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馮小剛導演的《一聲嘆息》上映,徐帆有句臺詞十分經典:“別人跟我說,你們文藝界挺亂的…”。
2022年已經過去大部分,和過去任何一年一樣,娛樂圈依舊好不熱鬧。
爆紅的、爆火的不少,翻車的、塌房的,同樣不缺。
其實娛樂圈的塌房事件,并未必比別的行業更多,只是在一個內娛的流量時代,站在流量的風口浪尖,明星的一舉一動都被外界熱切關注,萬眾矚目下,翻車的規律與資本造星的邏輯一致,只是結局截然相反。
資本是想秧多樹多錢多,流量浪打浪,明星利滾利。但你的秧越多,基數越大,造成塌房子的危險性也越高。
每月總有那么兩三天,飯圈要歷經陣痛。對于粉絲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于,誰都不敢說自己的哥哥絕對安全。
在娛樂圈的故事里,時間,總有一種奇妙的力量。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速生的必然速朽,行穩方能致遠。朝花夕拾杯中酒,塌房的人在風雨之后。
2022年還剩最后67天,當我們提前總結塌房的十位明星,發現劇情各有各的荒唐,都值得一聲嘆息。
1、李易峰:不優雅,太不優雅了
多少年過去后,當人們回看內娛史,發現流量鮮肉們抖顏值、賣人設的流量時代被時間徹底掩埋后,或許會感嘆一句,流量時代終結的倒計時,是從望見2022年中秋節那輪明月開始的。
9月10日中秋節的下午,關于李易峰的八卦已經開始發酵。
當天下午5點,央視正式發了中秋晚會節目單,沒有李易峰。
晚上10點多,李易峰工作室和李易峰本人都發布了蓋公章的“嚴正聲明”,表示“網絡上有關李易峰個人生活的言論均嚴重不實。”
直到平安北京的通報為一切懸念揭開謎底:李某某“對自己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央視記者也不客氣,把李某某全名都點出來了。
事情蓋棺定論之后,很多有關李易峰的深度爆料開始集中爆發出來,類似他約了灣灣去蘇梅島跨年并同居5天、“選妃”之內的爆料,無論真實程度幾何,都徹底戳破了流量最后的遮羞布。
某種意義上說,李易峰的塌房也標志著內娛流量時代已經徹底過氣,因為李易峰正是被流量浪潮送上頂流位置的流量之子。
他演戲多年來沒有太大進步,卻因為飛速上揚的人氣拿到多個重點項目,以一己之力拿下了百花和金鷹兩個大獎的獎項,也一步步見證了流量時代的混亂失序。
十幾年前的初代選秀里,草根偶像至少還具有草根逆襲的勵志意義,然而在一切皆流量的流量工業化時代,一切人設、產品都由流量做主,頂流們被送上高空,很難不目眩神迷。
被流量的大風吹上天的偶像們總有下落的一天,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沒想到李易峰會以如此震撼的方式退出這場流量的游戲。
不優雅,太不優雅了。
2、辣目洋子:李嘉琪,讓我們重新來過
明星翻車常有,但像辣目洋子這樣,在三個月之內,連續上演“口碑翻車”,就太不常見了。
要說辣目洋子,原本曾是路人緣爆棚的明星。
她最初是搞笑網紅,在一片網上搞笑視頻中殺出一條血路。
隨之資源上升,開始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和綜藝中。
她也確實把握了機會,即使《超新星運動會》這樣的綜藝表現也很有喜感。
真正助她完成飛升的是《演員請就位》的舞臺,在貢獻了不俗的表演后,導演爾冬升給她極高的評價:“我覺得你是吃這碗飯的。”
這一切又恰好碰上了內娛的審美迭代,觀眾看膩了演技拉胯顏值千篇一律的美女,開始渴望獨一無二而又有趣的靈魂,辣目趕上了。
如果沒有接下來的故事,她很可能一路向上走,成為能夠接班宋丹丹、蔡明等人的新一屆內娛喜劇女王。
但名利的背后都是陷阱 。
她第一次擔綱網劇女主,男演員在開機現場黑臉,大家還幫她罵男演員:你這么嫌棄女演員,就不要接戲啊。
沒想到開機儀式還備受憐愛的她,就從這部劇開始了自己的翻車生涯。
這部劇就是服化道日式風格嚴重的《我叫劉金鳳》。
就算服裝是無心之失,但劇中還出現了壽司是怎么回事?
