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定然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可對于事業成功的張少華來說,在她背后有一個默默付出的男人,陪伴她多年,成了張少華堅強的后盾。
他們從年少走到白頭,彼此陪伴了對方幾十年的光陰。然而,當張少華病逝后,獨留下的丈夫如今過得怎么樣了?
一個人的獨居生活
當兩個人的生活,變成一個人的獨居生活時,人們最先不適應的就是“孤獨”。
從前做飯時,習慣于做好兩個人的飯,擺好兩個人的碗筷。可如今,到了吃飯點,想起只有自己一個人,自然也不想做飯,也沒吃飯的胃口。
其次,平常在家里,總會聽到對方喊你,嘮嘮叨叨說些家庭瑣事。然而如今40平米的小屋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自然也聽不到別人喊你。就連從前覺得擁擠的房子,當那個人消失后,只會覺得空曠。
曾幾何時,張少華丈夫每天都忙忙碌碌。
妻子在世前,張惠寶平時會幫著妻子做家務,洗碗做飯,有時也能一手包辦,不需要在外努力工作的妻子插手。他偶爾覺得勞累,可也樂在其中,享受這份平凡煙火。
而在妻子拍戲不在家時,也能找到自己想干的事,忙里偷閑。幫著妻子照顧年幼的孫女,年邁的父母,心甘情愿做“家庭煮夫”。
他知道妻子在外拍戲傷身體,所以陪著她看病治療,給她做好吃的養身體。
那些忙碌瑣碎的時光,如今想來只覺得格外珍貴。偶爾也會幻聽妻子喊他,可家里家外四處看,也沒找到人的蹤跡。失望情緒油然而生,更會覺得落寞凄涼。
即便如此,張惠寶也沒想過要搬離這個40平的小屋,以后打算就在這個老屋子里過度余生。
禿頂丈夫的癡愛令人淚目
事實上,除了習慣和張少華相處外,張惠寶對她依舊有沒說出口的“癡愛”。
從年少見到張少華時,他就情不自禁地愛上對方。悄悄給她煮冰糖水,喊不能回家的她一起過中秋。那些不被注意的細節,多年后回想,張少華依舊覺得甜蜜。
對于張惠寶來說,他也愿意為她付出,渴望和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好在郎有情妾有意,父母雙親也同意,兩人早早就踏入婚姻殿堂,開始他們的小日子。
婚后,兩人有了兒子,從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可都忙著工作,被忽略的兒子成了他們的心病,彼此都無可奈何。但發展事業的關鍵時期,丈夫主動選擇回歸家庭照顧兒子,讓張少華沒有后顧之憂地打拼。
因為愛她,所以張惠寶愿意妥協,做別人瞧不起的“家庭煮夫”;因為愛她,所以張惠寶甘愿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業,成全張少華的夢想;因為愛她,所以才會在她離開之后,久久走不出悲傷,守在40平米小屋里獨居。
當兒子因為擔憂獨居父親的身體狀況,想要給他找個伴相配時,張惠寶少有的對著兒子發脾氣,直接了當地拒絕了這個建議。
他從娶了張少華后,就再沒想過有別的女人,也沒想過和別的女人組建家庭。
這些年,張少華越來越有名氣,可始終沒有拋棄自己。即便自己人到中年禿頂,事業一事無成,也依舊和剛結婚時那般,處處為自己著想。這樣的女人,他怎么能遺忘,也不愿意遺忘。
他們的感情里,有一見如故的愛情,有多年相守的親情,也有對彼此的感恩等等,不會隨著一方的離開就畫上句號。
守著40平小屋過余生
其實人到晚年,他們都想過會有這么一天。要么是他先離開,要么是她,他們必須接受事實,也必須繼續好好活下去。為了他們的兒子,也為了守候他們這個家。
作為傳統男人,張惠寶和大多數男人一樣,從不把愛掛在嘴上,也不會輕易說“我愛你”這樣的話。可在妻子離開后,張惠寶情不自禁地說出了那句話,還當著無數網友的面,可見深情。
守著40平米的小屋,每天對著家里的遺像發呆,偶爾和妻子說說心里話,日子也就一天天過去。幸好,他們有一個孝順的兒子,定期會帶著妻子孩子來陪張惠寶,讓他孤寂的生活,有了一絲歡樂。
晚上睡不著時,張惠寶會打開妻子之前演的電視劇,一遍一遍地回看。觀摩妻子的演技,跟著妻子走入劇情,體會那些喜怒哀樂。那時,就好像妻子陪在身邊一樣,也會恍惚覺得依舊是從前的時光,那個人還沒離開,只是出去拍戲罷了。
他們是典型的老一輩婚姻,演繹著父母愛情的人生,雖說沒有足夠多的傳奇,但照樣震撼人心。平淡如水,厚重如山,如水般綿延,如山般深沉,愛,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