顯得很興奮,他對戰爭充滿了使命感,可是當真正走上戰場,他才發現和自己想的并不一樣。
當看到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甚至在戰爭中,盡顯人性的丑陋時,他從恐懼和膽怯,走向了絕望和冷酷,眼神空洞,變成了一個無情的戰爭機器。
但有些瞬間,又是如此讓人扎心。
保羅去收集死亡士兵的掛鏈,發現了朋友的眼鏡,看著在泥坑中已經破碎的眼鏡,他無比心碎,生出深深的無力感。
還有保羅看到作戰方士兵掙扎痛苦而死后,掏出了對方身上的信件和照片,對方也有家人,也有牽掛,看著沾滿鮮血的物件,更加令他不安。
故事的結尾更加令人無語凝噎,而影片結束后播放片尾字幕時,沒有任何音樂,進一步延續了這份沉重和壓抑。
《西線無戰事》,就像一位觀眾的評價般沉重和令人唏噓:
戰爭中沒有英雄,愿西線永無戰事。
第一時間推薦解讀好電影、好劇、好演員,人生就像一場電影,歡迎點擊關注“頭號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