當然作品出問題不都是主演的鍋,問題是辣目很快出現了第二次翻車。
在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塢》中,面對宋丹丹堅持要辦篝火晚會,還想讓大家跳女團舞的建議,她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偷瞄宋丹丹。
大家都覺得有點尬。
辣目洋子:我建議大家每個人至少有一個節目。
李雪琴耿直發言:你怎么這么“卷”呢?辣目洋子露出了她的招牌笑:為大家好。
李雪琴的表情絕了。
還是《五十公里桃花塢》時,歌手尹浩宇送給她見面禮,被觀眾發現出現在了二手平臺上。
風波出現后辣目迅速發文道歉說,是她允許助理自行處理她的個人物品,導致沒有保管好弟弟送的禮物,說沒有提前跟助理溝通好把禮物“誤掛”到二手平臺是她的錯。
尹浩宇火速趕來表示:姐,沒關系,都在奶茶里~
當事人和好地很快,助理長文替辣目撇清。
但明星可以解釋,觀眾也可以不信。
爭論后辣目洋子把名字改回了本名“李嘉琪”,總覺得有重新來過的意思。
但喜劇女星起家主要靠路人粉,路人口碑極其關鍵,而這場連環翻車對辣目一個很大的損失是,打碎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喜劇濾鏡。
3、陳霄華:相聲偶像翻車,德云天團蒙塵
德云社人氣明星如云,那么要怎么令自己的名字更加突出特別呢?陳霄華用了一種最出人意料的方式:猥褻被刑拘。
6月26日,德云社弟子陳霄華被罵上熱搜,因為一封控告信。
受害女子在文章中爆料,陳霄華半夜不著一縷闖入她的房間,言語中還有騷擾詞匯。
不得不說這屆在獲取妹子芳心這件事上,國內喜劇人真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看葛大爺當年在喜劇里是怎么打動年輕妹子的。
絕對不會粗魯,更不會荒腔走板,而是從頭到尾一副細膩的表情。
采用的是似看非看、故意低眉不看對方的眼神,一種含蓄的、紳士的戰術性試探。
這叫不逾矩。
再看看這屆喜劇人搞什么玩意。
德云社回應也很快:辭退陳霄華,并收回其在德云社的霄字輩藝名。也就是逐出師門。
可是“師門”并未徹底清靜。
人民網評論事件說到,“德云社,該好好自我檢視了”。
陳霄華自然不值得同情,相聲這碗飯,他可能也吃不下去了。
但德云社還是要吃的。
電視劇《馬三立》中,曾還原過當年相聲藝術泰斗馬三立老師拜師的場景。
馬三立在祖師爺立牌前,向師父叩首聽訓。
「臺上講藝德,臺下講道德,自重自愛,不貧不賤,不奸不懶,守禮守節守義」
希望新一屆德云社的相聲偶像們真能記住老祖宗那句話: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
4、賈乃亮:“我是真心疼他,他的成功秘訣是努力”
很多觀眾并不知道,在今年的風波之前,賈乃亮已經成為最成功的明星主播之一,如果沒有這場風波,這個“之一”甚至有可能去掉。
2021年的臘八節,直播間里的賈乃亮先是驚呼,然后雙膝跪地,雙手掩面。背后的大屏幕上,掛上了紅紅的喜報,當晚賈乃亮再一次打破了抖音平臺的單場直播最高紀錄,數字是3.08億元。數名工作人員們涌過來,將他拋舉出了直播畫面。
如果沒有今年這場風波,賈乃亮很可能沿著這條路繼續繼續高歌猛進。
但故事在今年7月17日發生了轉折。
這一天,賈乃亮和趣店創始人羅敏搞了一場賣預制菜的直播。
在賈乃亮的口中,羅敏是一位有情懷、有底線的CEO,想把預制菜送到千家萬戶,造福千萬家。
問題是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很快,羅敏靠校園貸發家的歷史,被網友的“洛陽鏟”挖了出來。
而在直播中,賈乃亮不僅大談羅敏創業的艱辛,還和羅敏稱兄道弟。
面對輿論爭議,賈乃亮趕緊出來道歉,表示和趣店解約,并發長文表示自己出現了“重大疏忽”,意思是自己并不知道羅敏被曝光的那些“黑歷史”。
但網友很快又扒出,賈乃亮在2020年就代言過趣店的項目。
從危機公關角度看,賈乃亮這次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就是雖然及時道歉止損,卻低估了網友“洛陽鏟”的威力。
事件無疑令他折損了積攢多年的路人緣,至于未來如何,可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網友們何時徹底忘記他曾經形容羅敏的那段話:“我是真心疼他,他的成功秘訣是努力”。
5、張庭:一夜翻車之后
很長一段時間里,富貴曾經是娛樂圈明星亮眼的人設,有“家境”標簽的藝人會主動提起富貴梗,像張庭這樣曾經的明星更一度是媒體的寵兒。
當年她和林瑞陽舉辦的微商活動中,不時會在現場各種喊話,如同打了雞血般亢奮。
2019年,張庭夫婦名下直銷公司年會時還被曝出給員工發了10個月的年終獎做紅包。各種神奇的納稅數字也在坊間流傳。
但隨著微商的火爆,其產品質量問題也不斷爆發。
許多產品消費者陸續投訴用過該品牌出現“爛臉”等情況,而張庭通過微博回應,堅稱自己的產品合法合規,還表示每個消費者的膚質不同。
觀眾有時會給“有錢”加上一層玫瑰色濾鏡,但錢并不等于正義。
2021年末,張庭夫婦接二連三爆雷,被罰款兩千萬,還被查處了96處房產,凍結了17億人民幣。
進入2022年,近日,杭州拉米鞋類有限公司與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新增開庭公告,受理法院是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
但這并不意味著故事終結,林瑞陽公開表示今后會將重心放在東盟,而馬來西亞就是他東盟的第一站。
目前林瑞陽已經在馬來西亞成立了東盟的第一家分公司,或許其商業觸手還會伸向東盟的其他國家。
人設在內地徹底垮掉,也不妨礙這對夫婦在東南亞另起爐灶,只希望這次中招的當地民眾,能夠少一點。
而當大眾對張庭和林瑞陽口誅筆伐之際,同時也將目光轉向了陶虹。
6、陶虹:漂亮姐姐這是為什么啊?
娛樂圈的故事總是如此,一場翻車,很可能把之前的隱形雷全點燃。早在2015年,陶虹就加入了張庭的“大家庭”。
兩人在節目中即使一副姐妹情深的樣子,陶虹曾多次到現場為張庭的品牌造勢。
就在張庭和林瑞陽出事之后,大眾發現陶虹早在幾個月前就退出了張庭的公司。
但大眾想問的是:漂亮姐姐何須如此?
從小贏到大的陶虹,早是人生的大女主。
這些年她的作品不多,但2014年的《紅色》是高分寶藏劇,陶虹扮演的田丹聰慧過人,是有勇有謀的魅力型國劇女主。
淡出一段時間后她又憑借《小歡喜》里的宋倩收獲一波盛贊。
劇中她采用了影后級別的演技,用很收斂的方式演出令人窒息的過度母愛,整個角色塑造有紋有路。
綜藝里她又憑顏值圈了一波粉,45歲演少女又美又純又欲,表情到位身材玲瓏,讓觀眾忍不住感慨大美女都是幸運兒,年輕美到老,反而更好看了。
演戲之外陶虹每次公眾發言也很有水準,談論教育和表演都有啟發性,能持續輸出果然是有東西的。
這一切都加深了大眾的疑惑:姐姐又美又有料,演藝圈是高收入行業眾所周知,為什么要賺這些不清不楚的錢?
和她同期走紅的女明星,多少神顏變成了東去的流水,多少燦爛散作了昨日的煙花,陶虹本可以成為一直紅下去的那個,實在是可惜。
7、金婧:新一屆喜劇女王,這次有些笑不出來
前幾年,內娛中“學霸”“才女”都是崩人設重災區。多位明星翻車之后,明星們漸漸懂得其中道理,與其走高端人設,不如走“耿直”這類實用型人設。
反正無論做錯什么、說錯什么都更好過關,但在今年的內娛翻車現場,“耿直”也救不了明星們。
耿直人設深入人心的金婧,一直以來就以沒有偶像包袱、有的是喜劇包袱而聞名,又正趕上喜劇女星斷代,金靖的出現,可以說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這幾年她上綜藝渾身笑點、演的電視劇《我在他鄉挺好的》成為口碑黑馬,事業一片坦途。
但人紅了一舉一動就會被放大,翻車的風險就高了。
7月份網上有人爆料說金靖私底下脾氣很差,時不時就會打罵助理。
本來這個瓜沒什么實錘就要過去了,結果金靖發了一條微博,主動回應這件事,但回應的結果是把輿情雪球越滾越大。
她說自己的人生目標是成為快樂天使,“從來不打罵助理,她犯錯了我就扣她錢,一次扣一千,比罵人管用多了。” “扣個五千塊就很少犯錯了。”
這一下就徹底戳中了打工人的苦,輿論沸騰之后金靖連忙表示還已經將扣的錢以五倍的工資返還給助理了。
網友還是不依不饒之下,小助理只能站出來維護金靖,還附上了金靖給她發年終獎時候的聊天記錄和支付寶轉賬記錄,分別是一萬和兩萬。
沒想到引發了網友更大的質疑:年終獎用微信轉賬,稅務問題是不是也該查查了?
還有網民質疑她有沒有給助理繳五險一金那些也同樣存疑。
這又是一個內娛危機公關失敗的故事。
金靖首先錯在低估了明星在公眾場合發言需要的嚴謹性,大眾對公眾人物必然是有要求的,哪怕你是個喜劇明星。
二是術業有專攻,明星危機公關最怕的就是明星親自下場,自以為是解決危機其實把危機不斷擴大。
金婧的處理給人很不好的觀感是因為,好的危機公關首先要搞清楚危機出自哪里。
這件事金婧最大的問題不是有沒有給小助理五倍罰款的錢,而是她的行為客觀上傷害了其他人,而金靖最大的問題是到最后也沒弄明白,最下頭的是她那種高高在上的老板腔調,還自以為幽默跟網友調侃,說到底還是在耍小聰明。
可是危機公關有句老話:一兩重的真誠,勝過一噸重的聰明。
8、鄧倫:做明星,還是得好好交稅
俗話說的好,不要在同樣的地方摔倒兩次。
但在合法納稅這個問題上,內娛明星已經摔倒了太多次。
只是誰都沒想到,這次摔倒的是一直以來口碑不錯的鄧倫。
出道以來,這位石家莊走出來的帥小伙幾乎從未有過負面新聞,《香蜜沉沉燼如霜》等作品都備受好評,接下來的《夜旅人》也被業界看好。
這就是為什么2022年3月,“鄧倫偷逃稅被追繳并罰款1.06億”的新聞一出,頓時震驚了所有人。
官方的通告指出,鄧倫被提醒督促后依然不整改。
事件發生后,鄧倫發出了公開道歉信,但一切為時已晚。
多個品牌宣布和他解約,他原本燦爛的星途也戛然而止。
圖什么呢?《讓子彈飛》有句臺詞說的好:何止是愚蠢?簡直就是愚蠢!
9、徐開騁:被兩大美女聯手錘出圈的,他也算獨一份兒
三角戀戀情瓜,原本早就不新鮮了。
但當這個故事放在內娛兩位女神和一位有熱度、但不多,有顏,但挑角度的二線男星身上,就有意思了。
在撩妹這件事上,內娛的最高境界我認為還是在葛大爺主演過的那些愛情喜劇電影里,但不管葛大爺撩妹的拳路多么色彩繽紛,有一條,就是專心致志搞對象,一次只追一個美女。
但這個道理現實中的男星們顯然沒學明白。
故事的開場時張天愛一段“平平無奇”的錄音如同一石擊水,引發了陣陣漣漪。
一句“慣犯,希望所有女孩擦亮眼睛”預示這絕對是大瓜。
但點開錄音的瓜眾還是被錄音的脫線程度震撼到。
開場就是徐開騁開門見山說干了對不起張天愛的事。
最好笑的地方在這里——
徐開騁說去朋友家喝酒,張天愛問男孩還是女孩,徐開騁說是男孩。張天愛長出一口氣:“嚇死我了。” 結果徐開騁立刻坦白自己“酒后亂性”,張天愛第一反應:跟男的?
徐開騁才說是男友人叫了很多人,他是跟其中一個女孩發生了關系,還說自己斷片兒。
更荒誕又好笑的是后面的道歉+真情告白部分。
娛樂圈人士撩妹嘛,當然是要往姑娘心里面塞情話的。
拍過《愛情麻辣燙》的張楊導演,跟自稱三毛轉世崔女士ONS,情話也滿是詩意。
姑娘問:“何為思念?”導演答:“日月,星辰,曠野雨落。”
“可否具體?”“山川,江流,煙裊湖泊。”
“再具體?”“萬物是你,無可躲。”
不管這段感情是什么水平,至少這情話的辭藻水平,還是有點功底。
相比之下,徐開騁的追愛告白就太造作了——
“作為人我可以原諒自己” “作為愛人原諒不了我自己”。
“我再也不是你心里那個純粹的我”“對你言不由衷,對自己身不由己”。感覺30年前瓊瑤劇都不敢這么寫。
最經典的還是結尾的重磅呼喚:愛寶愛寶愛寶愛寶!
話術再感天動地,說白了無非是亂來被抓,遭張天愛拋棄后上演一出挽留大戲。
如果這就完了也就罷了,問題是還牽出了古力娜扎。
張天愛發布錄音后半小時,卷入風波的娜扎就轉發了,解釋自己不是小三,說本來不敢相信徐開騁是騙子,這段錄音才看清了。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張天愛和娜扎還在2020年央視五一晚會上同臺合唱過。
風波后徐開騁終于發文道歉。
這這篇小作文出爐前,熱愛甜寵和古偶的觀眾才曉得他演過《奈何Boss要娶我》的男主,《斛珠夫人》里他的瘋批男二有些特色,但放進演技高手云集的《警察榮譽》里他就不突出了。
倒是事件后大家都想知道周旋于兩大女神之間的是何許人物?
8月的微博電影之夜,還有粉絲拍到張天愛好像在紅毯上哭著擦眼淚,和同樣去走紅毯的徐開騁走相隔不到20米。
但大美人為什么要為男人流淚啊!
10、 丁澤仁:“你是我的姐,你是我唯一的姐”
年年有偶像戀愛事件曝光,小糊豆們被曝光戀愛,連帶扒出一系列人品丑聞已經不新鮮了。
但這一位的飯圈故事,還是刷新了大家的認知。
首先是他的一位粉絲脫粉后,發出長文,圖文并茂讓大家見識:她花了4年多時間,用360萬真金白銀捧出的“爛人“偶像。
其精彩事跡包括內涵前輩王一博、和粉絲戀愛還出軌。
看見死粉脫粉,丁澤仁又用上了老辦法:自殺威脅+緊抱大腿。
氣氛,差不多都點到了;深情話語,說得也差不多了。
問題是這個是時代的姑娘,不是幾句情話就能解決的。哪怕有如此出圈的語錄也不行:你是我唯一的姐。
偶像失格這套,粉絲們見得太多了,假裝誠懇道歉的愛豆和假裝被感動的粉絲,誰又不是麻木且疲憊呢。
身為偶像,唱跳實力與職業自律皆無。
唯有用「你是我唯一的姐」對粉絲苦苦哀求討好。無非是深知,沒了這唯一的姐之后,自己在娛樂圈根本無立身之本。
如果說這個故事有什么價值,就是說明流量明星對自身處境并非一無所知。
以及粉絲目睹過眾多塌房慘案后,也未必會繼續神化偶像。
所以小丁還是失去了他“唯一的姐”。
寫在最后:內娛塌房留下的三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眾明星曾經說:“明星是高危職業。”過去我不信,現在我信了。
2022年這些內娛塌房的故事,當然應該給娛樂圈的所有人敲響警鐘,而它留下的三個疑問,也該解開了:
第一,內娛“偽裝的高貴“,何時能解?
偶像的本質,李宇春早就戳破了:流量明星,工業打造。
透過這一個個塌房故事,建議不守男德的男星們就不要偽裝了,不如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做個怎樣的人,誠實地面對粉絲。
這些年的內娛,膨脹到離譜的明星助理數量、安保隊伍,總是讓人哭笑不得。
新一代男星把沒禮貌當真性情,把不敬業當個性。這些「偽裝的高貴」,竟然漸漸變成一種人設。
但觀眾與行業內部早就苦其久矣。
從陳道明、李幼斌到成龍,多位演藝界前輩都痛批年輕演員耍大牌現象。
就想問一句:你們到底在假裝高貴什么呢?
二是粉絲們到底要寵明星到什么時候?
一群不愿醒來的人在幻想的泡沫中狂歡。背后是偶像們停留在粉絲們為他打造的真空層中,接觸不到真實的反饋。
習慣了明星身份帶來的浮華,久而久之就容易忘乎所以。
強烈建議粉絲們與其一次次在塌房中痛苦,不如從此只為實力和作品買單,不夠格的就沒必要花錢了,明星們要懂得粉絲的錢也不是那么好掙的,才會拼命。
反之,只要粉絲還在用飯圈眼光看待世界萬物,對哥哥們無限包容,新偶像們永遠無法學會認真反省。
最后一個問題:內娛何時脫下流量這件“皇帝的新衣“?
以上所有塌房案例亂象的源頭,其實不就是一場明星們自我認知錯位造出的虛假幻覺?
私德沒有底線背后,也是內娛缺乏門檻。
誰都知道流量虛無,流量卻愈發泛濫。終極原因是,拿不出好作品時,靠流量假象吸引更多流量,就成為穿在藝人身上最可笑的華服。
明知爛片還要演,因為爆款綜藝和熱搜能讓人迅速出圈,而更過硬的實力、真正厲害的作品,卻需要努力修煉。
認真演戲,可能會繼續“不紅”, 拼流量卻賺得更快更多,沒實力的當然選捷徑。
那怎么辦?戳破流量這虛無的泡沫。
流量不是失德的遮羞布。娛樂圈也并非沒有底線。
拔掉皇帝的新衣,才能讓整個行業回歸正軌。
胡歌曾在某頒獎典禮上講述遇到李雪健時的場景。
他說一位老藝術家,這把歲數,遠程飛行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讓自己深感慚愧。
真正厲害的人,不必去追逐流量那些虛無的東西。
而普通觀眾真正在乎的,也從來是真正的作品。
但如果被流量迷了雙眼會怎樣?2022年的塌房故事說明,“有些事一開始是喜劇,最后卻成了悲劇。”
希望2022年剩下的日子,娛樂圈不再有下一場悲劇。